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97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包括3D床垫、工字型固定件和外部套,所述3D床垫上穿插有若干个工字型固定件,所述3D床垫从上至下依次为面料层、填充层和基层,所述工字型固定件依次穿过面料层、填充层和基层夹紧固定,所述3D床垫外部包裹有外部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床垫内芯使用3D材料,不使用胶水粘合,不会掉丝,更加环保,保证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工字型固定件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安装稳固且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安装稳固且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安装稳固且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床垫的使用材料多种多样,包含:3D床垫材料、海绵、记忆棉、乳胶棉、亲水棉等,其中,3D床垫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和回弹特性,极大的减少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必要性,进而提高了人们的睡眠质量。慢回弹记忆海绵是一种能够根据身体温度变化还形变的材料。3D床垫跟传统海绵的区别在于:3D材料是一种与以前接触过的任何床垫都不同的特殊材料,它具有如下特性:1、100%涤纶材质,无毒无异味,而且可以分解,达到环保的要求。2网孔结构,有着优越的透气透热性,不易受潮滋生细菌,防霉。3、可清洗,易清洗,可以有效的去除异味污垢,不留细菌繁殖地。4、舒服的回弹性,每张床(1.8*2m) 有多达400万个支撑点在支撑着人体,给人体最密集的保护。5、根据单位面积的压力,提供合适的回弹力,全面支撑人体骨骼,使人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0003]目前,床垫在生产的过程中,大多使用含有大量甲醛和化学有毒物的工业胶水,将床垫的芯材粘接起来,由于使用了大量胶水来粘合,导致床垫里面甲醛含量大量超标,并且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0004]因此现有的3D床垫层与层之间的安装连接方式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床垫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胶水会造成污染,且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包括3D床垫、工字型固定件和外部套,所述3D床垫上穿插有若干个工字型固定件,所述3D床垫从上至下依次为面料层、填充层和基层,所述工字型固定件依次穿过面料层、填充层和基层夹紧固定,所述3D床垫外部包裹有外部套。
[0008]优选的,所述工字型固定件包括顶部固定件、连接杆和底座,所述顶部固定件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顶部固定件能够通过连接杆与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底座设置在基层底部,所述顶部固定件设置在面料层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工字型固定件均匀分布在所述3D床垫上,且所述3D床垫的端面上边缘处的所述工字型固定件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3D床垫的端面上中部的所述工字型固定件的分布密度。
[0010]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一毛毡层、第一复合层、第一垫层、第二垫层、第二复合层和第二毛毡层,所述填充层最上方与面料层相邻的面层为第一毛毡层,所述第一毛毡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垫层,所述第一垫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垫层,所述第二垫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复合层,所述第二复合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毛毡层,所述第二毛毡层设置在基层之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垫层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织布层,上下两侧的所述织布层的相邻面之间连接有第一纤维丝,且所述第一纤维丝之间相互交叉构成网状纤维丝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垫层由上下两层的织布层及布置于上下两侧织布层之间的第二纤维丝构成,且所述第二纤维丝之间交叉连接排布呈X形状。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毛毡层和所述第二毛毡层均为热定型处理毛毡层。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均为3D复合材料作为芯材,所述基层为弹簧床垫层。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0016]优选的,所述的外部套在床垫侧面位置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或者魔术贴。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床垫芯材采用胶粘方式所造成的有异味、不环保、影响人体健康以及采用线缝方式生产效率低、床垫芯材容易开裂的问题。
[0019]2)本技术床垫内芯使用3D材料,不使用胶水粘合,不会掉丝,更加环保,保证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使用工字型固定件持久耐用,床垫内芯不会分裂,保证消费者能够长期使用。
[0020]3)本技术工字型固定件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安装稳固,且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3D床垫层次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3D床垫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外部套示意图;
[0024]标号说明:3D床垫1、面料层11、填充层12、第一毛毡层121、第一复合层122、第一垫层123、第二垫层124、第二复合层125、第二毛毡层126、织布层127、基层13、工字型固定件2、顶部固定件21、连接杆22、底座23、外部套3。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
[0026]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包括3D床垫1、工字型固定件2和外部套3,所述3D床垫1上穿插有若干个工字型固定件2,所述3D床垫 1从上至下依次为面料层11、填充层12和基层13,所述工字型固定件依次穿过面料层11、填充层12和基层13夹紧固定,所述3D床垫1外部包裹有外部套3。
[0027]进一步地,所述工字型固定件2包括顶部固定件21、连接杆22和底座23,所述顶部固定件21和连接杆2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2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23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顶部固定件21能够通过连接杆22与底座23螺纹连接,所述底座23设置在基层 13底部,所述顶部固定件21设置在面料层11上方。
[0028]进一步地,所述工字型固定件2均匀分布在所述3D床垫1上,且所述3D床垫1的端面上边缘处的所述工字型固定件2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3D床垫1的端面上中部的所述工字型
固定件2的分布密度。
[0029]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12包括第一毛毡层121、第一复合层122、第一垫层123、第二垫层124、第二复合层125和第二毛毡层126,所述填充层12最上方与面料层11相邻的面层为第一毛毡层121,所述第一毛毡层12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复合层122,所述第一复合层122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垫层123,所述第一垫层123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垫层124,所述第二垫层124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复合层125,所述第二复合层125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毛毡层126,所述第二毛毡层126设置在基层13之上。
[00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层12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织布层127,上下两侧的所述织布层 127的相邻面之间连接有第一纤维丝,且所述第一纤维丝之间相互交叉构成网状纤维丝结构,具有很强的弹性恢复作用。
[003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垫层124由上下两层的织布层127及布置于上下两侧织布层127 之间的第二纤维丝构成,且所述第二纤维丝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3D床垫、工字型固定件和外部套,所述3D床垫上穿插有若干个工字型固定件,所述3D床垫从上至下依次为面料层、填充层和基层,所述工字型固定件依次穿过面料层、填充层和基层夹紧固定,所述3D床垫外部包裹有外部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固定件包括顶部固定件、连接杆和底座,所述顶部固定件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孔,所述顶部固定件能够通过连接杆与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底座设置在基层底部,所述顶部固定件设置在面料层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固定件均匀分布在所述3D床垫上,且所述3D床垫的端面上边缘处的所述工字型固定件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3D床垫的端面上中部的所述工字型固定件的分布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字件固定无胶水3D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一毛毡层、第一复合层、第一垫层、第二垫层、第二复合层和第二毛毡层,所述填充层最上方与面料层相邻的面层为第一毛毡层,所述第一毛毡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复合层,所述第一复合层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垫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鑫锦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