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纪田专利>正文

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70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基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盘,还设置有第一转盘驱动机构,第一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鱼竿夹具;第二基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盘,第二基座上还设置有第二转盘驱动机构,第二转盘上设置鱼竿夹具;还包括上料工位、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上料工位、第一打磨工位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切割机构;第一打磨工位处设置第一打磨机构,第二打磨工位处设置第二打磨机构;第一打磨机构、第二打磨机构中,其中一个能够打磨鱼竿端部内缘,另一个能够打磨鱼竿端部外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鱼竿切割时端面垂直于鱼竿轴线、尺寸精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鱼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设备技术,需要对每一批鱼竿进行调整中心线来找准鱼竿同心度,方可进行切割,但是鱼竿属于锥形圆体状很难找准中心度,生产出来的产品,后期需要进行平头磨,来找齐端口,耗时耗力,精度很难掌握,还需要倒内外角,需要三人来完成以上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导致鱼竿长短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鱼竿切割时无法确保端面垂直于鱼竿轴线、尺寸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基座、第二基座;
[0005]所述第一基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盘,第一基座上还设置有第一转盘驱动机构,第一转盘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鱼竿夹具;
[0006]所述第二基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同轴,第二基座上还设置有第二转盘驱动机构,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与第一转盘上相同数量的鱼竿夹具,第二转盘及第一转盘的鱼竿夹具能够分别夹持在待加工的鱼竿的两端,被夹持的鱼竿轴线平行于第一转盘的转动轴线;
[0007]还包括上料工位、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上料工位、第一打磨工位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设置两组,分别位于鱼竿的两端,且切割机构的轴线平行于鱼竿;
[0008]第一打磨工位处鱼竿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一打磨机构,第二打磨工位处鱼竿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二打磨机构;
[0009]第一打磨机构、第二打磨机构中,其中一个能够打磨鱼竿端部内缘,另一个能够打磨鱼竿端部外缘。
[0010]本技术中的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在实际应用时,首先进行上料,上料可通过另设的上料机构上料或者人工上料,具体是,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同步转动,两鱼竿夹具运转至上料工位,两鱼竿夹具开启,并将待加工的鱼竿放置到两鱼竿夹具中,两鱼竿夹具夹紧鱼竿,即实现上料;
[0011]上料完成后,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同步转动,夹有鱼竿的鱼竿夹具从上料工位运转至第一打磨工位,从上料工位运转至第一打磨工位期间会经过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对鱼竿的两端进行切割;
[0012]夹有鱼竿的鱼竿夹具从上料工位运转至第一打磨工位时,下一对鱼竿夹具则运转至上料工位进行上料,第一打磨机构对切割后的鱼竿端部进行第一次打磨;
[0013]上料、第一次打磨完成后,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同步转动,鱼竿按照上料工位、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的顺序依次转移,第二打磨机构对鱼竿端部进行第二次打磨,二次打磨后,鱼竿夹具将鱼竿松开,实现下料,下料后在循环进入上料工位,如此循环往复,自动实现双面切及双磨操作。
[0014]优化的,还包括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一侧的上料箱,上料箱底部倾斜设置,上料箱底部最低位置设置有升降件,上料箱上方设置有上料斜坡,升降件能够将储存在上料箱中的鱼竿托起至上料斜坡上,并经上料斜坡滚落至上料工位的鱼竿夹具中。
[0015]上料箱中存储有待上料的鱼竿,需上料时,升降件升起,并将鱼竿顶起,鱼竿被顶至上料斜坡上,然后鱼竿经上料斜坡滚落至上料工位的鱼竿夹具中,实现自动上料。
[0016]优化的,所述上料箱侧壁上设置有推料件,推料件能够从上料箱侧壁向内凸出,所述升降件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推料件的避让槽,升降件的顶部经过推料件时,推料件能够将升降件上多余的鱼竿挤掉,仅将一个鱼竿托举至上料斜坡上。
[0017]在升降件升起时,依次可能会托举起来多个鱼竿,通过设置推料件,能够在升降件升起时,将多余的鱼竿挤掉,仅将一个鱼竿托举至上料斜坡上,进而确保准确上料。
[0018]优化的,所述上料斜坡上方竖直滑动设置有挡料件。
[0019]挡料件落下时,能够挡住上料斜坡上的鱼竿,防止其滚落,使其处于等待上料状态,挡料件升起则可实现上料,上料效率较高。
[0020]优化的,所述鱼竿夹具采用宽型气爪,宽型气爪的两个夹爪内侧均设置有V形夹槽,宽型气爪的两个V形夹槽相对设置,宽型气爪的两个夹爪移动方向沿对应的第二转盘或者第一转盘转动时的切线方向。
[0021]宽型气爪的两个夹爪能够同时伸出、同时缩回,进而实现将鱼竿夹持在两个V形夹槽中,且能够尽可能确保被夹持的鱼竿距离转动中心的距离相等,确保后续加工精度。
