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73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2
电感器(1)包括布线(2)和覆盖布线(2)的磁性层(3)。布线(2)包括导线(6)和覆盖导线(6)的绝缘层(7)。磁性层(3)含有磁性颗粒和粘结剂(9)。在布线(2)的周边区域(4)中,磁性颗粒的填充率为40体积%以上。周边区域(4)是磁性层(3)中的、剖视时从布线(2)的外周面起向外侧前进了相当于从布线(2)的重心(C)起到布线(2)的外表面为止的最长长度和最短长度的平均值的1.5倍的值的区域。倍的值的区域。倍的值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电感器搭载于电子设备等,用作电压转换构件等的无源元件。
[0003]例如,提出一种电感器,该电感器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基片主体部,其由磁性体材料形成;以及铜等内部导体,其埋设于该基片主体部的内部,基片主体部的截面形状和内部导体的截面形状为相似形状(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445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近年来,对于电感器,从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小型化、省电化的观点出发,存在使其具有更高的电感的要求。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感器中,存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这样的不良。
[0009]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通过印刷来将层叠多层由导体糊剂形成的导体层,因此,存在工时较多而无法简便地获得这样的不良。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简便地获得且电感优异的电感器。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1)提供一种电感器,其中,该电感器包括布线和覆盖所述布线的磁性层,所述布线包括导线和覆盖所述导线的绝缘层,所述磁性层含有磁性颗粒和粘结剂,在所述布线的周边区域中,所述磁性颗粒的填充率为40体积%以上,所述周边区域是剖视时从所述布线的外表面起向外侧前进了相当于从所述布线的重心起到所述布线的所述外表面为止的最长长度和最短长度的平均值的1.5倍的值的区域。
[0013]在该电感器中,在周边区域中,由于磁性颗粒的填充率为40体积%以上,因此,电感良好。
[0014]本专利技术(2)是根据(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磁性颗粒包含各向异性磁性颗粒。
[0015]本专利技术(3)是根据(2)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各向异性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层的与所述布线相邻的部分中进行了取向。
[0016]在该电感器中,各向异性磁性颗粒在磁性层的与布线相邻的部分中进行了取向,因此,电感良好。
[0017]本专利技术(4)是根据(2)或(3)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周边区域包括所述各向异性磁性颗粒沿着所述布线的外周方向取向的第1区域和所述各向异性磁性颗粒未沿着所述布线的外周方向取向的第2区域。
[0018]在该电感器的周边区域中,包括各向异性磁性颗粒沿着布线的圆周方向取向的第1区域,因此,电感良好。
[0019]并且,在该电感器的周边区域中,包括各向异性磁性颗粒未沿着布线的外周方向取向的第2区域,因此,直流叠加特性良好。
[0020]本专利技术(5)是根据(4)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第1区域包括第3区域和第4区域,该第3区域和第4区域在所述布线的外周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第3区域的中心角的角度α1与所述第4区域的中心角的角度α2的合计角度为钝角。
[0021]在该电感器中,第3区域的中心角的角度α1与第4区域的中心角的角度α2的合计角度(α1+α2)为钝角,因此,通过在第3区域和第4区域中沿外周方向取向的各向异性磁性颗粒,从而电感更加良好。
[0022]本专利技术(6)是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粘结剂含有B阶段的热固性成分的固化物。
[0023]在该电感器中,粘结剂含有B阶段的热固性成分的固化物,因此,通过含有B阶段的热固性成分的磁性片,能够简单且简便地形成磁性颗粒的填充率较高的周边区域,通过形成热固性成分的固化物,由此机械强度也优异。
[002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的电感器的电感优异。
附图说明
[0026][图1]图1A~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感器的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A是截面被阴影处理后的剖视图,图1B是表示磁性层中的各向异性磁性颗粒的取向的剖视图。
[0027][图2]图2A~图2C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2A表示将布线配置于第1脱模片的第1工序,图2B表示利用第1磁性片来覆盖布线的第2工序,图2C表示去除第1脱模片的第3工序。
[0028][图3]图3D~图3F是接着图2C继续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3D表示配置第2磁性片和第3磁性片的工序,图3E表示利用第2磁性片来覆盖第1磁性片的一侧面的第4工序和利用第3磁性片来覆盖B阶段的第1磁性片的另一侧面的第5工序,图3F表示取出电感器的工序。
[0029][图4]图4A~图4C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4A表示将布线配置于第1脱模片的第1工序,图4B表示利用第1磁性片来覆盖布线的第2工序,图4C表示配置第2磁性片的工序。
[0030][图5]图5D~图5F是接着图4C继续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5D表示利用第2磁性片来覆盖第1磁性片的一侧面的第4工序,图5E表示去除第1脱模片的第3工序,图5F表示配置第3磁性片的工序。
[0031][图6]图6G~图6H是接着图5F继续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6G表示利用第3磁性片来覆盖B阶段的第1磁性片的另一侧面的第5工序,图6H表示取出电感器的工序。
[0032][图7]图7A~图7B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感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A是截面被阴影处理后的剖视图,图7B是表示磁性层中的各向异性磁性颗粒的取向的剖视图。
[0033][图8]图8A~图8C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8A表示将布线配置于第1脱模片的第1工序,图8B表示利用第1磁性片来覆盖布线的第2工序,图8C表示去除第1脱模片的第3工序。
[0034][图9]图9D~图9F是接着图8C继续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9D表示配置第2磁性片和第3磁性片的工序,图9E表示利用第2磁性片来覆盖第1磁性片的一侧面的第4工序和利用第3磁性片来覆盖C阶段的第1磁性片的另一侧面的第5工序,图9F表示取出电感器的工序。
[0035][图10]图10A~图10C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0A表示将布线配置于第1脱模片的第1工序,图10B表示利用第1磁性片来覆盖布线的第2工序,图10C表示配置第2磁性片的工序。
[0036][图11]图11D~图11F是接着图10C继续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1D表示利用第2磁性片来覆盖第1磁性片的一侧面的第4工序,图11E表示去除第1脱模片的第3工序,图11F表示配置第3磁性片的工序。
[0037][图12]图12G~图12H是接着如图11F继续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图12G表示利用第3磁性片来覆盖C阶段的第1磁性片的另一侧面的第5工序,图12H表示取出电感器的工序。
[0038][图13]图13A~图13C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的变形例的制造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感器包括布线和覆盖所述布线的磁性层,所述布线包括导线和覆盖所述导线的绝缘层,所述磁性层含有磁性颗粒和粘结剂,在所述布线的周边区域中,所述磁性颗粒的填充率为40体积%以上,所述周边区域是剖视时从所述布线的外表面起向外侧前进了相当于从所述布线的重心起到所述布线的所述外表面为止的最长长度和最短长度的平均值的1.5倍的值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包含各向异性磁性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层的与所述布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村圭佑古川佳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