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英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55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排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和嵌入槽,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嵌入槽的下表面插接,所述嵌入槽的内表面与滤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管的内部插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经过雨水的冲刷,排水管排不出去,在小滤孔的过滤下,水就会在过滤槽内汇集,浮球在水的浮力下上浮,促使挤压开关通电,为泵体和转动电机连通电流,使其工作,绞龙转动,将部分堵塞物排出排水管,在两组粉碎刀片快速转动的同时,粉碎枯枝烂叶等杂质,通过喷淋头的配合,将尘土和粉碎后的杂质冲入滤管内,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高效的排出积水和杂质,防止堵塞。防止堵塞。防止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楼房建筑越来愈多,需要在楼顶安装排水装置,使雨水经过排水头流入地下,不会对屋顶进行渗透,从而防止屋顶腐烂受损,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排水口主要用建筑物顶部的积水的排放,现有的排水口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0003]但现有技术中的屋顶水漏通常使用塑料管嵌在水泥地面内实现下水过程,结构简单,容易发生堵塞,有时泥沙的积蓄,有时遇到树叶或塑料制品覆盖住排水口的顶端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树叶或塑料袋容易将排水口堵死,从而使排水口无法正常工作,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清除再无排水口才能再次正常使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粉碎杂质和冲刷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和嵌入槽,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嵌入槽的下表面插接,所述嵌入槽的内表面与滤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管的内部插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与主动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的表面与从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个数有两个,所述从动轮的个数有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三支撑板的表面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下表面与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内表面与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个数有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与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表面与第三支撑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与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与轴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套的表面设置有粉碎刀片,所述轴套设置在过滤槽的内部,所述过滤槽的内部的右面设置有粉碎刀片个。
[0006]优选的,所述嵌入槽的内表面与过滤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槽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面与限位板的右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表面被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贯穿与浮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右面与第一支撑板的左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挤压开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背面与第二支撑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面与滤管的左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与第三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泵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出水端
与出水管的一端插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板的表面与横管的表面插接,所述横管的上表面与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管的下表面与喷淋头的一端插接,所述泵体的进水端与进水管的一端插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表面插接。
[0008]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个数有两个,且储水箱之间通过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之间设置有遮雨板,且遮雨板设置在转动电机的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右面设置有粉碎刀片,所述粉碎刀片的个数由若干个。
[0010]优选的,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小滤孔,所述过滤槽的表面开设有中滤孔,所述滤管的表面开设有大滤孔。
[0011]优选的,所述喷淋头个数有四个,且喷淋头分别设置在浮球的上方、轴套的上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槽和滤管,首先将嵌入槽放置在预先留置好的槽坑内,将绞龙插入排水管,利用连接板将装置牢牢固定,可以实现将储水箱内加入适量的清水,也可以让储水箱自行收集雨水,留以备用,由于屋顶长期置于室外,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屋顶聚集了尘土、枯枝烂叶或者塑料制品,在经过雨水的冲刷时,都会被冲入排水管,长此以往排水管就会被堵住,雨水从排水管排不出去,在小滤孔的过滤下,水就会在过滤槽内汇集,在中滤孔和大滤孔的作用下拦截下枯枝烂叶等在过滤槽内,在防堵的过程中起到最先的作用。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浮球和挤压开关,从而浮球在水的浮力下上浮,带动第一连接杆向上运动,进而第二连接杆向上抬起的时候,促使挤压开关通电,为泵体和转动电机连通电流,使其工作,转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上的绞龙转动,将部分堵塞物排出排水管,在两个第二转动轴分别带动两组粉碎刀片快速转动的同时,粉碎枯枝烂叶等杂质。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水槽和喷淋头,在泵体从储水槽内抽出的水,通过喷淋头的配合下,将尘土和粉碎后的杂质冲入滤管内,在绞龙的作用下,顺利的排出杂质,使排水管不至于堵住,当排水管排水顺畅时,储水槽内的水快速流淌,浮球也随之下降,进而使挤压开关断电,恢复最初的状态,此装置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高效的排出积水和杂质,防止堵塞。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过滤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滤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绞龙;2、排水管;3、嵌入槽;4、轴套;5、粉碎刀片;6、隔板;7、浮球;8、过滤槽;9、第一连接杆;10、限位板;11、连接板;12、挤压开关;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连接杆;15、销轴;16、第二支撑板;17、支撑杆;18、泵体;19、进水管;20、储水箱;21、出水管;22、轴承;23、从动轮;24、第二转动轴;25、皮带;26、遮雨板;27、转动电机;28、连通管;29、主动轮;30、第一转动轴;31、横管;32、喷淋头;33、滤管;34、第三支撑板;35、中滤孔;36、大滤孔;37、
小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2和嵌入槽3,所述排水管2的一端与嵌入槽3的下表面插接,所述嵌入槽3的内表面与滤管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管33的内部插接有绞龙1,所述绞龙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30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包括排水管(2)和嵌入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的一端与嵌入槽(3)的下表面插接,所述嵌入槽(3)的内表面与滤管(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管(33)的内部插接有绞龙(1),所述绞龙(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轴(3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0)的表面与主动轮(29)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29)的表面与从动轮(23)的表面通过皮带(25)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29)的个数有两个,所述从动轮(23)的个数有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30)的另一端贯穿第三支撑板(34)的表面与转动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27)的下表面与第三支撑板(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23)的内表面与第二转动轴(2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个数有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表面与轴承(2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2)的外表面与第三支撑板(3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表面与轴承(2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2)的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板(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24)的表面与轴套(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套(4)的表面设置有粉碎刀片(5),所述轴套(4)设置在过滤槽(8)的内部,所述过滤槽(8)的内部的右面设置有粉碎刀片(5)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排水口防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槽(3)的内表面与过滤槽(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槽(8)的内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左面与限位板(10)的右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0)的表面被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贯穿与浮球(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9)与第二连接杆(14)通过销轴(1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4)与支撑杆(17)通过销轴(15)转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郭英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