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缆与电缆或者电缆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快速电连接,通常采用适于快速对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通常,电缆预先安装到插头连接器上,插座连接器预先安装到电气设备上。当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对配在一起时,就实现了电缆与电气设备之间的电连接。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不同型号的电气设备,例如,不同功率的电机,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电缆。为了识别电缆的型号,通常需要在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和电气设备上形成有用于识别电缆型号的型号识别特征,以便能够防止电气设备与型号不匹配的电缆连接。
[0004]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上的型号识别特征通常直接形成在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外壳体上,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当需要改变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上的型号识别特征时,即,当需要改变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型号时,就必须更换掉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整个外壳体,成本较高,而且使用非常不方便,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中,用于将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外壳体中,所述连接器适于安装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并适于与对配连接器对配,在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与对应的电气设备配合的第一配合特征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配合特征,使得所述连接器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和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从所述外壳体中伸出的第一端和插入所述外壳体中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形成在所述第一端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形成在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所述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凹槽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电气设备上的至少一条第一配合凸起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安装到对应的电气设备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所述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对配连接器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特征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所述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凸起只能与设置在对应的对配连接器上的至少一条第二配合凹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只能与对应的对配连接器对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接器,所述多个连接器上的第一配合特征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且不同连接器上的第二配合特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雄,杨昱辰,张萌羽,尹豪迈,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