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意辉专利>正文

营养钵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3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营养钵成型机,尤其是压头将压力作用在模腔内的材料上的成型机,包括:机体、料斗、动力源、分度模板以及传动机构。由于动力源后依次联接有皮带传动装置、蜗杆蜗轮副、凸轮、摆杆、连杆和压力轴,压力轴的输出端套装着一个随压力轴作限位弹性运动的转臂,该转臂的两端分别固装有一个轮番伸入各模腔的压头和推出头,而且,蜗轮轴上还设有搅拌杆和驱动分度模板旋转的齿轮。故本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并适于农户等特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营养钵成型机,尤其是压头将压力作用在模腔内的材料上的成型机。在土壤中混入育苗所需的营养素,然后压制成圆柱型的营养钵,用以培育棉花、瓜果、花卉或蔬菜种子出苗是一种新型农(园)艺栽培技术。但是,人工压制营养钵的劳动强度大,工效低,一个人平均每小时仅能制做50个。中国专利91214825.X公开了一种“蜂窝煤成型机”,它与本机共同的现有技术包括:机体、料斗、动力源、具有模腔的分度模板以及将动力源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压头直线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若从其工作原理上考虑,虽可用于压制营养钵,但它的传动机构较复杂,成本也高,难以在农户中推广应用,加之其成型压力大,过于密实的钵体,有碍于种子生根发芽。为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钵成型机,它以其简单而紧凑的结构,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工效和适宜的压紧力。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营养钵成型机,它在包括前述构成的同时,其独到之处在于:动力源后依次联接有皮带传动装置、蜗杆蜗轮副、凸轮、摆杆、连杆和压力轴,压力轴的输出端套装着一个随压力轴作限位弹性运动的转臂,该转臂的两端分别固装有一个轮番伸入各模腔的压头和推出头,而且,蜗轮轴上还设有搅拌杆和驱动分度模板旋转的齿轮。而且,模腔均布于分度模板圆周,分度模板的最大径向轮廓处为与齿轮相啮合的齿圈,该齿圈与分度模板呈一体,转臂-->上压装有回位弹簧,二者间设有端面轴承,弹簧的延伸端以施加预扭力方式扣装于转臂的一端。而且,压头的底部具有同时压制种子穴的突起。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机具有简单而紧凑的传动机构,使得成本大幅度降低。整机体积可大可小,其微型(体积约550mm见方)每台成本仅350元,尤其便于农户接受。当采用1~1.1千瓦,每分钟2800转电机作动力源,每小时可产营养钵2800余个。又由于压制营养钵的压紧力,在其它参数确定后就取决于弹性套装于压力轴上的转臂,故只要调节固定弹簧的预紧力就能控制压制营养钵所需的压紧力。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传动原理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5是图1B-B处的剖面图。参照图1~图4,本机包括:机体1、料斗2和动力源12,所述动力源12可以是电机或柴油机,而且最好是单相电机或小功率柴油机(如3马力),以方便农户。还包括:具有模腔4的分度模板10以及将动力源1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压头5直线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它可以是在动力源12后依次联接的皮带传动装置13(或链传动装置)、蜗杆蜗轮副15、凸轮19、摆杆22、连杆23和压力轴24,其中,凸轮19可以为圆柱凸轮。进一步的联接方案可以是:动力源12和皮带传动装置13作为第一级减速,蜗杆17和皮带轮14固定在同一轴的两端,即通过与蜗杆17相啮合的蜗轮16作为第二级减速。自蜗轮轴18起,传动分为两路。一路通过蜗轮轴18上固装的凸轮19,以及依次联接的摆杆-->22、连杆23、和压力轴24将动力源1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压头5的直线往复运动,其中,摆杆22经与其联接并嵌装在凸轮19滑道20内的滚轮21与凸轮19相联接。压力轴24的输出端套装着一个随压力轴24作限位弹性往复运动的转臂9,该转臂9的两端分别固装有一个轮番伸入各模腔4的压头5和推出头11。压头5对应的模腔4的下端设有与压头5配合形成压制成型力的底板25,而推出头11对应的模腔4下端则无,以便于将压好的营养钵推出。另外,压头5的底部最好还有一个同时压制种子穴的突起3。进一步的方案可以是:转臂9上压装有一个回位弹簧8,二者间设有端面轴承28,弹簧8的延伸端6以施加预扭力方式扣装于转臂9的一端。弹簧8施加于转臂9的预紧力可通过固定弹簧8的螺母7来调节。另一路通过蜗轮轴18上固连的搅拌杆27和齿轮26来分别实现向模腔4分配物料和驱动分度模板10旋转,其中,分度模板10的最大径向轮廓处为与齿轮26相啮合的齿圈29,该齿圈29可与分度模板10制成一体。模腔4均布于分度模板10圆周,例如设6个模腔4(见图5),压头5与推出头11相差120°。工作时,当压力轴24带着转臂9以及与转臂9联接的压头5和推出头11下行进入分度模板10的模腔4后,由于转臂9空套在压力轴24上,故随分度模板10即其齿圈29一起转动,此时转臂9、压头5和推出头11既作转动也作上下运动,直至分别走完压紧和推出的全过程(转角小于60°),在此过程中,回位弹簧8增大了扭力,一旦压头5和推出头11离开分度模板10的模腔4,弹簧8便迅速将转臂9及与其相固连的压头5和推出头11拨回原已调整好的固定位置,即进入分度模板10的下一模腔4的位置,以后再周而复始地重复上述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营养钵成型机,尤其是压头[5]将压力作用在模腔[4]内的材料上的成型机,包括:机体[1]、料斗[2]、动力源[12]、具有模腔[4]的分度模板[10]以及将动力源[1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压头[5]直线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动力源[12]后依次联接有皮带传动装置[13]、蜗杆蜗轮副[15]、凸轮[19]、摆杆[22]、连杆[23]和压力轴[24],压力轴[24]的输出端套装着一个随压力轴[24]作限位弹性运动的转臂[9],该转臂[9]的两端分别固装有一个轮番伸入各膜腔[4]的压头[5]和推出头[11],而且,蜗轮轴[18]上还设有搅拌杆[27]和驱动分度模板[10]旋转的齿轮[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养钵成型机,尤其是压头[5]将压力作用在模腔[4]内的材料上的成型机,包括:机体[1]、料斗[2]、动力源[12]、具有模腔[4]的分度模板[10]以及将动力源[1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压头[5]直线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动力源[12]后依次联接有皮带传动装置[13]、蜗杆蜗轮副[15]、凸轮[19]、摆杆[22]、连杆[23]和压力轴[24],压力轴[24]的输出端套装着一个随压力轴[24]作限位弹性运动的转臂[9],该转臂[9]的两端分别固装有一个轮番伸入各膜腔[4]的压头[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意辉
申请(专利权)人:汤意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