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04424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1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应用于配置有主CPU、子CPU及协处理器的电子设备,有用于外接调试的第一、二串口,第一串口与主CPU相接,第二串口与协处理器相接,协处理器与各子CPU及主CPU相接;电子设备的主CPU,在接收到通过第一串口输入的针对目标子CPU的调试命令时通知协处理器将第二串口与目标子CPU关联;电子设备的协处理器,在接收到主CPU将第二串口与目标子CPU关联的通知后将目标子CPU的调试信息通过第二串口对外输出。通过分设两串口分别实现命令接收和信息输出功能,规避相关技术在将串口切换至故障子CPU后无法接收命令、不能继续调试而必须整机重启的问题,提高了设备调试效率。提高了设备调试效率。提高了设备调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提升,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分布式管理架构,该架构下,设备中除主CPU外,诸如风扇模块的子系统、以及所装配的插卡子板也都各自配置有子CPU。在对所述分布式管理架构的设备进行调试时,如何获取设备中主CPU和子CPU的调试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相关技术中,一般是在设备上配置一个外接调试的串口,所述串口与协处理器相接,所述协处理器与所有CPU的调试接口相接。调试人员通过该串口向协处理器下发切换命令,以使协处理器通过该串口切换输出所述设备多个CPU中任一CPU的调试信息。举例来说,当通过该串口向协处理器输入针对任一目标CPU的切换命令时,在所述目标CPU无故障的情况下,可通过该串口对外输出所述目标CPU的调试信息;而在所述目标CPU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则不能通过该串口输出调试信息且无法再接收调试人员输入的切换命令,且如果需要继续输出其他CPU的调试信息,就必须以整机重启的方式继续上述调试过程。因而极大地干扰了调试人员的工作,降低了设备调试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应用于配置有主CPU、子CPU以及协处理器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配置有用于外接调试的第一串口和第二串口,所述第一串口与所述主CPU相接,所述第二串口与所述协处理器相接,所述协处理器与各个子CPU相接,所述协处理器还与所述主CPU相接;
[0007]所述方法包括:
[0008]所述电子设备的主CPU,在接收到通过第一串口输入的针对目标子CPU的调试命令时,通知协处理器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
[0009]所述电子设备的协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主CPU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的通知后,将所述目标子CPU的调试信息通过所述第二串口对外输出。
[0010]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配置有主CPU、子CPU以及协处理器,且配置有用于外接调试的第一串口和第二串口,所述第一串口与所述主CPU相接,所述第二串口与所述协处理器相接,所述协处理器与各个子CPU相接,所述协处理器还与所述主CPU相接;
[0011]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主CPU,用于在接收到通过第一串口输入的针对目标子CPU的调试命令时,通知协处理器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
[0012]所述电子设备的协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CPU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的通知后,将所述目标子CPU的调试信息通过所述第二串口对外输出。
[0013]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中,在电子设备上配置有两个外接调试的串口,针对目标子CPU的调试命令通过第一串口输入至主CPU后,主CPU将通知协处理器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然后,所述目标子CPU的调试信息将由协处理器通过第二串口对外输出。由于接收调试命令的第一串口,与输出各个子CPU调试信息的第二串口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串口,只要主CPU保持正常状态,即使协处理器某次切换至一故障的子CPU,也不影响新的调试命令通过第一串口输入后主CPU通知协处理器切换输出其他无故障的子CPU的调试信息,无需因切换至故障的子CPU后无法输入调试命令而进行整机重启,因而规避了相关技术中的技术缺陷,能够顺利完成各个子CPU的调试,提高了设备调试效率,减轻调试人员负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相关技术中待调试的电子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0015]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方案中待调试的电子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0016]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流程图。
[0017]图4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流程图。
[0018]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0021]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的快速发展以及大众对于网络规模、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开始采用分布式管理架构。所述分布式管理架构下,电子设备可以分化为多个子系统,和/或子板,每个子系统和子板都配置有独立的子CPU,整个电子设备在主CPU的控制下协调多个子CPU共同执行设备任务。举例来说,一种较为常见的采用所述分布式架构的电子设备,即框式交换机,其中主CPU即主控板CPU,而子CPU则为诸如风扇模块等子系统和/或诸如接口板等子板的CPU。
[0022]上述分布式管理架构虽然能够提高设备任务的执行效率,但在进行设备调试时却较为复杂。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一般会在设备上配置一个外接调试的串口0,将所述串口0与设备中的诸如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协处理器相接,调试人员通过所述串口0向所述协处理器你传达切换命令,通知所述协处理器将所述外接调试的串口0与切换命令中指示的目标CPU关联,以通过所述串口0输出目标CPU的调试信息,但是一旦某次切换命令指示切换到一故障CPU,则串口0无法输出所述故障CPU的调试信息且不能够再接收外部输入的切换指令,为了继续进行其他CPU的调试工作就必须整机重启,因而这种将命令接收和信息输出两个功能合于一个端口的配置方式极大地干扰了调试人员的工作,降低了设备调试的效率。
[0023]有鉴于此,本说明书提出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应用于任一配置有主CPU、子CPU和协处理器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配置有用于外接调试的第一串口和第二串口,其中,所述第一串口与所述主CPU相接,所述第二串口与所述协处理器相接,所述协处理器与各个子CPU相接,所述协处理器还与所述主CPU相接。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调试的方法,应用于配置有主CPU、子CPU以及协处理器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配置有用于外接调试的第一串口和第二串口,所述第一串口与所述主CPU相接,所述第二串口与所述协处理器相接,所述协处理器与各个子CPU相接,所述协处理器还与所述主CPU相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主CPU,在接收到通过第一串口输入的针对目标子CPU的调试命令时,通知协处理器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所述电子设备的协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主CPU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的通知后,将所述目标子CPU的调试信息通过所述第二串口对外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主CPU,在接收到通过第一串口输入的针对所述主CPU的调试命令时,将所述主CPU的调试信息通过所述第一串口对外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主CPU和所述协处理器预先设置有子CPU与控制寄存器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通知协处理器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包括:所述主CPU,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子CPU对应的控制寄存器标识,并将所述控制寄存器当前记录的控制寄存器标识修改为所述目标子CPU对应的控制寄存器标识;所述在接收到所述主CPU将第二串口与所述目标子CPU关联的通知后,将所述目标子CPU的调试信息通过所述第二串口对外输出,包括:所述协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控制寄存器标识被修改后,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修改后的控制寄存器标识对应的目标子CPU,并将所述目标子CPU的调试信息通过所述第二串口对外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主CPU,在接收到通过第一串口输入的针对一或多个目标子CPU的状态查看命令时,将所述一或多个目标子CPU的状态通过所述第一串口对外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电子设备为框式交换机,所述主CPU为主控板CPU,所述子CPU为插卡单板CPU和/或子系统CPU,所述协处理器为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淦宇陈宁秦德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