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变量种肥同施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种肥同施监控与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占据首位,其中油料作物包括花生、大豆和芝麻等;在常规的大豆种植中,为了提高大豆的种植效率,采用了种肥同施装置进行大豆种植,该种肥同施装置包括大豆排种器和排肥器,并利用农用车带动大豆排种器和排肥器同步进行播种和施肥;该种同步播种和施肥的控制方式为:采用齿轮类机械结构进行控制,即在大豆排种器和排肥器的转动轴上分别设置不同直径的齿轮,并在农用车上的电机设置齿轮,两者以啮合传动实现农用车带动大豆排种器和排肥器同步进行播种和施肥,同时,通过改变啮合传动齿轮的直径实现改变大豆排种器的排种量以及排肥器的施肥量;但该种控制方式改变大豆排种器的排种量以及排肥器的施肥量需要停机,同时无法做到对大豆排种器的排种量以及排肥器的施肥量的精确控制;不但容易出现化肥施用量不足,而无法达到增产的目的;更容易出现化肥施用量过大,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0003]因此,如何在对大豆以种肥同施的方式种植时,实现对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变量种肥同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种肥同施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器(1)、第一旋转编码器(2)、第二旋转编码器(3)、参数设置单元(4)、显示器(5)和驱动器(6);所述第一旋转编码器(2)的光栅盘与农用车车轮的转轴同轴连接,并且第一旋转编码器(2)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器(1)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旋转编码器(3)的光栅盘与施肥电机(7)的转轴同轴连接,并且第二旋转编码器(3)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器(1)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参数设置单元(4)用于设置播种电机(8)与农用车车轮的转速比以及施肥电机(7)与农用车车轮的转速比;并且参数设置单元(4)的参数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器(1)的参数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主控器(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驱动器(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主控器(1)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5)的显示信号输入端相连,显示器(5)用于显示施肥电机(7)的转速、播种电机(8)的转速以及农用车车轮的转速;所述驱动器(6)的第一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播种电机(8)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相连,驱动器(6)的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施肥电机(7)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变量种肥同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器(1)包括芯片U1、排阻RP、电容C1、电容C2和晶体振荡器H;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AT89C51;芯片U1的XTAL1引脚同时与晶体振荡器H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相连,芯片U1的XTAL2引脚同时与晶体振荡器H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2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所述排阻RP的型号为:respack
‑
8;排阻RP的1号引脚作为公共端与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排阻RP的2号引脚至9号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P00引脚至P07引脚对应相连;芯片U1的IN1引脚作为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旋转编码器(2)的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一旋转编码器(2)的电源端与可调外接电源(11)的正极相连,第一旋转编码器(2)的接地端接地;芯片U1的IN2引脚作为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与第二旋转编码器(3)的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二旋转编码器(3)的电源端与可调外接电源(11)的正极相连,第二旋转编码器(3)的接地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变量种肥同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5)采用型号为:LCD1602的显示屏;LCD1602的显示屏的RS引脚、RW引脚以及E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P11至P13引脚对应相连;LCD1602的显示屏的VSS引脚接地;LCD1602的显示屏的VL引脚接地;LCD1602的显示屏的VDD引脚接电源正极;LCD1602的显示屏的D0引脚同时与芯片U1的P00引脚以及排阻RP的2号引脚相连;LCD1602的显示屏的D1引脚同时与芯片U1的P01引脚以及排阻RP的3号引脚相连;LCD1602的显示屏的D2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闰润,孙甲政,王洪超,王紫玉,冯馨雨,刘宇轩,开淋,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