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13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2
本申请涉及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其涉及古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底部设有立柱,所述屋顶本体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有多个第一销块,相邻所述第一销块之间形成有销槽,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有多个用于与销槽插接的第二销块,所述第一销块和第二销块穿设有固定块,所述屋顶本体上设有限制固定杆移动的限制机构。取出固定杆,再将第二销块与销槽分离,进而易于操作人员拆卸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循环利用,本申请具有节约环保的效果。本申请具有节约环保的效果。本申请具有节约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古建筑加固
,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随着旅游业发展,古建筑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各旅游景区为吸引游客而翻修、兴建古建筑。
[0003]公告号为CN205577211U的一种古建筑屋顶支撑梁,包括立柱、横梁以及屋顶梁,立柱上开设有插接槽,横梁两端插接于插接槽中;屋顶梁包括用于支撑屋顶面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端与横梁连接;横梁上开设有插槽,插槽内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抵接。横梁顶部开设有滑槽,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穿设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后与横梁螺纹连接。支撑杆插入插槽中,随后滑块插接到滑槽内,旋入第一螺栓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旋入第三螺栓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横梁固定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屋顶梁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螺栓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生锈,进而导致操作人员难以拆卸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后难以拆卸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底部设有立柱,所述屋顶本体包括设置于立柱顶部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有多个第一销块,相邻所述第一销块之间形成有销槽,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有多个用于与销槽插接的第二销块,所述第一销块和第二销块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屋顶本体上设有限制固定杆移动的限制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第二销块插接在销槽内,随后再将固定杆插接到第一销块和第二销块内,然后限制机构限制固定杆移动,进而实现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固定。取出固定杆,随后将第二销块与销槽分离,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拆卸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从而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循环利用,节约环保。
[0009]可选的,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固定于固定杆外周面的限位柱,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侧壁固定有与限位柱抵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一安装槽内滑移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过第一安装槽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柱开设有用于与限位块插接的限位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滑动支撑杆,随后转动支撑杆使得限位块朝向限位槽,然后驱动支撑杆复位使得限位块插接到限位槽内,进而实现了限位柱和连接柱的固定,从而降低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离的可能性。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柱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相连通的通槽,所述连接块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一端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通过第一安装槽与连接柱滑移连接,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且远离通槽处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驱动支撑杆朝向远离通槽方向移动,支撑杆移动带动限位块朝向限位槽移动,进而降低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限位柱与连接柱的固定。支撑块为支撑杆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连接块可以沿连接柱长度方向移动,进而降低操作人员滑动连接块时连接块偏离的可能性,有效降低了弹簧拉过长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0013]可选的,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一安装槽内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杆端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通过卡槽与连接柱滑移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在卡槽内滑动,进而降低了支撑杆滑出第一安装槽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操作人员将支撑杆重新安装到第一安装槽内的情况。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外周面连接槽,所述支撑杆位于连接槽内转动连接有与弹簧固定连接的限位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环,降低了支撑杆在转动过程中弹簧与第一安装槽抵触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0017]可选的,所述连接柱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二安装槽内螺纹连接有吊耳螺杆,所述吊耳螺杆与弹簧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长时间使用后,转动吊耳螺杆使得弹簧再次被拉紧,进而弹簧可以拉紧支撑杆,降低限位块因弹簧失效与限位槽分离的可能性。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底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立柱顶部开设有用于与固定块插接的滑槽,所述立柱和固定块穿设有定位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插接到滑槽内,随后将定位杆穿过立柱以及固定块,从而限制了固定块沿竖向滑动,实现了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固定。
[0021]可选的,所述定位杆两端开设有梯形槽,所述定位杆位于梯形槽内插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立柱侧壁抵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块插接到梯形槽内,降低了定位杆晃动的可能性,减少定位杆与固定块脱离的可能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然后取出固定杆,随后将第二销块与销槽分离,进而易于操作人员拆卸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从而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循环利用,节约环保;
[0025]2.通过设置支撑杆,滑动支撑杆使得限位块插接到限位槽内,进而实现了限位柱和连接柱的固定,易于降低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离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实施例的梯形块安装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本体;2、立柱;21、支撑梁;22、滑槽;3、锁止机构;31、固定块;32、定位杆;321、梯形槽;33、梯形块;331、斜面;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驱动装置;61、第一销块;611、销槽;62、第二销块;63、固定杆;64、限位柱;641、限位槽;642、定位槽;65、连接柱;651、第一安装槽;652、通槽;653、弹簧;654、卡槽;655、第二安装槽;656、螺母;657、吊耳螺杆;66、支撑杆;661、连接块;662、限位块;6621、第一定位块;6622、第二定位块;6623、第三定位块;663、限位杆;664、连接槽;67、支撑块;68、限位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包括屋顶本体(1),所述屋顶本体(1)底部设有立柱(2),所述屋顶本体(1)包括设置于立柱(2)顶部的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靠近第二支撑板(5)一侧固定有多个第一销块(61),相邻所述第一销块(61)之间形成有销槽(611),所述第二支撑板(5)靠近第一支撑板(4)一侧固定有多个用于与销槽(611)插接的第二销块(62),所述第一销块(61)和第二销块(62)穿设有固定杆(63),所述屋顶本体(1)上设有限制固定杆(63)移动的限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固定于固定杆(63)外周面的限位柱(64),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侧壁固定有与限位柱(64)抵接的连接柱(65),所述连接柱(65)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51),所述连接柱(65)位于第一安装槽(651)内滑移连接有支撑杆(66),所述支撑杆(66)底部固定有连接块(661),所述连接块(661)穿过第一安装槽(65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662),所述限位柱(64)开设有用于与限位块(662)插接的限位槽(6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固型古建筑用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65)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651)相连通的通槽(652),所述连接块(661)位于第一安装槽(651)内一端固定有支撑块(67),所述支撑块(67)通过第一安装槽(651)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霞彭雨军毛党凤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宇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