[0022]优化的,所述第一转盘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电机,所述第一转盘安装在第一转盘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从下方伸至第一转盘侧边,第一支撑架端部与第一转盘的转动中心之间通过气动滑环连接,气动滑环的定子和转子分别连接至第一支撑架、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位于第一转盘驱动机构与气动滑环之间;
[0023]所述第二转盘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电机,所述第二转盘安装在第二转盘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从下方伸至第二转盘侧边,第二支撑架端部与第二转盘的转动中心之间通过气动滑环连接,气动滑环的定子和转子分别连接至第二支撑架、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位于第二转盘驱动机构与气动滑环之间。
[0024]实际应用中,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会带动鱼竿夹具转动,而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则是不动的,通过气动滑环将转盘与外部气源进行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确保鱼竿夹具转动时能够不间断供气,防止常规情况下,因用气部件转动而发生气管缠绕、打结等缺陷,防止其影响正常工作。
[0025]优化的,所述第二转盘以及第一转盘上分别设置有四个鱼竿夹具,四个鱼竿夹具在第二转盘或者第一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26]还包括下料工位,下料工位位于第二打磨工位与上料工位之间,第二转盘或者第
一转盘上的四个鱼竿夹具能够同时分别运行至上料工位、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下料工位。
[0027]实际应用时,四个鱼竿夹具分别位于对应的上料工位、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下料工位中,进而同时实现对不同工位鱼竿的上料、一次打磨、二次打磨、下料等操作,整个加工过程较为顺畅、生产效率较高。
[0028]优化的,所述第二基座滑动安装在机架上,第二基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二转盘的转动轴线。
[0029]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待加工的鱼竿的长度灵活调节第二基座的位置,进而实现切割出特定长度的鱼竿,使用较为灵活,应用范围较广。
[0030]优化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电机以及安装在切割电机输出轴上的切割片,切割电机轴线平行于鱼竿。
[0031]在转盘带动鱼竿转动的过程中,当鱼竿经过切割片处时,切割电机带动切割片旋转,进而在鱼竿移动过程中实现切割。
[0032]优化的,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滑动安装的第一打磨电机,还包括第一滑动驱动机构,第一打磨电机的滑动方向平行于鱼竿,第一滑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打磨电机滑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基座(2)、第二基座(3);所述第一基座(2)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盘(21),第一基座(2)上还设置有第一转盘驱动机构(22),第一转盘(2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所述第一转盘(2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鱼竿夹具(23);所述第二基座(3)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盘(31),第二转盘(31)与第一转盘(21)同轴,第二基座(3)上还设置有第二转盘驱动机构(32),第二转盘(31)上设置有与第一转盘(21)上相同数量的鱼竿夹具(23),第二转盘(31)及第一转盘(21)的鱼竿夹具(23)能够分别夹持在待加工的鱼竿(4)的两端,被夹持的鱼竿(4)轴线平行于第一转盘(21)的转动轴线;还包括上料工位(P1)、第一打磨工位(P2)、第二打磨工位(P3),上料工位(P1)、第一打磨工位(P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切割机构(5),切割机构(5)设置两组,分别位于鱼竿(4)的两端,且切割机构(5)的轴线平行于鱼竿(4);第一打磨工位(P2)处鱼竿(4)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一打磨机构(6),第二打磨工位(P3)处鱼竿(4)的两端分别同轴设置有第二打磨机构(7);第一打磨机构(6)、第二打磨机构(7)中,其中一个能够打磨鱼竿(4)端部内缘,另一个能够打磨鱼竿(4)端部外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机构(8),上料机构(8)包括设置在机架(1)一侧的上料箱(81),上料箱(81)底部倾斜设置,上料箱(81)底部最低位置设置有升降件(82),上料箱(81)上方设置有上料斜坡(83),升降件(82)能够将储存在上料箱(81)中的鱼竿(4)托起至上料斜坡(83)上,并经上料斜坡(83)滚落至上料工位(P1)的鱼竿夹具(2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箱(81)侧壁上设置有推料件(84),推料件(84)能够从上料箱(81)侧壁向内凸出,所述升降件(82)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推料件(84)的避让槽(821),升降件(82)的顶部经过推料件(84)时,推料件(84)能够将升降件(82)上多余的鱼竿(4)挤掉,仅将一个鱼竿(4)托举至上料斜坡(8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斜坡(83)上方竖直滑动设置有挡料件(8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夹具(23)采用宽型气爪,宽型气爪的两个夹爪内侧均设置有V形夹槽(231),宽型气爪的两个V形夹槽(231)相对设置,宽型气爪的两个夹爪移动方向沿对应的第二转盘(31)或者第一转盘(21)转动时的切线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双面切双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驱动机构(22)包括设置在第一基座(2)上的电机,所述第一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纪田
申请(专利权)人:徐纪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