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760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矿业工程技术领域。该模型试验装置,包括监测系统,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及库型控制系统;本装置能够人为地制造渗流或管涌,然后增大该处流量强度,加速渗流以及管涌过程从而达到溃坝目的,并且能通过地面磁共振(SNMR)地下水探测系统,观测尾矿中水流动途径和集中区,最终通过高速摄像仪把溃坝经过记录下来。摄像仪把溃坝经过记录下来。摄像仪把溃坝经过记录下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矿业工程


技术介绍

[0002]研究表明我国12种大宗矿产每年尾矿排放量约3亿t,作为矿山充填或综合利用的尾矿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尾矿采用构筑尾矿库的方式储存。Lemphers等对世界范围内3500个尾矿库进行统计,发现每年平均有2~5个尾矿库发生溃坝,尾矿库的溃坝事件发生的概率为水库溃坝10倍以上。尾矿库作为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源之一,在世界93种事故、公害的隐患中,尾矿库事故名列第18位。所以开展尾矿库溃坝相关的研究对于矿山安全生产、保护下游生命财产安全和周边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尾矿库土体大多处于疏松状态,降雨、库水位变动、渗流等因素均易诱发尾矿库溃坝事故,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吴宗之等对国外溃坝事故统计分析,发现诱因是渗透破坏导致尾矿库溃坝的事故量排第一,占44.6%,接近溃坝事故的一半;而诱因是洪水漫顶和地震液化导致尾矿库溃坝的事故量排第二位,均占19.6%。
[0004]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尾矿库溃坝的因素、溃坝机理、溃坝过程及下游泥砂运行演进规律都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针对尾矿库在渗流破坏条件下发生溃坝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还有待深入,针对洪水漫顶、地震破坏的实验装置较多,对尾矿库渗流管涌破坏实验研究较少。并且能够实现尾矿库渗流管涌破坏的模拟装置更是稀少,不能满足如今的科研需求,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本装置能够用于进行尾矿库渗流或管涌破坏模拟试验,为分析尾矿库渗流或管涌破坏导致的溃坝研究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包括监测系统,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及库型控制系统;
[0007]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钻孔控制器4、高速摄像机5、接收线圈Ⅰ8、接收线圈Ⅱ12、接收线圈Ⅲ17、接收线圈Ⅳ30、接收线圈

35、接收线圈

38、数据线13、导线Ⅰ7、导线Ⅱ10、导线Ⅲ15、导线Ⅳ19、导线

32、导线

37、导线

42、接收机Ⅰ9、接收机Ⅱ14、接收机Ⅲ18、接收机Ⅳ29、接收机

36、接收机

41、配谐电容箱20、通用机22、适配数据传导线23、电线Ⅰ21、孔隙水压力计40、电线Ⅱ44、电线Ⅲ46、电源 43、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主控箱47;
[0008]所述渗流、管涌成型系统包括管道Ⅰ1、管道Ⅲ60、多功能控制箱2、储水罐3、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出水阀24、水泵25、进水口26、补水器27、伸缩器 58、钻孔仪59;
[0009]所述库型控制系统包括挡板Ⅰ6、挡板Ⅱ11、挡板Ⅲ16、挡板Ⅳ31、挡板

34、挡板

39、移动杆28、扭转链件33、坝体61;
[0010]进水口26、水泵25、出水阀24形成抽水系统,并通过管道Ⅰ1与多功能控制箱2 连接,储水罐3固定在多功能控制箱2一侧并与多功能控制箱2连通,多功能控制箱2 通过管道Ⅰ1分别与补水箱中补水器27连通,补水箱两侧分别设有两移动杆放置箱,补水器27两外侧端分别与移动杆放置箱中的移动杆28连接,补水器27上端布置有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钻孔控制器4,钻孔控制器4固定在伸缩器58一侧,纵轴控制器56布置在横轴控制器57上方,纵轴控制器56、横轴控制器57均与伸缩器 58连接,伸缩器58末端与钻孔仪59连接,钻孔控制器4通过伸缩器58外部导线与钻孔仪59连接,高速摄像机5分布在装置前端与后两侧,钻孔仪59长度大于库体最高长度;
[0011]主控箱47通过适配数据传导线23与通用机22连接,主控箱47通过电线Ⅲ46与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连接,电源多功能控制箱45通过电线Ⅱ44与电源43连接,主控箱47通过导线

