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61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控制组件、驱动机构和减震机构,箱体底部焊接有底板,箱体上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控制组件底部焊接有底座,箱体内两侧开设有滑槽,底座两端滑动置于滑槽内,底座底部两侧焊接有固定块,箱体外一侧焊接有电机箱;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纹套和限位块;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滑杆和滑套。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扩大了风机的活动范围,使得散热的更均匀,便于对控制组件进行快速散热,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便于对控制组件进行支撑缓冲,避免震动过大对控制组件造成损坏。避免震动过大对控制组件造成损坏。避免震动过大对控制组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消防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消防系统对于运营期应急救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灾情况下消防系统防护能力的有效发挥需要足够的消防用水。
[0003]目前,隧道消防系统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控制装置内部由大量的电气元件组成,且在使用会持续产生热量,现有的控制装置存在散热范围较小,散热不均匀的问题,容易对内部元件造成损坏,影响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控制组件、驱动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箱体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箱体上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一侧焊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另一侧焊接有第二挡板,所述控制组件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箱体内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两端滑动置于滑槽内,所述底座底部两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箱体外一侧焊接有电机箱;
[000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纹套和限位块;
[0008]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滑杆和滑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箱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入到箱体内,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与箱体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顶部焊接有风机,所述螺纹套底部焊接有限位块,所述箱体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底端滑动置于限位槽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的第一弹簧焊接在底座两侧底部,所述第一弹簧底端焊接在滑槽底部内壁上,所述减震机构的滑杆两端焊接在箱体内壁上,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有两个滑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第二弹簧和连接件,所述减震机构的第二弹簧套在滑杆上,且第二弹簧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滑套上,所述滑套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底端通过设置的转轴与滑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顶端通过设置的转轴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扩大了风机的活动范围,使得散热的更均匀,便于对控制组件进行快速散热,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便于对控制组件进行支撑缓冲,避免震动过大对控制组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箱体;2、底板;3、第一开口;4、第二开口;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底座;8、滑槽;9、控制组件;10、固定块;11、电机箱;12、电机;13、丝杆;14、轴承座;15、螺纹套;16、风机;17、限位块;18、限位槽;19、第一弹簧;20、滑杆;21、滑套;22、第二弹簧;23、连接件;2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0021]请参阅图1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开口3、第二开口4、控制组件9、驱动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箱体1底部焊接有底板2,所述箱体1上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所述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内一侧焊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内另一侧焊接有第二挡板6,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之间形成“S”型通道,在起到空气流通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灰尘的进入,安全可靠,所述控制组件9底部焊接有底座7,所述箱体1内两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底座7两端滑动置于滑槽8内,所述底座7底部两侧焊接有固定块10,所述箱体1外一侧焊接有电机箱11;
[00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2、丝杆13、螺纹套15和限位块17;
[0023]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弹簧19、滑杆20和滑套21。
[0024]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12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箱11内,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另一端通入到箱体1内,所述丝杆13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14与箱体1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3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5,所述螺纹套15顶部焊接有风机16,所述螺纹套15底部焊接有限位块17,所述箱体1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8,所述限位块17底端滑动置于限位槽18内,扩大了风机16的活动范围,使得散热的更均匀,便于对控制组件9进行快速散热,所述减震机构的第一弹簧19焊接在底座7两侧底部,所述第一弹簧19底端焊接在滑槽8底部内壁上,所述减震机构的滑杆20两端焊接在箱体1内壁上,所述滑杆20上滑动套有两个滑套21,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第二弹簧22和连接件23,所述减震机构的第二弹簧22套在滑杆20上,且第二弹簧22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滑套21上,所述滑套21与固定块1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3,所述连接件23底端通过设置的转轴24与滑套2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23顶端通过设置的转轴24与固定块10转动
连接,便于对控制组件9进行支撑缓冲,避免震动过大对控制组件9造成损坏。
[0025]在具体应用时,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启动电机12,电机12控制丝杆13转动,使得螺纹套15相对于丝杆13左右移动,限位块17在限位槽18内滑动,带动风机16左右移动,扩大了风机16的活动范围,使得散热的更均匀,便于对控制组件9进行快速散热,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震动时底座7向下移动推动连接件23移动,挤压第一弹簧19和第二弹簧22,便于对控制组件9进行支撑缓冲,避免震动过大对控制组件9造成损坏。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开口(3)、第二开口(4)、控制组件(9)、驱动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箱体(1)底部焊接有底板(2),所述箱体(1)上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所述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内一侧焊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内另一侧焊接有第二挡板(6),所述控制组件(9)底部焊接有底座(7),所述箱体(1)内两侧开设有滑槽(8),所述底座(7)两端滑动置于滑槽(8)内,所述底座(7)底部两侧焊接有固定块(10),所述箱体(1)外一侧焊接有电机箱(1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2)、丝杆(13)、螺纹套(15)和限位块(17);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弹簧(19)、滑杆(20)和滑套(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消防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12)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箱(11)内,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另一端通入到箱体(1)内,所述丝杆(13)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的轴承座(14)与箱体(1)一侧内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隧道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和灿陈军阳方玉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桑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