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4013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7
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设置在集水槽的底板上,底板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开有数个过水孔,该抗浮装置包括压板、连接导向管、横挡杆;连接导向管穿过集水槽的底板上的过水孔,其一端固定连接压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挡杆,压板在底板上,横挡杆在底板下,压板、连接导向管、横挡杆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根据过水孔的数量设置该抗浮装置的数量。该抗浮装置不仅能够解决简单的抗浮孔洞影响出水水质及复杂的抗浮措施不适用等问题,并且该抗浮装置简单易行,投资低,既能解决集水槽抗浮问题又能降低集水槽及其支撑装置的造价。集水槽及其支撑装置的造价。集水槽及其支撑装置的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尤其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处理构筑物中常用的沉淀池(初沉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均需要采用一种集水槽来收集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然后排入下一处理单元。通常,在水池一直保持连续进出水时,由于集水槽内外的液位差不大,故此时的集水槽不会因为浮力或压力发生变形等破坏,但当池体修建完成第一次进水或放空检修完再次进水时,当液位由集水槽底到集水槽顶部溢水时,集水槽将受到很大的浮力,此时可能会造成集水槽的形变。若未对集水槽采取任何抗浮措施,则对集水槽及对支撑集水槽的支撑架或梁柱要求更高,造价也会更高,否则可能造成破坏,致使系统崩溃。
[0003]目前集水槽的抗浮措施要么因太复杂而未被推广应用,要么就是简单的在集水槽底部开孔洞。开孔洞后,一部分出水将通过该孔洞达到集水槽,而后流入下一级处理单元,从而影响出水水质。
[0004]因此,亟需一种既能解决集水槽抗浮问题又能降低集水槽及其支撑装置的造价的抗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不仅能够解决简单的抗浮孔洞影响出水水质及复杂的抗浮措施不适用等问题,并且该装置简单易行,投资低,既能解决集水槽抗浮问题又能降低集水槽及其支撑装置的造价。
[0006]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设置在集水槽的底板上,底板上开有数个过水孔,该抗浮装置包括压板、连接导向管、横挡杆;连接导向管穿过底板上的过水孔,其一端固定连接压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挡杆,压板在底板上,横挡杆在底板下。
[0008]所述的压板、连接导向管、横挡杆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
[0009]所述的压板采用圆形的或正方形的不锈钢板。
[0010]所述的压板的尺寸是集水槽的底板上的过水孔直径的2~3倍。
[0011]所述的连接导向管的直径是集水槽的底板上的过水孔直径的2/3。
[0012]所述的连接导向管的长度为集水槽的高度的1/3。
[0013]所述的横挡杆的长度与压板直径或边长一致。
[0014]所述的集水槽的底板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开有数个过水孔,根据过水孔的数量设置该抗浮装置的数量。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主要解决集水槽在未采取任何抗浮措施时受到较大的浮力而可能
产生变形的影响,或解决简单的抗浮孔洞影响出水水质及复杂的抗浮措施不适用等问题。
[0017]2、本技术的集水槽采用该抗浮装置后,集水槽可减少钢材的厚度,集水槽的支撑架型号亦可降低,从而节省投资,还不影响出水效果。
[0018]3、本技术价格低廉,易制作,易达到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在集水槽过水孔过水时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在集水槽正常出水时的示意图。
[0022]图中附图标记:
[0023]1‑
压板、2

连接导向管、3

横挡杆、4

集水槽、5

底板、6

过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与本技术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设置在集水槽4的底板5上,底板5上间隔一定距离均匀开有数个过水孔6,根据过水孔6的数量设置该抗浮装置的数量,每组该抗浮装置包括压板1、连接导向管2、横挡杆3。压板1是圆形的或正方形的不锈钢板,其尺寸是集水槽4的底板5上的过水孔6直径的2~3倍,当该压板1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及该抗浮装置的重力和大于压板1受到的向上的压力时,压板1就可紧紧的压在集水槽4的底板5的过水孔6的开孔上。连接导向管2可保持该抗浮装置在垂直方向上运动而不发生偏移。连接导向管2直径是集水槽4的过水孔6直径的2/3,长度为集水槽4的高度的1/3。横挡杆3可在该抗浮装置在受到的水压大于该抗浮装置的重力,在上升运动时,不致于脱离集水槽4。横挡杆3的长度与压板1直径或边长一致。连接导向管2穿过集水槽4的底板5的过水孔6,其一端固定连接压板1、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挡杆3,压板1、连接导向管2、横挡杆3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压板1在底板5上,横挡杆3在底板5下。
[0026]安装时,将压板1与连接导向管2焊接在一起,穿过过水孔6,再将横挡杆3与连接导向管2焊接在一起。
[0027]当水位未达到集水槽4的底板5时,该抗浮装置只有自身重力,在重力作用下,该抗浮装置的压板1压在底板5上;当水位达到集水槽4的底板5时,水对底板5及该抗浮装置的压板1产生向上的压力,随着水位的上升,水对压板1向上的压力大于该抗浮装置的重力,抗浮装置上移,压板1离开底板5,横挡杆3逐渐移动到集水槽4的底板5处,水从过水孔6通过,集水槽4内水位上升,从而降低了集水槽4内外的水位差,达到抗浮目的。当集水槽4水位上升到淹没压板1时,压板1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及该抗浮装置的重力和大于压板1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压板1又重新回到集水槽4的底板5上,将过水孔6封住,集水槽4外水位继续上升直至从集水槽4堰板上溢流入集水槽4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设置在集水槽(4)的底板(5)上,底板(5)上开有过水孔(6),其特征是:该抗浮装置包括压板(1)、连接导向管(2)、横挡杆(3);连接导向管(2)穿过底板(5)上的过水孔(6),其一端固定连接压板(1)、另一端固定连接横挡杆(3),压板(1)在底板(5)上,横挡杆(3)在底板(5)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板(1)、连接导向管(2)、横挡杆(3)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板(1)采用圆形的或正方形的不锈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槽抗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梁仁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科学城天人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