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58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调平件、挂装件以及墙板,墙板包括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挂装件包括挂装板、接触板以及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七螺钉,接触板设置有填胶槽,第一墙板的侧面与接触板远离调平件的一侧连接,第一墙板的上端与挂装板的下侧连接,第二墙板的底端与挂装板的上侧连接,且第二墙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点状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调平件吸收墙体的厚度误差,再通过挂装件处的点状胶吸收墙板自身的厚度误差,所有墙板安装之后平整度好,挂装件不仅可以承载墙板,使得墙板安装稳定性更好,还能作为上下两块墙板之间的嵌缝条,无需进行控缝,安装效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设计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墙面板饰板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0003]通常墙面铺贴瓷砖或者墙板的方法是先用水泥砂浆将原墙面找平,带砂浆凝固后,再用瓷砖胶泥铺贴瓷砖或墙板。由于装饰面的验收要求,在安装过程种需要反复调试,对安装工人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所以现在对于墙面板的安装更偏向于装配式安装,达到加快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消耗的目的,例如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专利CN111364723A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挂装墙面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墙体;调平件,其成排设置于墙体上;横向型材,其连接调平件,每根横向型材对应一排调平件;基层板单元,其设置为多个,基层板单元包括基层板和竖向型材,基层板位于横向型材的外侧,且连接调平件,竖向型材设置于基层板的两侧;紧固件,其与相邻基层板单元的相邻竖向型材相卡接;饰面板,其与竖向型材相卡接。上述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连接力度好,不会产生晃动现象,提高整体的安装质量,且安装快捷、提高施工效率。
[0004]但是上述挂装墙面安装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墙板安装仅仅依靠调平件进行调平,调节性能差,无法有效吸收墙板的厚度误差,接缝处平整度差,控缝难度大,导致安装效率低下。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调平件吸收墙体的厚度误差,再通过挂装件处的点状胶吸收墙板自身的厚度误差,所有墙板安装之后平整度好,挂装件不仅可以承载墙板,使得墙板安装稳定性更好,还能作为上下两块墙板之间的嵌缝条,无需进行控缝,安装效率高的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包括设置于墙体上的调平件、设置于所述调平件上的挂装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挂装件上的墙板,所述墙板包括第一墙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板上端的第二墙板,所述挂装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挂装板、设置于所述挂装板中部的下侧的接触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挂装板靠近所述调平件的一端的上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平件连接的第七螺钉,所述接触板远离所述调平件的一侧设置有填胶槽,所述第一墙板的侧面与所述接触板远离所述调平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墙板的上端与所述挂
装板的下侧连接,所述第二墙板的底端与所述挂装板的上侧连接,且所述第二墙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点状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墙板底部连接的上底框,所述上底框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墙板底端连接的上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底板上侧的墙板限位柱。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墙板限位柱远离所述调平件的一侧设置有黏胶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调平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第七螺钉安装的螺钉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接触板靠近所述调平件的一侧设置有延伸柱。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填胶槽的侧面设置有溢胶槽,且所述溢胶槽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溢胶槽为水平延伸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挂装件为一体成型件。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墙体上安装调平件;S2:在第一个挂装件上安装第一墙板,使得第一墙板的侧面通过填胶槽内的胶粘剂与接触板远离调平件的一侧连接,且第一墙板的上端抵住挂装板的下侧;S3:将第一个挂装件的固定板通过第七螺钉安装至调平件上;S4:在第二个挂装件上安装第二墙板,第二墙板的底端搭载在挂装板的上侧,在第二墙板与固定板之间点状施胶粘剂完成第二墙板与第一个挂装件的连接;S5:重复执行步骤S1至S4,完成所有墙板的挂装。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在执行步骤S3之前,将第一墙板的底端通过黏胶槽内的胶粘剂与设置与地面上的上底框连接,使得第一墙板的底端抵住上底框的上底板上侧,第一墙板的侧面与墙板限位柱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调平件吸收墙体的厚度误差,再通过挂装件处的点状胶吸收墙板自身的厚度误差,所有墙板安装之后平整度好,挂装件不仅可以承载墙板,使得墙板安装稳定性更好,还能作为上下两块墙板之间的嵌缝条,无需进行控缝,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挂装件与墙板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上底框与墙板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中:2、调平件,4、上底框,401、上底板,403、墙板限位柱,405、黏胶槽,9、挂装件,901、挂装板,902、接触板,903、固定板,904、填胶槽,905、点状胶,906、螺钉槽,907、延伸柱,
908、溢胶槽,909、第七螺钉,10、墙板,1001、第一墙板,1002、第二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4]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5]实施例一:如图1至5所示,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包括设置于墙体上的调平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墙体上的调平件(2)、设置于所述调平件(2)上的挂装件(9)以及设置于所述挂装件(9)上的墙板(10),所述墙板(10)包括第一墙板(100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板(1001)上端的第二墙板(1002),所述挂装件(9)包括水平设置的挂装板(901)、设置于所述挂装板(901)中部的下侧的接触板(902)以及设置于所述挂装板(901)靠近所述调平件(2)的一端的上侧的固定板(903),所述固定板(903)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平件(2)连接的第七螺钉(909),所述接触板(902)远离所述调平件(2)的一侧设置有填胶槽(904),所述第一墙板(1001)的侧面与所述接触板(902)远离所述调平件(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墙板(1001)的上端与所述挂装板(901)的下侧连接,所述第二墙板(1002)的底端与所述挂装板(901)的上侧连接,且所述第二墙板(1002)与所述固定板(903)之间设置有点状胶(9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墙板(1001)底部连接的上底框(4),所述上底框(4)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墙板(1001)底端连接的上底板(401)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底板(401)上侧的墙板限位柱(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限位柱(403)远离所述调平件(2)的一侧设置有黏胶槽(4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挂装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刘航东余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