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坤华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74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所述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坡体;土壤层,所述土壤层铺设在所述坡体内;坡道,所述坡道铺设在所述土壤层上;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埋设在所述土壤层内,且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与所述坡体相接触,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坡道的上方并与所述坡道固定连接;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道上;导管,所述导管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内壁上,且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蓄水池外并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横管,所述横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具有便于过滤网的拆装、维修简便的优点。维修简便的优点。维修简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为了保证河道边坡的稳定,通常需要修筑边坡支护结构,并种植绿植以此来保护边坡的完整性,且传统的支护结构通常修建有蓄水池,利用收集的雨水对绿植进行灌溉,防止水土流失。
[0003]然而,传统的支护结构在使用过程时发现,其蓄水池顶部的过滤网长期暴露在外,很容易被腐蚀氧化,并且过滤网基本上是固定安装在蓄水池的顶部,在后期的更换维护时,还需人工使用工具对其进行拆装,且拆装过程十分繁琐,费时费力。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过滤网的拆装、维修简便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坡体;土壤层,所述土壤层铺设在所述坡体内;坡道,所述坡道铺设在所述土壤层上;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埋设在所述土壤层内,且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与所述坡体相接触,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坡道的上方并与所述坡道固定连接;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道上;导管,所述导管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内壁上,且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蓄水池外并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横管,所述横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设置在所述水泵的一侧,且所述横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分流管固定连接;两个弯管,两个所述弯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道上,且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弯管固定连接;回形框,所述回形框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设置在所述回形框内,所述过滤网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回形框的两侧内壁相接触;两个楔形块一,两个所述楔形块一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回形框的两侧内壁上;两个配槽,两个所述配槽分别开设在所述过滤网板的两侧;两个楔形块二,两个所述楔形块二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配槽内,且两个所述楔形块二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回形框内并与对应的所述楔形块一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楔形块二与所述楔形块一相适配;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配槽内,且两个所述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楔形块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配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回形框的两侧内壁上,且两个所述横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回形框外,所述横杆与所述楔形块二相适配。
[0007]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位块,所述导管贯穿所述固位块并与所述固位块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土壤层上种植有绿植层,且所述绿植层位于所述坡道的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回形框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固位板,两个所述固位板的顶部均与所述过滤网板相接触。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限位块,两个所述横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挡块。
[0011]优选的,所述分流管和所述弯管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坡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弯管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在对绿植层进行灌溉时,启动水泵即可进行灌溉工作;且在对过滤网板进行清理维护时,推动两个横杆,使楔形块二与楔形块一分离,随后将过滤网板拿出便可进行清理维护工作,清理结束后,将过滤网板放入回形框内,在弹簧的作用下,过滤网板再次被固定,通过上述操作,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又能对绿植进行灌溉,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且在过滤网板的作用下,保证了蓄水池内雨水的洁净,避免了杂物堵塞导管,损坏水泵的情况出现,且过滤网板的清理维护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坡体;2、土壤层;3、坡道;4、蓄水池;5、水泵;6、导管;7、横管;8、分流管;9、弯管;10、回形框;11、过滤网板;12、楔形块一;13、配槽;14、楔形块二;15、弹簧;16、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示意图。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坡体1;土壤层2,所述土壤层2铺设在所述坡体1内;坡道3,所述坡道3铺设在所述土壤层2上;蓄水池4,所述蓄水池4埋设在所述土壤层2内,且所述蓄水池4的底部与所述坡体1相接触,所述蓄水池4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坡道3的上方并与所述坡道3固定连接;水泵5,所述水泵5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道3上;导管6,所述导管6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4的一侧内壁上,且所述导管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蓄水池4外并与所述水泵5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横管7,所述横管7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5的出水口;分流管8,所述分流管8设置在所述水泵5的一侧,且所述横管7远离所述水泵5的一端与所述分流管8固定连接;两个弯管9,两个所述弯管9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道3上,且所述分流管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弯管9固定连接;回形框10,所述回形框10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4的顶部;过滤网板11,所述过滤网板11设置在所述回形框10内,所述过滤网板1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回形框10的两侧
内壁相接触;两个楔形块一12,两个所述楔形块一1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回形框10的两侧内壁上;两个配槽13,两个所述配槽13分别开设在所述过滤网板11的两侧;两个楔形块二14,两个所述楔形块二14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配槽13内,且两个所述楔形块二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回形框10内并与对应的所述楔形块一1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楔形块二14与所述楔形块一12相适配;两个弹簧15,两个所述弹簧15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配槽13内,且两个所述弹簧1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楔形块二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15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配槽13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横杆16,两个所述横杆16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回形框10的两侧内壁上,且两个所述横杆1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回形框10外,所述横杆16与所述楔形块二14相适配。
[0020]所述蓄水池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位块,所述导管6贯穿所述固位块并与所述固位块固定连接。
[0021]所述土壤层2上种植有绿植层,且所述绿植层位于所述坡道3的两侧。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土壤层,所述土壤层铺设在所述坡体内;坡道,所述坡道铺设在所述土壤层上;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埋设在所述土壤层内,且所述蓄水池的底部与所述坡体相接触,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坡道的上方并与所述坡道固定连接;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道上;导管,所述导管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一侧内壁上,且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蓄水池外并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横管,所述横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设置在所述水泵的一侧,且所述横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分流管固定连接;两个弯管,两个所述弯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道上,且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弯管固定连接;回形框,所述回形框固定安装在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设置在所述回形框内,所述过滤网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回形框的两侧内壁相接触;两个楔形块一,两个所述楔形块一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回形框的两侧内壁上;两个配槽,两个所述配槽分别开设在所述过滤网板的两侧;两个楔形块二,两个所述楔形块二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配槽内,且两个所述楔形块二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回形框内并与对应的所述楔形块一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楔形块二与所述楔形块一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坤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