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分装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662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分装用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过滤筒以及下料输送装置和过滤装置,下料输送装置包括进料斗、连接管、加热环、接料筒、第一绞龙、传动杆、斜板、皮带轮、小齿轮、大齿轮、传动皮带、第一电机、联动杆、第二绞龙和排料管,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进料斗,进料斗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接料筒,接料筒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一侧,接料筒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斜板,斜板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的一端。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第一绞龙在接料筒的内部转动从而加快接料筒内部润滑油穿过下料管,通过加热环壳对润滑油进行加热,通过电磁阀方便润滑油进入过滤筒内。磁阀方便润滑油进入过滤筒内。磁阀方便润滑油进入过滤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分装用过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是一种润滑油分装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油。
[0003]机械杂质的定义是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或苯的沉淀和悬浮物,经过滤而分出的杂质。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所有润滑油规格指标都有机械杂质这一项目要求,有标准试验方法。但在新的润滑油标准中,用戊烷不溶物代替了机械杂质作为检验指标,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与国际接轨(主要为欧标和美标),并且认为目前各种用油设备都包含了完整的过滤系统,因此存在少量机械杂质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由于机油粘稠度较高,因此过滤设备和工艺比较麻烦,为降低成本,导致很多厂家分装前对过滤不够重视,使润滑油可能存在瑕疵,为了解决一般的过滤装置过滤效率较慢,不易快速对润滑油实现过滤效果,不方便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润滑油分装用过滤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分装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过滤筒(22)以及下料输送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下料输送装置包括进料斗(2)、连接管(3)、加热环(4)、接料筒(5)、第一绞龙(6)、传动杆(7)、斜板(8)、皮带轮(9)、小齿轮(10)、大齿轮(11)、传动皮带(12)、第一电机(13)、联动杆(16)、第二绞龙(17)和排料管(18),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底部通过连接管(3)连通接料筒(5),所述接料筒(5)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一侧,所述接料筒(5)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斜板(8),所述斜板(8)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管(15)的一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9)、转盘(20)、连杆(21)、导轨(23)、滑块(24)、活塞(25)和筛网(26),所述壳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过滤筒(22),所述壳体(1)的内部顶端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套接有转盘(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分装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筒(5)的内部转动连接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的一端贯穿接料筒(5)的底部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底端,所述传动杆(7)的外侧套接有第一绞龙(6),所述第一绞龙(6)位于接料筒(5)的内部,所述接料筒(5)的内壁安装有加热环(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分装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滔
申请(专利权)人:雅士盾天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