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43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包括护套层,护套层内设置缆芯,缆芯由内之外依次包括中心填充物、芯线、尼龙丝编织层,若干导体绞合后包覆绝缘层形成芯线;多根芯线环绕中心填充物排列形成一组芯线,尼龙丝编织层包覆在一组芯线外,尼龙丝编织层使芯线与护套层之间隔离,芯线与护套层在移动过程中隔离了芯线与护套层之间的摩擦,提高芯线耐磨性、受力强度,并保护芯线;绝缘层选用高强度的PVC,适宜的固定工作温度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缆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移动设备普及,而其生产所需的电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各类型的拖链电缆生产技术已基本完善。在坦克链中客户为了节省空间,在其中按放很多拖链线,由于电线外径大小不均、排列位置不合理等使电缆相与挤压,电缆与坦克链及护套之间磨擦增大,造成电线弯曲变形,结果芯线容易拆断,大大降低电线的使用寿命。行程小于3米时弯曲变形机率不大,因为行程短电缆之间磨擦小,而大小5米行程的拖链磨擦大大增加,对电缆的性能上磨擦就有更高的要求。
[0003]在目前市场上,工业电缆主要拖链电缆为主,其铜丝选用的第六类导体,5米以上移动速度中速(2~3米/秒)时护套层选材多为TPU,绝缘选用PVC之外的一些弹性体或比较硬质PP、PE。在绝缘与护套加工上挤出难度比PVC大大增加,开机损耗也增加,这样大大增加电线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绝缘层选用高强度的PVC,适宜的固定工作温度为

40~105℃,移动工作温度

10~90℃,抗拉强度≥15MPa,断裂伸长率≥150%,长距离中速的条件下高强度PVC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与疲劳性;护套层选用滑性耐磨PVC,保证护套层耐磨性的同时也保证外径过大而减少产品的弯曲半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r/>[0006]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包括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内设置缆芯,所述缆芯由内之外依次包括中心填充物、芯线、尼龙丝编织层,若干导体绞合后包覆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多根芯线环绕所述中心填充物排列形成一组芯线,所述尼龙丝编织层包覆在所述一组芯线外;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高强度PVC,所述护套层的材质为滑性耐磨PVC;
[0007]所述导体采用束丝排列至少两层标准绞合方式,至少包括第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分别标准绞合后,然后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再标准绞合形成所述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覆所述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
[0008]内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5

16倍,外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2

14倍;
[0009]其中,所述第一层为所述内层,所述第二层为所述外层。
[0010]优选地,所述中心填充物为绞合多股的棉线,采用绞合多股的棉线撑开芯线,可增强电缆的耐弯曲与抗扭转能力。
[0011]优选地,所述芯线的成缆绞距为绞合外径的6

8倍。
[0012]优选地,考虑到提高电缆的弯曲性能,所述芯线采用退扭笼绞机成缆,减少芯线与芯线之间的应力并降低导体的负担。
[0013]优选地,所述导体为直径0.15mm的第六类软铜导体。
[0014]优选地,护套层的厚度根据电压设定,电压为300/500V时,所述护套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6]目前市场经济型拖链寿命在500万次以下,拖链速度在2米/秒以下,拖链行程在3米以下,而采用本技术的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拖链受力平均,而且电缆不会出现蛇形状态,保证芯线不因扭折而断铜丝,拖链寿命在500万次以上,拖链速度在2~3米/秒,拖链行程在5米以上,而成本不会增加,性能大大提升,同时扩大了使用的范围。
[0017]本技术的电缆从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从而增加了产品适用范围,大大降低电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其中导体采用标准小绞距束丝,并优化束绞节距,使导体本身具有极好的耐弯曲及抗扭转能力;绝缘材料选用高强度PVC,保证长距离运行时机械性能与疲劳性;中心填充物撑开芯线,可有效提高电缆抗扭转能力;尼龙丝编织层使芯线与护套层之间隔离,芯线与护套层在移动过程中隔离了芯线与护套层之间的摩擦,提高芯线耐磨性、受力强度,并保护芯线;护套层选用滑性耐磨PVC,可有效地提高电缆的抗磨性、机械性能特点及坦克链中其它护套之间磨擦降低,电线弯曲变形、拆断降到最小,合理的选择成缆节距(优选成缆外径的6~8倍)与成缆方向,保证芯线间的应力平衡及高强度机械性、疲劳性。能够满足拖链设备完成中速长距离移动操作作业的要求,为工业生产效率与工作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的结构。
[0019]附图标记说明:1

护套层;2

导线;3

中心填充物;4

绝缘层;5

尼龙线编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0021]参看图1,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包括护套层1,护套层1内设置缆芯,缆芯由内之外依次包括中心填充物3、6根芯线、尼龙丝编织层5,若干导体2绞合后包覆绝缘层4形成芯线;6根芯线环绕中心填充物3排列形成一组芯线,尼龙丝编织层5包覆在一组芯线外;绝缘层4的材质为高强度PVC,护套层1的材质为滑性耐磨PVC,中心填充物3为绞合多股的棉线;
[0022]本实施例中导体为第六类软铜导体,单丝直径0.15mm,束丝排列5+11+17+23+28标准绞合方式,即采用五层束丝排列,第五层为外层,第一到四层均为内层,内层导体绞距是绞合外径的15~16倍,外层绞距是绞合外径的12~14倍,使绞合导体的圆整与柔软,使导体具有极好的耐弯曲与抗扭转能力,导体外包覆绝缘层形成芯线。应当理解,每层导丝的数量以及分层的数量不局限于以上描述,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导体也可以将铜导丝整体进行标准绞合,不进行分层。
[0023]考虑到提高电缆的弯曲性能,芯线采用退扭笼绞机成缆,减少芯线与芯线之间的
应力并降低导体的负担;每根芯线绞合方向与相邻相反最外层为Z向(例绞向SZ;ZSZ;SZSZ),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7根芯线围绕中心填充物3,有可能16根或更多根的芯线,采用分层的方式,即成缆时内层5根外层11根芯线排列,内层S向绞合,外层则Z向绞合,这种成缆方式使每根芯线内部应力相互抵消保持力的平衡。绞合之前确认线盘张力的均匀性及张力过小与过大,芯线的成缆绞距为绞合外径的6

8倍。
[0024]护套层:选用的材料是滑性耐磨PVC,适宜的固定工作温度为

40~105℃,移动工作温度

10~90℃。外护套厚度根据电压设定护套厚度根据电压设定,300/500V及以下不低于1.0mm,其它大于1.0mm时按成缆(编织)外径x0.08+0.5,0.6/1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性耐磨中速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层,所述护套层内设置缆芯,所述缆芯由内之外依次包括中心填充物、芯线、尼龙丝编织层,若干导体绞合后包覆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多根芯线环绕所述中心填充物排列形成一组芯线,所述尼龙丝编织层包覆在所述一组芯线外;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高强度PVC,所述护套层的材质为滑性耐磨PVC;所述导体采用束丝排列至少两层标准绞合方式,包括第一层、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分别标准绞合后,然后所述第一层、第二层再标准绞合形成所述导体,所述导体外包覆所述绝缘层形成所述芯线;内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5

16倍,外层绞距为绞合外径的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蒋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卡迪夫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