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59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包括建筑墙体、主处理器、太阳能电池板本体、蓄电池、控制屏和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收集池,所述建筑墙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收集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旋转,并使太阳能电池板采光更加充分,获取更多的电力,且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提高了该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大都为固定的,无法跟随阳光进行转向,因此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不够充分,导致获取到的电力较少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节能建筑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并无法对雨水进行利用,导致建筑的节能环保性欠佳的问题。保性欠佳的问题。保性欠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的节能改造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和举措,主要是指针对建筑中的围护结构、空调、采暖、通风、照明、供配电以及热水供应等能耗系统进行的节能综合改造,但对节能手段的系统效益重视不足。早在2003年,我国就已经制定出台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中具体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手段集中在单体住宅的朝向、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居住建筑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外窗的传热系数和综合遮阳系数等规定性指标上,而对于宏观层面的节能规划只有一句“住区的总体规划和居住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这显然有悖于居住建筑节能工程的系统性。毕竟住宅建筑存在于具体的城市、社区环境中,外部环境是其单体节能手段开展的背景,城市热岛、风影等不利因素会影响到节能构造与设施的节能效果。因而,应重视居住环境各个空间尺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综合集成。
[0003]现有的一些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局部供电,节约了部分电力,但是建筑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大都为固定的,无法跟随阳光进行转向,因此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不够充分,导致获取到的电力较少,同时这些建筑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并无法对雨水进行利用,导致建筑的节能环保性欠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旋转,并使太阳能电池板采光更加充分,且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更加节能环保的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包括建筑墙体、主处理器、太阳能电池板本体、蓄电池、控制屏和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收集池,所述建筑墙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收集池,所述第一收集池的底部连通有竖管,所述第二收集池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所述竖管和连通管的另一端均贯穿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一侧连通有总输管,所述总输管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所述建筑墙体的顶部还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转盘,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本体安装在转盘的顶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锥形齿轮,所述转盘的底部栓接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底端贯穿至箱体的内部并与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表面栓接有横向齿轮,且锥形齿轮与横向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箱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模块,所述第二收集池的右侧设置有太阳光跟踪传感器,所述建筑墙体内部的右侧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建筑墙体的顶部设置有保温层。
[0006]优选的,所述太阳光跟踪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所
述主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所述主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屏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本体输出端与蓄电池之间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主处理器、太阳光跟踪传感器、驱动模块和驱动电机电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由通风管道、锁扣和封闭盖构成,所述通风管道的右端贯穿建筑墙体,所述封闭盖与通风管道的底部相互铰接,所述锁扣安装在通风管道底部的一侧,且锁扣与封闭盖配合使用。
[0008]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还包括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安装在通风管道的内部,所述通风管道的内壁呈倾斜状。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收集池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斜块,所述第二收集池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斜块,所述水箱内壁的底部呈倾斜状。
[0010]优选的,所述水箱内部的左侧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水位传感器电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内部且位于水位传感器的上方安装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上方安装有过滤网。
[0012]优选的,所述吸附板的材质为活性炭,所述过滤网的目数为300

400目。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输送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
[0014]优选的,所述转盘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箱体顶部的表面滚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专利技术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旋转,并使太阳能电池板采光更加充分,获取更多的电力,且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提高了该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大都为固定的,无法跟随阳光进行转向,因此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不够充分,导致获取到的电力较少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节能建筑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并无法对雨水进行利用,导致建筑的节能环保性欠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正视剖面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原理框图。
[0022]图中:1、建筑墙体;2、主处理器;3、太阳能电池板本体;4、蓄电池;5、控制屏;6、水箱;7、第一收集池;8、第二收集池;9、竖管;10、连通管;11、总输管;12、第一输送管;13、第二输送管;14、箱体;15、转盘;16、驱动电机;17、锥形齿轮;18、转动柱;19、横向齿轮;20、驱动模块;21、太阳光跟踪传感器;22、通风机构;221、通风管道;222、锁扣;223、封闭盖;224、防尘网;23、第一斜块;24、第二斜块;25、水位传感器;26、吸附板;27、过滤网;28、保温层;29、第一阀门;30、第二阀门;31、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包括建筑墙体1、主处理器2、太阳能电池板本体3、蓄电池4、控制屏5和水箱6,水箱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收集池7,建筑墙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收集池8,第一收集池7的底部连通有竖管9,第二收集池8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10,竖管9和连通管10的另一端均贯穿至水箱6的内部,水箱6的一侧连通有总输管11,总输管11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建筑墙体1的顶部还安装有箱体14,箱体14的上方设置有转盘15,太阳能电池板本体3安装在转盘15的顶部,箱体14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栓接有锥形齿轮17,转盘15的底部栓接有转动柱18,且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包括建筑墙体(1)、主处理器(2)、太阳能电池板本体(3)、蓄电池(4)、控制屏(5)和水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收集池(7),所述建筑墙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收集池(8),所述第一收集池(7)的底部连通有竖管(9),所述第二收集池(8)的底部连通有连通管(10),所述竖管(9)和连通管(10)的另一端均贯穿至水箱(6)的内部,所述水箱(6)的一侧连通有总输管(11),所述总输管(11)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所述建筑墙体(1)的顶部还安装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上方设置有转盘(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本体(3)安装在转盘(15)的顶部,所述箱体(14)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栓接有锥形齿轮(17),所述转盘(15)的底部栓接有转动柱(18),且转动柱(18)的底端贯穿至箱体(14)的内部并与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18)的表面栓接有横向齿轮(19),且锥形齿轮(17)与横向齿轮(19)相互啮合,所述箱体(14)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模块(20),所述第二收集池(8)的右侧设置有太阳光跟踪传感器(21),所述建筑墙体(1)内部的右侧设置有通风机构(22),所述建筑墙体(1)的顶部设置有保温层(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光跟踪传感器(21)的输出端与主处理器(2)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所述主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20)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所述驱动模块(20)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6)的输入端单向信号连接,所述主处理器(2)的输出端与控制屏(5)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本体(3)输出端与蓄电池(4)之间电连接,所述蓄电池(4)的输出端分别与主处理器(2)、太阳光跟踪传感器(21)、驱动模块(20)和驱动电机(16)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远飞丁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川昊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