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匣式高效注射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79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弹匣式高效注射枪,为弹匣式装药结构,注射枪本体由枪主体插入式安装弹匣式排药构成,装弹匣式排药插入式安装在左枪体内的盖板与右罩壳内的弹性片间形成的插槽内,当扳机向内扳动时,弹性送药片把弹匣式排药下拉一个胶囊套距离,驱动片带动驱动轮使连接在同步带上的送药杆向外轴向移动,推动装弹匣式排药内的粉末状药剂推出并送入被注射的牲畜内,松开扳机时,送药杆同步回退,弹性送药片向上回复便于下一次注射时送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弹匣式排药状的粉状药剂连续注射,同步送药,注射效率高,驱动结构简单,并且能调节注射的轴向位置,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匣式高效注射枪


[0001]本技术涉及兽用医疗器械
,尤其是弹匣式高效注射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兽用药剂可以调节连续注射器,主要由贮液瓶、注射机构、注射针头座等组成,且大多为手柄连杆活塞式推动机构,握动手柄可实现连续注射。但是,类似结构的注射器往往是注射液体药剂为主,不能注射粉状的药剂,或者注射粉状药剂时就无法实现连续注射,市场也基本没有驱动机构简单、操作方便、注射杆轴向可调、能高效率连续注射粉状药剂注射枪。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弹匣式高效注射枪,为弹匣式装药结构,注射枪本体由枪主体插入式安装弹匣式排药构成,装弹匣式排药插入式安装在左枪体内的盖板与右罩壳内的弹性片间形成的插槽内,当扳机向内扳动时,弹性送药片把弹匣式排药下拉一个胶囊套距离,驱动片带动驱动轮使连接在同步带上的送药杆向外轴向移动,推动装弹匣式排药内的粉末状药剂推出并送入被注射的牲畜内,松开扳机时,送药杆同步回退,弹性送药片向上回复便于下一次注射时送药,本技术能实现弹匣式排药状的粉状药剂连续注射,同步送药,注射效率高,驱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弹匣式高效注射枪,包含注射枪本体,所述注射枪本体由枪主体插入式安装弹匣式排药构成;
[0005]所述枪主体包含左枪体和右罩壳,设有内腔的左枪体左端设内凹槽,内凹槽左端安装导向头,所述导向头内设导向孔,凹仓左侧的卡槽内安装弹性送药片,左枪体下端设握把,握把内设驱动片,所述驱动片下端与左枪体用穿销活动连接,驱动片左下侧连接拉簧二,所述拉簧二的另一端与左枪体内腔底部连接,扳机的头部内端的凹齿槽与设传动连杆的卡齿条啮合一体,卡齿条内装扭簧,连接销九入扳机头部通孔和扭簧后与左枪体的穿销孔连接,扭簧的一侧抵住左枪体的连接柱外圆周,扭簧的另一侧抵住传动连杆,扭簧使扳机具备持续的向外复原弹力,所述扳机设向右伸展的连杆七,所述连杆七另一端与驱动片7 连接,当扳机向内扳动时,同步带动驱动片上端能以下端的连接销为中心向内圆周摆动;
[0006]所述弹性送药片的滑动片下端设连接销,滑动片向右折弯向下呈倒U形延长片,所述延长片的下端为向外伸展的送药勾片,连接销与传动连杆另一端的长槽连接,拉簧一的一端与传动连杆中间连接,拉簧一的另一端与凹仓的连接块固定,当扳机向内扳动时,同步带动传动连杆以连接销九为基轴向下摆动,传动连杆头部与连接销安装的长槽同步带动弹性送药片在左枪体内凹槽左端的卡槽内向下移动,此时,拉簧一被向下摆动的传动连杆弹性拉长;
[0007]盖板覆盖式安装在凹仓上口把凹仓上口闭合;
[0008]驱动轮内设连接孔,连接芯轴插入连接孔后与左枪体的连接孔固定,驱动轮的外
轮均布同步齿,驱动轮的内轮均布链齿,所述链齿与驱动片上端的齿啮合,驱动片圆周摆动时,驱动片同步带动驱动轮转动;
[0009]驱动轮的右侧、左枪体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限位轮一、限位轮二和限位轮三并用芯轴连接,同步带的同步齿与驱动轮的同步齿啮合后,同步带分别进入限位轮一、限位轮二和限位轮三的限位槽,驱动轮转动时,同步带同步带动限位轮一、限位轮二和限位轮三转动;
[0010]所述同步带与上端的驱动支架连接,驱动支架连接送药杆的末端,送药杆的前端向左延伸,同步带转动时,驱动支架同步带动送药杆轴向移动;
[0011]左枪体的内腔设横向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能接触驱动支架的内侧面限定驱动支架的俯式摆动;
[0012]所述右罩壳右端的排药定位槽内安装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向下伸展的头部设向外凸起的弹性头;
[0013]右罩壳翻转与左枪体盖合式连接,盖合后的右罩壳和左枪体用若干螺钉固定一体,左枪体内凹仓上口的盖板与右罩壳内设的弹性片件形成安装弹匣式排药的插槽;
[0014]所述弹匣式排药长条式的药排从上而下排列设胶囊套,所述胶囊套内装药剂,相邻的胶囊套间设推药槽;
[0015]弹匣式排药插入式安装在左枪体内凹仓的安装弹匣式排药的插槽内,弹匣式排药的药排朝向右侧的送药杆头部端,送药勾片位于最下端的一个推药槽间并向内。
[0016]进一步设置,所述扳机松开外弹状态时,送药杆左端的头部位于左枪体内凹槽的右侧壁上侧位置,所述扳机向内扣合状态时,送药杆左端的头部伸出导向头的导向孔口。
[0017]进一步设置,所述送药杆的伸缩起始点位置能通过驱动支架在同步带安装的位置不同而调整。
