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412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结束时三个环节中容易发生清点差错而导致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包括棉纱垫,棉纱垫上植入有射频智能识别点、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其制造步骤包括:a.将射频标签放入密封胶中,通过点植装置A将射频标签植入在棉纱垫的一角得到射频智能识别点;b.将X射线显影剂与磁共振显影剂与密封胶混合,获得混合物,然后通过点植装置B在棉纱垫上植入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c.将植入射频智能识别点和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的棉纱垫在温度为65~75oC,相对湿度为70~90%的加湿装置中停留20~30秒,即可获得能够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别的医用棉纱垫。别的医用棉纱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的生命健康始终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用纱布产品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纱布类敷料产品在医疗活动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手术中的止血、拭血、吸收血液或体液等,此外,随着外科手术进入高速发展轨道,3、4级手术不断增多,手术难度的增大,手术中使用的纱布叠片和棉纱垫也随之增多,很多重大手术或出血较多的手术,纱布的使用量高达上百块;同时,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加清晰地暴露手术视野,需要不间断使用大量小型纱布叠片,来完成压迫止血、暴露解剖层次等手术操作,纱布叠片和棉纱垫的大量应用会大大增加医护人员人工清点数量的难度,从而提高造成纱布遗留在病人体内的风险,现实生活中此类医疗事故更是频频发生,轻者给患者带来二次手术的极大痛苦,重者会引起恶性感染及合并症,甚至造成死亡,也给医院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正常的医患关系。
[0003]由于手术室与供应室采用一体化管理,手术室针对手术物品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清点制度,尤其手术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的清点查对已经成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严格执行清点与核对制度能完全避免将异物滞留于患者的体腔内,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目前,根据现行医院手术室操作规程的要求,在手术前、手术中切口关闭之前以及手术结束时,巡回医护人员和器械医护人员必须共同进行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棉纱垫或纱布叠片清点工作。
[0004]现有棉纱垫或纱布叠片清点方法普遍采用手工计数方法,由于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在使用后沾有大量的血迹及其他液体,对数量较多的棉纱垫或纱布叠片进行逐个分离清点难度很大,这也是造成棉纱垫或纱布叠片清点容易出错的重要原因,目前清点方法有摆地摊法、污物盘清点、清点架及升降台清点等方法,普遍存在清点准确性差,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影响手术等不足。每台手术在关闭体腔前、后和缝合皮肤后,医护人员都需要多次精确清点棉纱垫或纱布叠片数量,如果每天5台手术,则需要清点的棉纱垫或纱布叠片数量就很多,手工清点费时费力,效率低,也容易出错,医护人员工作量很大,同时,为避免出错,精神心理负担也很重,另外,清点术后棉纱垫或纱布叠片也容易造成污染,并且对医护人员的健康产生威胁。
[0005]对此,人们采用了各种应对措施,包括设计出清点架、清点托盘、收纳装置等,也包括设计出X光识别纱布、射频技术识别纱布等。
[0006]专利号为“ZL201910100585.7”公开了一种智能实时纱布计数及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固体收集容器、重量感应器、红外计数器、人机交互模块、语音播报模块和处理器等。
[0007]专利号为“ZL2016204710447”公开了一种医用显影纱布叠片,它包括纱布袋及设
置在纱布袋内腔的纱布叠片本体,纱布袋包括前棉网层及通过边缘连接层与前棉网层连接的后棉网层,分别连接有医用钡线A和医用钡线B,医用钡线A中部通过交叉结与医用钡线B相连,纱布叠片还设置有多条左斜显影线和右斜显影线。
[0008]但现有技术中仍存在以下不足:(1)、纱布袋的结构复杂,量产难度大,生产成本高;设置很多医用钡线,也加大了生产操作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生产成本;(2)、钡线A和钡线B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使得纱布叠片失去显影追踪功能,提高了纱布叠片遗漏在腹腔内部的风险;(3)、无论是有X光显影,或者射频识别显影的纱布,都具有制作工艺步骤多,过程操作复杂,制作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缺点;(4)、放入纱布中的X光识别材料、射频识别材料,由于放入金属块,或者具有较大天线的射频标签,都会影响纱布织物柔软性,影响其在手术中吸液吸血的功能;(5)、标签天线是标签芯片与读写器进行通信的关键,为保证识别具有高精度、稳定可靠,目前采用的天线制作工艺通常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制备较小尺寸的天线等问题,而现有专利所采用的射频标签天线没有明确的规格形状,尺寸或宽、或长,在纱布中占用较大空间,且读取距离较小,隐蔽性较差,影响纱布的正常使用效果;(6)、目前磁共振通常只是物品的防伪识别,磁共振防伪识别存在所需单元多、复杂,处理步骤繁琐等缺点;(7)、目前制作的可识别纱布,往往仅具备单一的识别功能,无法万无一失地保证纱布不会在人体中遗留。
