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通道一体化初期雨水处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454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汛通道一体化初期雨水处理槽,在防汛通道临水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槽,该槽在向着河道的前壁底部有通往河道的排水孔道,且槽的内部与前侧的槽壁相隔一定距离处设有将钢筋混凝土槽的内部前后隔离的溢流坎,溢流坎的后侧设置为综合滤清池,综合滤清池最底层的后部安置海绵储水仓,最底层的前部为净水通道,净水通道与溢流坎底部设置的通孔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槽前壁底部的通往河道的排水孔道相连通;钢筋混凝土槽最底层的以上各层依次设置生物载体仓、合成硅藻泥仓、PH中和剂仓和活性炭仓,在活性炭仓上面覆盖合金滤网,在钢筋混凝土槽后侧槽壁的壁中设置有将后侧槽壁顶部与生物载体仓相连通的生物载体补充通道。充通道。充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汛通道一体化初期雨水处理槽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解决沿河防汛通道初期雨水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河道治理工程也加快建设,沿河道的两侧已建设有大量的防汛通道,防汛通道的存在即为防汛工作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人们漫步和观景提供便利。但防汛通道的路面一般为硬质路面,当遇到大雨时,尤其是大雨的初期阶段,因雨水对防汛通道表面积聚的污染物和对周边路面的集聚物的冲刷,使得初期雨水携带着大量的污染杂物,一同汇集流入河道,势必对河道内的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保证河道水体健康,尤其必须对通过防汛通道流入河道的初期雨水进行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置,能够有效地对经防汛通道流入河道的初期雨水进行治理,从而解决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影响。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防汛通道一体化初期雨水处理槽,在防汛通道临水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槽,钢筋混凝土槽在向着河道的前壁底部有通往河道的排水孔道,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汛通道一体化初期雨水处理槽,其特征是,在防汛通道临水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槽,钢筋混凝土槽在向着河道的前壁底部有通往河道的排水孔道,钢筋混凝土槽的内部与前侧槽壁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处设置有将钢筋混凝土槽的内部前后隔离的溢流坎,溢流坎的前侧为溢水通道,溢流坎的后侧设置为综合滤清池,综合滤清池最底层的后部安置海绵储水仓,综合滤清池最底层的前部为净水通道,净水通道与溢流坎底部设置的通孔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槽前壁底部的通往河道的排水孔道相连通;钢筋混凝土槽最底层的以上各层依次设置生物载体仓、合成硅藻泥仓、PH中和剂仓和活性炭仓,在活性炭仓上面覆盖合金滤网,在钢筋混凝土槽后侧槽壁的壁中设置有将后侧槽壁顶部与生物载体仓相连通的生物载体补充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汛通道一体化初期雨水处理槽,其特征是,所述合金滤网的中间设置有过滤粗垃圾及大粒径的碎石的网孔;所述活性炭仓将吸附水体中的无机悬浮物的活性炭散铺至仓顶齐平;所述PH中和剂仓将充填有用于中和雨水PH值的化学品的化纤编织袋平铺至仓顶齐平;所述合成硅藻泥仓将吸收水中游离的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并且通过絮凝作用吸收部分重金属的硅藻泥填充至仓顶齐平;所述生物载体仓将可以通过吸收作用以消除水体中溶解的氨氮总磷等有机质的生物制剂充填至仓定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汛通道一体化初期雨水处理槽,其特征是,雨水处理槽为长方体形状的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乔马斐付明军杨小欢孙文凯卢伟华丁海涛奚蓓丽刘路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