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及其通风方法
[0001]本专利涉公路隧道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技术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公路隧道的建设为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隧道安全绿色运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在隧道内通行时,会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尾气,同时会释放余热,并带来一定的粉尘污染,对于封闭区段长、交通流量大的长大隧道来说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措施来保障隧道内环境的洁净度,使之满足人员工作、车辆运行的卫生和安全要求。隧道通风是隧道总体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对机电系统设备和土建初投资、后期运营费用有重大影响。
[0003]现阶段,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营费用,长度超过5km的公路隧道普遍采用如图1所示的竖井分段式纵向通风方式,即:设置通风竖井,将整个隧道划分为多个区段,分段进行送排风。
[0004]在水下公路隧道领域,受制于江河湖海等水域地理环境的限制,既有竖井分段式纵向通风方式在应用时存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两条主线隧道之间的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两端埋入岸边且其出、入口与大气相通,两条主线隧道在水域两岸处分别设有第一岸边通风井(3)、第二岸边通风井(4);第一岸边通风井(3)、第二岸边通风井(4)均与两条主线隧道相连通;第一岸边通风井(3)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一送风井(301)、第一排风井(302);第二岸边通风井(4)设有与地面大气连通的第二送风井(401)、第二排风井(402);主线隧道(1)断面设有行车道(103),行车道(103)顶部空间为排烟道(104),行车道(103)顶部悬挂有多处射流风机(6),排烟道(104)两端分别与第一排风井(302)、第二排风井(402)连接;主线隧道(1)与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之间设有水域送风机房(5),第一送风井(301)、第二送风井(401)内设有送风机(7)及送风阀(9);水域送风机房(5)内设有水域送风机(51)及水域送风阀(52);排烟道(104)与主线隧道(1)之间设有水域排风阀(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洞隧道或服务隧道(2)与两条主线隧道(1)平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主线隧道(1)通风分段需求,水域送风机房(5)、水域排风阀(10)可一处或多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洞单向长大水下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车轮飞,肖明清,蔡崇庆,陈玉远,孙文昊,刘俊,姜学鹏,甘甜,刘健,冯腾,刘宇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