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91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套圈,所述套圈套设在连接件本体的外侧,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中间的连接部及两端的锚固部,所述套圈两端上均设有圆筒,所述套圈的内部设有活动腔,所述圆筒位于套圈内的端部表面上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背离圆筒的表面设有两个凸柱,所述活动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两个凸柱之间,所述套圈锚固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填充孔与两个第二填充孔,所述套圈的两侧表面上均开设有穿行槽;圆筒受到内外叶混凝土板的挤压,弹簧位于圆筒之间,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建筑内外墙板受到震动力,弹簧起缓冲作用及弹簧减弱震动力,使建筑内外墙板保持粘接稳定状态。筑内外墙板保持粘接稳定状态。筑内外墙板保持粘接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墙内保温的连接件,又称拉结件。墙体施工时,先在模板内铺设外叶混凝土板纵、横向布置钢筋,浇筑外叶混凝土板至指定厚度,在浇筑好的外叶板上铺设保温层,保温层应预留事先定位的连接件孔槽,将保温墙连接件插入保温层孔槽中,在保温层上铺设内叶混凝土板纵、横向布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至指定内叶板厚度,内外叶混凝土板与内保温板连接稳固。
[0003]现有的建筑夹心保温墙施工时,保温连接件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中,建筑外墙受到振动,保温连接件的稳固性受到影响,长时间下,内外叶混凝土板与内保温板粘接稳固性减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建筑外墙受到振动,保温连接件的稳固性受到影响,长时间下,内外叶混凝土板与内保温板粘接稳固性减弱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套圈,所述套圈套设在连接件本体的外侧,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中间的连接部及两端的锚固部,所述套圈两端上均设有圆筒,所述套圈的内部设有活动腔,所述圆筒位于套圈内的端部表面上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背离圆筒的表面设有两个凸柱,所述活动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两个凸柱之间,所述套圈锚固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填充孔与两个第二填充孔,所述套圈的两侧表面上均开设有穿行槽。
[0006]优选的,所述套圈的内部开设有供连接件本体连接部贯穿的圆孔,所述活动腔、穿行槽与圆孔连通,所述套圈由塑料材料制造。
[0007]优选的,所述圆筒、连接筒和凸柱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件本体连接部贯穿圆筒、连接筒和凸柱。
[0008]优选的,所述圆筒与圆孔配合,所述凸柱与穿行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筒的直径比圆筒的直径小。
[0009]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柱连接,所述连接件本体连接部贯穿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活动腔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件本体锚固部为圆锥柱形状,所述连接件本体锚固部远离套圈的端部直径比连接部直径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填充孔处于倾斜状态,所述第二填充孔由连接件本体锚固部表面往里倾斜,所述第二填充孔与第一填充孔连通,所述连接件本体位于第一填充孔、第二填充孔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的圆筒、连接筒、凸柱、弹簧,圆筒受到内外叶混凝土板的挤压,弹簧位于圆筒之间,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建筑内外墙板受到震动力,弹簧起缓冲作用及弹簧减弱震动力,使建筑内外墙板保持粘接稳定状态。
[0014]2.通过设置的第一填充孔、第二填充孔,连接件本体两端的锚固部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内,混凝土填充锚固部上的第一填充孔、第二填充孔,提高了连接件本体两端锚固部的锚固力,使建筑内保温板保持紧固状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套圈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套圈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件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连接件本体;2、套圈;3、圆筒;4、第一填充孔;5、第二填充孔;6、连接筒;7、凸柱;8、弹簧;9、活动腔;10、穿行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1、套圈2,套圈2套设在连接件本体1的外侧,连接件本体1包括中间的连接部及两端的锚固部,套圈2两端上均设有圆筒3,套圈2的内部设有活动腔9,圆筒3位于套圈2内的端部表面上设有连接筒6,连接筒6背离圆筒3的表面设有两个凸柱7,活动腔9内设有弹簧8,弹簧8位于两个凸柱7之间,圆筒3受到内外叶混凝土板的挤压,弹簧8位于圆筒3之间,弹簧8处于收缩状态,建筑内外墙板受到震动力,弹簧8起缓冲作用及弹簧8减弱震动力,使建筑内外墙板保持粘接稳定状态,套圈2锚固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填充孔4与两个第二填充孔5,套圈2的两侧表面上均开设有穿行槽10,混凝土填充锚固部上的第一填充孔4、第二填充孔5,提高了连接件本体1两端锚固部的锚固力,使建筑内保温板保持紧固状态。
[0022]本实施例中,套圈2的内部开设有供连接件本体1连接部贯穿的圆孔,活动腔9、穿行槽10与圆孔连通,套圈2由塑料材料制造,圆筒3、连接筒6和凸柱7均为中空结构,连接件本体1连接部贯穿圆筒3、连接筒6和凸柱7,圆筒3与圆孔配合,凸柱7与穿行槽10间隙配合,连接筒6的直径比圆筒3的直径小,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凸柱7连接,连接件本体1连接部贯穿弹簧8,弹簧8位于活动腔9内部,连接件本体1两端的锚固部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内及套圈2与内保温板接触,圆筒3受到内外叶混凝土板的挤压,弹簧8位于圆筒3之间,弹簧8处于收缩状态,建筑内外墙板受到震动力,弹簧8起缓冲作用及弹簧8减弱震动力,使建筑内外墙板保持粘接稳定状态。
[0023]本实施例中,连接件本体1锚固部为圆锥柱形状,连接件本体1锚固部远离套圈2的
端部直径比连接部直径大,第二填充孔5处于倾斜状态,第二填充孔5由连接件本体1锚固部表面往里倾斜,第二填充孔5与第一填充孔4连通,连接件本体1位于第一填充孔4、第二填充孔5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连接件本体1两端的锚固部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内,混凝土填充锚固部上的第一填充孔4、第二填充孔5,提高了连接件本体1两端锚固部的锚固力,使建筑内保温板保持紧固状态。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0025]在建筑混凝土夹心保温墙制造中,内保温板位于内外叶混凝土板中,连接件本体1两端的锚固部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内,混凝土填充锚固部上的第一填充孔4、第二填充孔5,提高了连接件本体1两端锚固部的锚固力,使建筑内保温板保持紧固状态;
[0026]连接件本体1两端的锚固部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内及套圈2与内保温板接触,圆筒3受到内外叶混凝土板的挤压,弹簧8位于圆筒3之间,弹簧8处于收缩状态,建筑内外墙板受到震动力,弹簧8起缓冲作用及弹簧8减弱震动力,使建筑内外墙板保持粘接稳定状态。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1)、套圈(2),所述套圈(2)套设在连接件本体(1)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本体(1)包括中间的连接部及两端的锚固部,所述套圈(2)两端上均设有圆筒(3),所述套圈(2)的内部设有活动腔(9),所述圆筒(3)位于套圈(2)内的端部表面上设有连接筒(6),所述连接筒(6)背离圆筒(3)的表面设有两个凸柱(7),所述活动腔(9)内设有弹簧(8),所述弹簧(8)位于两个凸柱(7)之间,所述套圈(2)锚固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填充孔(4)与两个第二填充孔(5),所述套圈(2)的两侧表面上均开设有穿行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2)的内部开设有供连接件本体(1)连接部贯穿的圆孔,所述活动腔(9)、穿行槽(10)与圆孔连通,所述套圈(2)由塑料材料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内保温的拉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3)、连接筒(6)和凸柱(7)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桓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