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铊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574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铊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活性炭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铊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铊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铊作为分散元素在高新
、医药、航空、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界中,铊以微量元素的形式伴生于长石、云母、黄钾铁矾等氧化矿及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硫化矿中。我国铊资源丰富,其储量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含铊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导致了水体铊污染,对人类和环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此外,日益发达的工业废水中也含有铊污染物,更进一步加剧了铊的环境污染。
[0003]一般,铊有两种价态,Tl(Ⅰ)和Tl(Ⅲ),在自然界主要以正一价形式存在,其毒性大于砷。铊中毒会导致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失明、头痛、精神不振、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甚至导致染色体畸变、干扰DNA的合成,严重的铊中毒可导致为植物人。铊化合物对成人最小致死量(MLD)为12mg
·
kg

1;铊剂量大于8.8mg
·
kg

1便可致儿童死亡。鉴于铊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其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下属的IRPTC列为有毒化学与人体非必需金属及其化合物。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规定工业排放水中铊不超过0.14mg
·
L

1,生活饮用水中铊不超过2μg
·
L

1,而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铊的含量最高为0.1μg
·
L

>1,高效除铊剂已成为水处理药剂的发展方向。
[0004]目前普遍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铊。具体操作方法为通过加碱调节pH值,利用臭氧、高锰酸钾、双氧水等氧化剂,将一价铊(Tl
+
)氧化成三价铊(Tl
3+
),然后通过絮凝、沉淀或吸附进行去除。但这些技术存在加药量大,处理成本高,处理工艺复杂,有二次污染等缺点。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铊剂,该药剂制备简单,原料易得,且整体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除铊效果;通过将有机烷烃、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和尿素以一定比例混合,进行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后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含铊废水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制备出的除铊剂具有良好的除铊效果。
[000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铊剂,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活性炭20

30份、尿素1

10份、有机硫10

15份、活性白土5

10份、有机烷烃1

10份、重金属捕集剂0

5份、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1.5

6.2份、表面活性剂1

2份和氯化亚铁10

15份。
[0010]优选的,活性炭23

27份、尿素3

8份、有机硫12

14份、活性白土6

8份、有机烷烃3

8份、重金属捕集剂2

4份、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3

5份、表面活性剂1

2份和氯化亚铁12

14份。
[0011]优选的,活性炭25份、尿素5份、有机硫13份、活性白土7份、有机烷烃5份、重金属捕集剂3份、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4份、表面活性剂2份和氯化亚铁13份。
[0012]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铊。其通过加碱调节pH值,利用臭氧、高锰酸钾、双氧水等氧化剂,将一价铊(Tl
+
)氧化成三价铊(Tl
3+
),然后通过絮凝、沉淀或吸附进行去除。但这些技术存在加药量大,处理成本高,处理工艺复杂,有二次污染等缺点。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铊剂,该药剂制备简单,原料易得,且整体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除铊效果。
[0014]其中,有机烷烃、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和尿素以一定比例混合,能够进行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后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含铊废水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0015]有机烷烃还具有交联作用,可将多个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相互键合,交联成网状形成大分子骨架;
[0016]有机硫则能够在水中逐渐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在大分子骨架上接枝,使其同时具有网捕作用,利于后续絮体的沉淀;
[0017]添加氯化亚铁则能够起到絮凝作用,促进废水中铊离子的沉降;
[0018]活性炭则能够作为吸附剂,进一步对铊离子进行吸附,提高处理效果。添加活性白土与活性炭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力。
[0019]优选地,所述重金属捕集剂为蓝绅环保公司的Lason

915C重金属捕捉剂。添加重金属捕捉剂能够与其他组份复配,提高除铊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药剂的应用范围,对多种金属离子均有良好的捕捉能力。
[0020]优选的,所述有机硫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0021]优选的,所述有活性炭为300~400目活性炭。
[0022]优选的,所述有机烷烃为环氧氯丙烷。
[0023]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0024]优选的,所述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三乙醇胺,溴化四丁基铵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除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将活性炭、尿素、有机硫、活性白土、有机烷烃、重金属捕集剂、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表面活性剂和氯化亚铁依次加入水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0027]优选的,搅拌温度为20

30℃,搅拌时间为4

6h。
[0028]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出的除铊剂具有良好的除铊效果。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0](1)本专利技术的除铊剂制备简单,原料易得,且整体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除铊效果;
[0031](2)通过将有机烷烃、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和尿素以一定比例混合,进行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后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含铊废水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0032](3)通过复配有机硫,利用有机硫在水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能够与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形成的大分子骨架配合,使其同时具有网捕作用,利于后续絮体的沉淀;
[0033](4)通过添加氯化亚铁则能够起到絮凝作用,促进废水中铊离子的沉降;
[0034](5)通过添加活性炭和活性白土,利用两者的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铊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活性炭20

30份、尿素1

10份、有机硫10

15份、活性白土5

10份、有机烷烃1

10份、重金属捕集剂0

5份、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1.5

6.2份、表面活性剂1

2份和氯化亚铁10

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铊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炭23

27份、尿素3

8份、有机硫12

14份、活性白土6

8份、有机烷烃3

8份、重金属捕集剂2

4份、直链小分子胺类物质3

5份、表面活性剂1

2份和氯化亚铁12

1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铊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炭25份、尿素5份、有机硫13份、活性白土7份、有机烷烃5份、重金属捕集剂3份、直链小分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美热木
申请(专利权)人: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