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17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包括呈矩形状结构的壳体,壳体的前壁面由上至下一次开设有矩形槽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壳体的内壁于矩形槽孔的边缘设有支撑框,支撑框的端面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透光槽,透光槽贯穿至壳体的前壁面;透光槽内安装有导光条,导光条与透光槽形状适配,导光条的外侧设有多个连接板,支撑框对应连接板开设有多个卡槽,卡槽的槽底设有螺纹孔,连接板上设有圆孔,导光条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框上、且经透光槽往外传递光线;其可具有导光、透光功能,既可增强照明,还可增加美观性。还可增加美观性。还可增加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锁壳体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现有的智能锁外壳大多结构简单,可满足把手、钥匙孔、按键盘、智能识别器的安装,但也仅此而已,并且,一般智能门锁的外壳比较木讷,造型不美观,其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其结构新颖,可具有导光、透光功能,既可增强照明,还可增加美观性。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包括呈矩形状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壁面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矩形槽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矩形槽孔用于适配安装操控面板模块,所述第一通孔用于适配把手安装件,所述第二通孔用于适配锁芯钥匙插件;所述壳体的内壁于所述矩形槽孔的边缘固定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端面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透光槽,所述透光槽贯穿至所述壳体的前壁面;所述透光槽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槽孔,连通设于所述第一槽孔两端的第二槽孔,两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一槽孔垂直连通、且均位于靠近所述矩形槽孔的一侧;所述透光槽内安装有导光条,所述导光条包括第一透光条及垂直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透光条两端的第二透光条,所述第一透光条与所述第一槽孔适配,所述第二透光条与所述第二槽孔适配,且所述导光条的外侧设有多个连接板,所述支撑框对应所述连接板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底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导光条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框上、且经透光槽往外传递光线。
[0006]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透光槽靠近所述矩形槽孔的一侧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沿所述透光槽的轮廓设置,所述导光条对应所述阶梯槽固定设有卡位凸条,所述卡位凸条与所述阶梯槽形状适配。
[000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透光条远离所述第一透光条的端部外侧及所述第一透光条的中部外侧均固定设有所述连接板,所述支撑框的壁面上对应所述连接板设有多个卡槽。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框的顶面及底面两端均固定设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设有螺纹孔,用于适配安装固定操控面板模块。
[000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框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安装LED灯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透光槽连通。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透光条、所述第二透光条、所述卡位凸条、所述连接板均由导光亚克力制成,且为一体结构。
[0011]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内壁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及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均固定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壳体内壁的连接处均设有加强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其结构新颖,透光槽及导光条的设计,可方便将壳体内部的光线传递至壳体外侧,且于壳体的前壁面矩形槽孔的两侧形成对称光条形状,既可增强照明,还可增加美观性;并且,导光条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框上,拆装方便,便于生产加工组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的导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00、壳体;110、第一通孔;120、第二通孔;130、矩形槽孔;140、支撑框;150、透光槽;151、第一槽孔;152、第二槽孔;153、阶梯槽;160、卡槽;170、延伸块;180、安装孔;190、支撑环;200、导光条;210、第一透光条;220、第二透光条;230、连接板;240、卡位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包括呈矩形状结构的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前壁面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矩形槽孔130、第一通孔110及第二通孔120,所述矩形槽孔130用于适配安装操控面板模块,所述第一通孔110用于适配把手安装件,所述第二通孔120用于适配锁芯钥匙插件;所述壳体100的内壁于所述矩形槽孔130的边缘固定设有支撑框140,所述支撑框140的端面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透光槽150,所述透光槽150贯穿至所述壳体100的前壁面;所述透光槽150 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槽孔151,连通设于所述第一槽孔151两端的第二槽孔152,两所述第二槽孔152与所述第一槽孔151垂直连通、且均位于靠近所述矩形槽孔130的一侧;所述透光槽150内安装有导光条200,所述导光条200包括第一透光条210及垂直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透光条210两端的第二透光条220,所述第一透光条210与所述第一槽孔151适配,所述第二透光条220与所述第二槽孔152适配,且所述导光条200的外侧设有多个连接板230,所述支撑框140对应所述连接板230开设有多个卡槽160,所述卡槽160的槽底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230上设有圆孔,所述导光条200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框140上、且经透光槽150往外传递光线。
[0021]上述的一种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其结构新颖,透光槽150及导光条200的设计,可方
便将壳体100内部的光线传递至壳体100外侧,且于壳体100的前壁面矩形槽孔130的两侧形成对称光条形状,既可增强照明,还可增加美观性;并且,导光条200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框140上,拆装方便,便于生产加工组装。
[0022]进一步地,所述透光槽150靠近所述矩形槽孔130的一侧设有阶梯槽153,所述阶梯槽 153沿所述透光槽150的轮廓设置,所述导光条200对应所述阶梯槽153固定设有卡位凸条 240,所述卡位凸条240与所述阶梯槽153形状适配;该结构设计可方便导光条200的对位及卡位,使导光条200更好的安装在透光槽150上。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光条220远离所述第一透光条210的端部外侧及所述第一透光条210的中部外侧均固定设有所述连接板230,所述支撑框140的壁面上对应所述连接板 230设有多个卡槽160;连接板采用该种布局,便于力量的扩散,可使得导光条200与透光槽 150之间进行更为稳固的连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140的顶面及底面两端均固定设有延伸块170,所述延伸块170上设有螺纹孔,用于适配安装固定操控面板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包括呈矩形状结构的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前壁面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矩形槽孔(130)、第一通孔(110)及第二通孔(120),所述矩形槽孔(130)用于适配安装操控面板模块,所述第一通孔(110)用于适配把手安装件,所述第二通孔(120)用于适配锁芯钥匙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于所述矩形槽孔(130)的边缘固定设有支撑框(140),所述支撑框(140)的端面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透光槽(150),所述透光槽(150)贯穿至所述壳体(100)的前壁面;所述透光槽(150)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槽孔(151),连通设于所述第一槽孔(151)两端的第二槽孔(152),两所述第二槽孔(152)与所述第一槽孔(151)垂直连通、且均位于靠近所述矩形槽孔(130)的一侧;所述透光槽(150)内安装有导光条(200),所述导光条(200)包括第一透光条(210)及垂直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透光条(210)两端的第二透光条(220),所述第一透光条(210)与所述第一槽孔(151)适配,所述第二透光条(220)与所述第二槽孔(152)适配,且所述导光条(200)的外侧设有多个连接板(230),所述支撑框(140)对应所述连接板(230)开设有多个卡槽(160),所述卡槽(160)的槽底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230)上设有圆孔,所述导光条(200)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框(140)上、且经透光槽(150)往外传递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透光效果的智能门锁用前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槽(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冰峰钟科锋钟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奔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