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54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包括:采用再生混凝土预制墙体、填充墙板及屋面板,所述墙体上预留门窗框口和墙板框口;在施工现场将所述墙体设置形成围墙,所述填充墙板通过采用再生混凝土浇带方式镶嵌于所述墙板框口中,将所述屋面板通过浇带方式整浇再生混凝土与所述墙体顶部相连接,将角柱、框架梁通过整浇再生混凝土与墙体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一方面为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了一种利用途径,另一方面克服了现有模块化房屋存在的缺陷,不易出现安全隐患,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块化建筑
,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拆迁、建筑、土地开发等情况产生的建筑垃圾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建筑垃圾如废弃混凝土等的处理方式还是以堆放、填埋为主,如此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更引发了环保和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与之相应的是,大量天然砂石骨料的不断开采,导致部分地区砂石资源枯竭,砂石骨料等材料需要进行长途运输,其成本不断升高,也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大量废弃混凝土进行循环再生利用即再生混凝土技术,在目前被认为是解决废弃混凝土处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并按一定比例配合可以获得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解决了废弃混凝土的处置问题,同时节约了砂石资源,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0003]另一方面,目前在我国,模块化房屋已经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模块化房屋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具体是指按照使用要求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再生混凝土预制墙体、填充墙板及屋面板,所述墙体上预留门窗框口和墙板框口;在施工现场将所述墙体设置形成围墙,所述填充墙板通过采用再生混凝土浇带方式镶嵌于所述墙板框口中,将所述屋面板通过浇带方式整浇再生混凝土与所述墙体顶部相连接,将角柱、框架梁通过整浇再生混凝土与墙体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290

300份;粉煤灰70

80份;砂600

620份;天然粗骨料618份;Ⅱ类再生粗骨料265

618份;减水剂3

4份;水130

15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或多项:A)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B)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C)所述砂为天然砂;D)所述天然粗骨料为天然碎石,粒径连续级配5~31.5mm;E)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F)所述Ⅱ类再生粗骨料的连续粒级为5~40mm;G)所述水为自来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之间经预留拼接槽整浇再生混凝土相连接;所述屋面板与墙体顶面经预留拼接槽整浇再生混凝土相连接;所述角柱、框架梁与墙体经预留拼接槽整浇再生混凝土相连接;所述屋面板上沿长度方向外设有出挑雨蓬。5.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依次连接成封闭围墙的前侧墙体、右侧墙体、后侧墙体、左侧墙体,所述前侧墙体和后侧墙体上预留门窗框口,所述门窗框口包括门框口和窗框口,所述左侧墙体和右侧墙体上预留墙板框口;所述前侧墙体上设有门框口和第一窗框口;所述后侧墙体上设有第二窗框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包括前侧梁、右侧梁、后侧梁、左侧梁、门窗过梁,所述前侧梁设于前侧墙体顶部,所述右侧梁设于右侧墙体顶部,所述后侧梁设于后侧墙体顶部,所述左侧梁设于左侧墙体顶部,所述门窗过梁设于门框口和窗框口的上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板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或多项:A1)所述屋面板的屋面恒荷载为3

4kN/m2;
A2)所述屋面板的屋面活荷载为0.4

0.5kN/m2;A3)所述屋面板的尺寸符合公式(1),所述公式(1)为:l
y
l
x
<2,式中,l
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庄邓琪丰盛张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普瑞康建筑材料临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