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立娜专利>正文

一种水资源工程用淤泥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90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淤泥取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资源工程用淤泥取样装置,包括行走架,所述行走架的横板上方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行走架前端的两根支脚,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行走架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行走架后端的两根支脚;工作人员旋紧插柱,使夹紧块夹紧取样体,使取样体稳固在固定夹板上,此时将电机通电,此时第一齿轮旋转,进而带动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进行旋转,进而插柱向下运动插入土里,实现装置在操作时不会因采样重量太多导致其不稳固,取样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拉动活塞拉杆的力增大,则需要向下按动推杆,推杆拉动通孔球,进而实现装置取样过程中清理采料端防止堵塞的作业。堵塞的作业。堵塞的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资源工程用淤泥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淤泥取样
,具体涉及一种水资源工程用淤泥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淤泥指的是在静水和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淀并含有有机质的细粒土,淤泥不宜作天然地基,因为它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产生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在淤泥上进行建筑时必须采取人工加固措施。
[000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淤泥采样装置没有疏通采样口的设置,在采集淤泥时,淤泥中尚未分解的枝叶会堵塞采集口,且现有的淤泥采集装置用的三角架不能固定在地面上,采集完成时,深入地底的采集器的重量会使支撑架不稳。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水资源工程用淤泥取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资源工程用淤泥取样装置,包括行走架,所述行走架的横板上方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行走架前端的两根支脚,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行走架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行走架后端的两根支脚,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行走架呈转动连接,所述行走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资源工程用淤泥取样装置,包括行走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架(1)的横板上方设有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贯穿所述行走架(1)前端的两根支脚,所述第一转轴(2)与所述行走架(1)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1)贯穿所述行走架(1)后端的两根支脚,所述第二转轴(21)与所述行走架(1)呈转动连接,所述行走架(1)左前端支脚的左端面固定设有中空结构的电机箱(18),所述第一转轴(2)的左端面上方设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与所述电机箱(1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9)的转动轴末端与所述第一转轴(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呈左右设置的第一齿轮(3),所述第二转轴(21)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呈左右设置的第三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3)的外侧壁底端啮合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3)的外侧壁后端与所述第三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9)的外侧壁底端啮合有第四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5)与所述第四齿轮(10)均通过转轴与行走架(1)的横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5)与所述第四齿轮(10)的底端面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贯穿所述行走架(1)的横板,所述第一连接杆(6)通过轴套与所述行走架(1)的横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底端面固定设有螺杆(601),所述螺杆(601)的外侧壁通过滑块螺纹连接有插柱(7),所述插柱(7)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横杆(22),所述横杆(22)与所述行走架(1)前端和后端的两根支脚均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架(1)的支脚上固定设有第一遮挡箱(8),所述行走架(1)右侧的两根支脚的右端面固定设有蓄电池(23),所述行走架(1)的横板中央位置处固定设有半圆环型结构的固定夹板(12),所述固定夹板(12)的外侧壁后端螺纹连接有插杆(24),所述插杆(24)的前端面固定设有夹紧块(2401),所述固定夹板(12)的右侧前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半圆环型结构的活动夹板(1201),所述固定夹板(12)和所述活动夹板(1201)的外侧壁左端均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块(1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14)相邻的端面均开设有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娜
申请(专利权)人:赵立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