[0018]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送药片和弹性片材料为弹性的不锈钢。
[0019]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轮二、驱动轮、限位轮一和限位轮三均为增强尼龙材料。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实现弹匣式排药状的粉状药剂连续注射,同步送药,注射效率高,驱动结构简单,并且能调节注射的轴向位置,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应用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注射器主体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25]图5为图3未安装罩壳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盖板拆掉后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4中罩壳的左视图;
[0028]图8为图6中弹性送药片的左视图;
[0029]图9为图1中弹匣式排药的详细图;
[0030]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0031]图11为图5中驱动轮的示意图;
[0032]图12为图5中限位轮一的示意图;
[0033]图13为图6扳动枪机时的示意图;
[0034]图14为图13注射药物示意图;
[0035]图15为注射枪本体1安装新的弹匣式排药5与送药杆200的位置图。
[0036]图中:注射枪本体1、枪主体2、送药杆200、左枪体3、限位条301、凹仓 302、内凹槽303、右罩壳4、排药定位槽401、弹性片402、弹性头403、弹匣式排药5、药剂501、药排502、胶囊套503、推药槽504、盖板6、扳机7、连杆七701、导向头8、限位轮二9、驱动轮10、同步齿1001、链齿1002、连接孔1003、限位轮一11、限位槽1101、限位轮三12、驱动支架120、同步带13、传动连杆14、长槽1401、弹性送药片15、连接销1501、滑动片1502、延长片 1503、送药勾片1504、拉簧一16、驱动片17、卡齿条18、扭簧19、拉簧二20、连接芯轴21、连接销九22。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通过实施例和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38]如图1~图3所示,弹匣式高效注射枪,注射枪本体1由枪主体2插入式安装弹匣式排药5构成的整体,连续注射时,单手握住向内扣动扳机7,既能完成粉末状药剂的注射,当扳机7回退时,同步完成安装弹匣式排药5向下移动送药的过程。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弹匣式高效注射枪,其特征在于:包含注射枪本体(1),所述注射枪本体(1)由枪主体(2)插入式安装弹匣式排药(5)构成;所述枪主体(2)包含左枪体(3)和右罩壳(4),设有内腔的左枪体(3)左端设内凹槽(303),内凹槽(303)左端安装导向头(8),所述导向头(8)内设导向孔,凹仓(302)左侧的卡槽内安装弹性送药片(15),左枪体(3)下端设握把,握把内设驱动片(17),所述驱动片(17)下端与左枪体(3)用穿销活动连接,驱动片(17)左下侧连接拉簧二(20),所述拉簧二(20)的另一端与左枪体(3)内腔底部连接,扳机(7)的头部内端的凹齿槽与设传动连杆(14)的卡齿条(18)啮合一体,卡齿条(18)内装扭簧(19),连接销九(22)入扳机(7)头部通孔和扭簧(19)后与左枪体(3)的穿销孔连接,扭簧(19)的一侧抵住左枪体(3)的连接柱外圆周,扭簧(19)的另一侧抵住传动连杆(14),扭簧(19)使扳机(7)具备持续的向外复原弹力,所述扳机(7)设向右伸展的连杆七(701),所述连杆七(701)另一端与驱动片(17)连接,当扳机(7)向内扳动时,同步带动驱动片(17)上端能以下端的连接销为中心向内圆周摆动;所述弹性送药片(15)的滑动片(1502)下端设连接销(1501),滑动片(1502)向右折弯向下呈倒U形延长片(1503),所述延长片(1503)的下端为向外伸展的送药勾片(1504),连接销(1501)与传动连杆(14)另一端的长槽(1401)连接,拉簧一(16)的一端与传动连杆(14)中间连接,拉簧一(16)的另一端与凹仓(302)的连接块固定,当扳机(7)向内扳动时,同步带动传动连杆(14)以连接销九(22)为基轴向下摆动,传动连杆(14)头部与连接销(1501)安装的长槽(1401)同步带动弹性送药片(15)在左枪体(3)内凹槽(303)左端的卡槽内向下移动,此时,拉簧一(16)被向下摆动的传动连杆(14)弹性拉长;盖板(6)覆盖式安装在凹仓(302)上口把凹仓(302)上口闭合;驱动轮(10)内设连接孔(1003),连接芯轴(21)插入连接孔(1003)后与左枪体(3)的连接孔固定,驱动轮(10)的外轮均布同步齿(1001),驱动轮(10)的内轮均布链齿(1002),所述链齿(1002)与驱动片(17)上端的齿啮合,驱动片(17)圆周摆动时,驱动片(17)同步带动驱动轮(10)转动;驱动轮(10)的右侧、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明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万佳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