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加热器咀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11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流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加热器咀尖。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咀身且加热器内置于咀尖,适合小产品多穴模具的开放式热咀,此咀尖不仅直径小,不占空间,而且加热效率要高,成型温度稳定。包括咀尖本体,所述咀尖本体由内向外依序设有加热腔、隔离层、流道腔,所述加热腔位于咀尖本体中心、且加热腔一端贯穿咀尖本体顶面,所述咀尖本体顶面周向设有与流道腔连通的进胶口,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棒。适合用于对控温要求严格的小产品的多穴系统,加热器内置于咀尖内部,结构简单,制作和安装都比较方便。制作和安装都比较方便。制作和安装都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加热器咀尖


[0001]本技术属于热流道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加热器咀尖。

技术介绍

[0002]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圈,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热流道技术可以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缩短成型周期,提高机器效率,改善制品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提高注塑制品表面美观度等优点。但是随着热流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些高品质塑件领域也不同程度出现各类缺陷,对于小产品而言,尺寸小,产品需求量大,通常一模多穴。如果多穴模具不用热流道,将会浪费大量的冷流道胶料;如果使用常规热流道,受热嘴直径,热嘴间距的要求和限制,虽然能节省冷流道胶料,但是模具尺寸需要加大,仍然有增加模具成本。
[0003]针对比较精密的小产品塑件,常规的热咀占用空间较大,客户为了降低成本要求尽量缩小产品间距,降低模具成本。对于牙线产品,现有的设计方案是方形板式多穴热咀,可以正常成型,但成型温度过高,导致牙线的细线部位容易被高温烫断。特研发无咀身内置加热器系统,特点是没有热咀本体和外置加热器,减少空间占用,内置加热器提高加热效率,更好地管控成型温度。此技术将大大节约客户模具成本,解决很多此类小产品多穴模具的问题,引领我司热流道技术开拓更大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咀身且加热棒置于咀尖内,适合小产品多穴模具的开放式热咀,此咀尖不仅直径小,不占空间,而且加热效率要高,成型温度稳定。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加热器咀尖,包括咀尖本体,所述咀尖本体由内向外依序设有加热腔、隔离层、流道腔,所述隔离层将加热腔与流道腔分隔,所述加热腔位于咀尖本体中心、且加热腔一端贯穿咀尖本体顶面,所述咀尖本体顶面周向设有与流道腔连通的进胶口,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棒。
[0006]上述的内置加热器咀尖,所述加热腔另一端设有锥形部。
[0007]上述的内置加热器咀尖,所述流道腔包括斜流道腔、竖流道腔,所述斜流道腔一端连接进胶口、斜流道腔另一端连接竖流道腔一端,所述竖流道腔另一端延伸至咀尖浇口。
[0008]上述的内置加热器咀尖,所述加热棒为三段式设计,包括加热棒上部、加热棒中部、加热棒下部,所述加热棒上部连接有加热感温线。
[0009]上述的内置加热器咀尖,所述加热棒中部与加热棒下部装于加热腔内,所述加热棒上部位于所述咀尖本体顶部外。
[0010]上述的内置加热器咀尖,所述加热棒中部为加热体,所述加热棒上部与加热棒下
部为不加热体。
[0011]上述的内置加热器咀尖,所述加热棒下部底面与锥形部顶面接触。
[0012]本技术内置加热器咀尖的优点是:
[0013]1、本技术内置加热器咀尖,适合用于对控温要求严格的小产品的多穴系统,加热棒内置于咀尖内部,结构简单,制作和安装都比较方便,主要是体积减小后不易与模具干涉,可以缩小产品间距,减小模具尺寸,极大地降低了多穴系统模具的成本,解决很多此类小产品多穴模具的问题。
[0014]2、本技术内置加热器咀尖,本申请的咀尖主要用于牙线产品,因牙线产品结构要求产品两点之间有一条很细的产品线,即牙线,这条线的成型对温度要求很高,温度太低,此处不易成型;温度太高,细线处会熔断。常规热嘴直径大,占空间,热嘴之间的间距较大,要实现多穴模具尺寸会有很大困难。因此为了降低成本设计此款适合小产品多穴模具的无咀身内加热系统。
[0015]3、本技术内置加热器咀尖,流道腔与加热腔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因此流经的胶料加热时不会与加热棒接触,避免了加热棒与胶料直接接触影响其使用寿命,造成加热棒生锈、损坏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咀尖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加热棒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一种内置加热器咀尖,包括咀尖本体1,所述咀尖本体1由内向外依序设有加热腔2、隔离层3、流道腔4,所述隔离层3将加热腔2与流道腔4分隔,所述加热腔2位于咀尖本体1中心、且加热腔2一端贯穿咀尖本体1顶面,所述咀尖本体1顶面周向设有与流道腔4连通的进胶口11,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加热棒5。
[0022]实施例2、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加热腔2另一端设有锥形部6。
[0023]实施例3、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流道腔4包括斜流道腔41、竖流道腔42,所述斜流道腔41一端连接进胶口11、斜流道腔41另一端连接竖流道腔42一端,所述竖流道腔42另一端延伸至咀尖浇口。
[0024]实施例4、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

3任意一个的基础上,所述加热棒5为三段式设计,包括加热棒上部51、加热棒中部52、加热棒下部53,所述加热棒上部51连接有加热感温线54。
[0025]实施例5、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加热棒中部52与加热棒下部53装于加热腔2内,所述加热棒上部51位于所述咀尖本体1顶部外。
[0026]实施例6、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加热棒中部52为加热体,所述加热棒上部51与加热棒下部53为不加热体。
[0027]实施例7、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加热棒下部53底面与锥形部6顶面接触。
[0028]使用时,将加热棒5装入咀尖本体1的加热腔2内,然后将加热棒5和咀尖本体1装入分流板上,与其他热流道配件组成热流道系统。其中加热棒5的加热棒上部51穿过分流板的安装孔,加热感温线54从分流板上表面接出。加热棒5设计为加热棒上部51和加热棒下部53为不加热部分,加热棒中部52为加热部分。注塑胶料通过定位圈与热流道系统连接,胶料通过注塑机球头与注射咀上的SR圆弧配合注射到注射嘴本体内,然后再通过注射嘴流道注塑到分流板内,胶料从分流板内分别通过分流板流道浇注到咀尖本体1的流道腔4内,此时胶料流经流道腔4时因设置有隔离层3不会与加热棒5直接接触,胶料经内置加热棒5加热后进入咀尖浇口浇注到模具型腔内,完成产品注塑。
[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偏离本技术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对本技术作出各种修改或变型,这些修改或变型当然也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加热器咀尖,其特征在于:包括咀尖本体(1),所述咀尖本体(1)由内向外依序设有加热腔(2)、隔离层(3)、流道腔(4),所述隔离层(3)将加热腔(2)与流道腔(4)分隔,所述加热腔(2)位于咀尖本体(1)中心、且加热腔(2)一端贯穿咀尖本体(1)顶面,所述咀尖本体(1)顶面周向设有与流道腔(4)连通的进胶口(11),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加热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加热器咀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另一端设有锥形部(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加热器咀尖,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腔(4)包括斜流道腔(41)、竖流道腔(42),所述斜流道腔(41)一端连接进胶口(11)、斜流道腔(41)另一端连接竖流道腔(42)一端,所述竖流道腔(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连庆
申请(专利权)人:柳道青岛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