42与接收机

41连接,接收机

41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

38 连接,接收机

41通过导线

37与接收机

36连接,接收机

36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

35连接,接收机

36通过导线

32与接收机Ⅳ29连接,接收机Ⅳ29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Ⅳ30连接,接收机Ⅳ29通过导线Ⅰ7与接收机Ⅰ9连接,接收机Ⅰ9 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Ⅰ8连接,接收机Ⅰ9通过导线Ⅱ10与接收机Ⅱ14连接,接收机Ⅱ14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Ⅱ12连接,接收机Ⅱ14通过导线Ⅲ15与接收机Ⅲ18 连接,接收机Ⅲ18通过数据线13与接收线圈Ⅲ17连接,接收机Ⅲ18通过导线Ⅳ19与主控箱47连接,主控箱47通过电线Ⅰ21与配谐电容箱20连接;
[0012]坝体61左侧与挡板Ⅲ16连接,右侧与挡板

39连接,孔隙水压力计40布置在坝体61内,接收线圈

38布置在挡板

39内部,挡板

39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

34 连接,接收线圈

35布置在挡板

34内部,挡板

34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Ⅳ31连接,接收线圈Ⅳ30布置在挡板Ⅳ31内部,挡板Ⅳ31通过扭转链件33与右侧的移动杆 28一侧连接,右侧的移动杆28另一侧与补水器27右侧连接,左侧移动杆28一侧与补水器27左侧连接,另一侧与挡板Ⅰ6连接,接收线圈Ⅰ8布置在挡板Ⅰ6内部,挡板Ⅰ6 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Ⅱ11连接,接收线圈Ⅱ12布置在挡板Ⅱ11内部,挡板Ⅱ11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Ⅲ16连接,接收线圈Ⅲ17布置在挡板Ⅲ16内部;
[0013]各挡板、移动杆28、补水箱27、扭转链件33、坝体61围成库体,伸缩器58伸展长度比库体最大长度长。
[0014]具体地,所述的钻孔仪59包括钻头591、钻轴593、定子铁芯592、风扇594、接线盒595,钻轴593右端连接定子铁芯592,左端连接钻头591,风扇594连接在定子铁芯592右方,风扇594主要起散热作用,定子铁芯592和风扇594的壳体外部设有分别与二者连接的接线盒595,接线盒595同时与钻孔控制器4连接。
[0015]具体地,所述的扭转链件33包括设置在柔性壳体内的可拉伸密封层50、扭转支座 48、滑珠49、连接杆51,可拉伸密封层50设置在扭转链件33上下两端,柔性壳体的两侧壁上上下交错安装有扭转支座48,扭转支座48内侧端与连接杆51一端连接,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6)内部,挡板Ⅰ(6)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Ⅱ(11)连接,接收线圈Ⅱ(12)布置在挡板Ⅱ(11)内部,挡板Ⅱ(11)通过扭转链件(33)与挡板Ⅲ(16)连接,接收线圈Ⅲ(17)布置在挡板Ⅲ(16)内部;各挡板、移动杆(28)、补水箱、扭转链件(33)、坝体(61)围成库体,伸缩器(58)伸展长度比库体最大长度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孔仪(59)包括钻头(591)、钻轴(593)、定子铁芯(592)、风扇(594)、接线盒(595),钻轴(593)右端连接定子铁芯(592),左端连接钻头(591),风扇(594)连接在定子铁芯(592)右方,风扇(594)主要起散热作用,定子铁芯(592)和风扇(594)的壳体外部设有分别与二者连接的接线盒(595),接线盒(595)同时与钻孔控制器(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矿库因渗流、管涌破坏而导致溃坝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转链件(33)包括设置在柔性壳体内的可拉伸密封层(50)、扭转支座(48)、滑珠(49)、连接杆(51),可拉伸密封层(50)设置在扭转链件(33)上下两端,柔性壳体的两侧壁上上下交错安装有扭转支座(48),扭转支座(48)内侧端与连接杆(51)一端连接,连接杆(51)另一端与滑珠(49)连接,上下相邻两滑珠(49)彼此咬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水泉王光进叶天浩蔚美娇康富淇李源源曹恒亮宋宁思何明渝赵冰胡航陈志斌尤耿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