[0009]因此,目前在临床手术中,急需一种更新型、更先进的能够产生多重智能识别,能够被医护人员方便快捷、准确使用的可识别棉纱垫或纱布叠片的制造技术、方法及设备,解决目前在如下三个环节中容易发生清点差错而导致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1)、手术前,在整理备用纱布时,因清点疏忽而使实际备用的棉纱垫或纱布叠片的数量与清点记录的数量不符;(2)、手术中,不能准确记忆实际使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的数量;(3)、手术结束时,因对取出的棉纱垫或纱布叠片数量清点错误,而造成棉纱垫或纱布叠片遗留在患者体内。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上述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结束时三个环节中容易发生清点差错而导致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
[0012]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棉纱垫,所述棉纱垫上植入有射频智能识别点、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其制造步骤包括:a.将射频标签放入密封胶中,通过点植装置A,将射频标签植入在棉纱垫的一角得到射频智能识别点;
b.将X射线显影剂与磁共振显影剂与密封胶混合,获得混合物,然后通过点植装置B,在位于棉纱垫上的射频智能识别点的旁边植入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c.将植入射频智能识别点和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的棉纱垫在温度为65~75oC,相对湿度为70~90%的加湿装置中停留20~30秒,即可获得能够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模块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棉纱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点植装置A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点植装置B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4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8]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棉纱垫1,所述棉纱垫1上植入有射频智能识别点2、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3,其制造步骤包括:a.将射频标签4放入密封胶5中,通过点植装置A,将射频标签4植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棉纱垫(1),所述棉纱垫(1)上植入有射频智能识别点(2)、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3),其制造步骤包括:a.将射频标签(4)放入密封胶(5)中,通过点植装置A,将射频标签(4)植入在棉纱垫(1)的一角得到射频智能识别点(2);b.将X射线显影剂与磁共振显影剂与密封胶(5)混合,获得混合物(6),然后通过点植装置B,在位于棉纱垫(1)上的射频智能识别点(2)的旁边植入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3);c.将植入射频智能识别点(2)和X射线及磁共振智能识别点(3)的棉纱垫(1)在温度为65~75
o
C,相对湿度为70~90%的加湿装置中停留20~30秒,即可获得能够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纱垫(1)也可置换为纱布叠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标签(4)为超高频射频标签,频率为920~925MHz,所述射频标签(4)的形状为圆形纽扣状,直径为5~10毫米,厚度为2~3毫米,其内置六翼至八翼的加强偶极子天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5)为医用中性单组分密封胶;X射线显影剂为硫酸钡显影剂;磁共振显影剂为医用氟化物纳米粒子复合显影剂,其主要成分为医用全氟壬基溴化物与含钆/铁成分的顺磁性稀土化合物的显影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被多重智能识别的医用棉纱垫或纱布叠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6)由密封胶(5)、X射线显影剂和磁共振显影剂混合而成,所述密封胶(5)、X射线显影剂和磁共振显影剂三者的混合是在温度为20~25 oC
,相对湿度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男段书霞王安升敖宁建韩涵杨武付迎坤温晓芸常聪佘开江石沛龙
申请(专利权)人:亚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