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81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将现有技术中的偏转装置由偏转板改进为绝缘底板和压力感受器的组合。通过电刷、导线与电阻计测量出压阻材料制成的压力感受器在受到丝束与气流的冲击力后产生的电阻变化,得到所述冲击力大小,适应性改变绝缘底板的抗压距离,从而稳定该冲击力,提高丝束网被分散的均匀程度,最终提高闪蒸纺丝无纺布的单位质量均匀度。纺布的单位质量均匀度。纺布的单位质量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及无纺布制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闪蒸纺丝技术主要过程是:将高分子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高分子溶液后,由喷丝孔喷出进入到温度或压力与原先不同的介质区域中,形成液态细流,细流中的溶剂发生闪蒸改变了原先细流的形态,且带走了热量,溶质即高分子聚合物在析出后快速的冷却,形成溶剂气流和具有超细三维网络结构的丝束,之后以某种方法沉积收集该丝束便可制成无纺布。
[0003]传统的闪蒸纺丝装置原理如图1所示,上述主要过程发生在箱体1内,高分子溶液被泵入纺丝装置2,通过内部的降压板3,进入到一个温度或压力比之前低的低温压区域4,高分子溶液在此开始发生相分离,随后从喷丝孔5喷出到温度或压力更低的环境里形成具有超细三维网络结构的丝束6,为了更好的收集三维网络结构的丝束6,常用一种安装在轴承14上的旋转轴15所带动旋转的偏转板7将丝束和溶剂气流偏转到向着驱动轴16所带动的收集面9的方向上,丝束因为受到偏转板的反作用力从三维网络结构被分散成一定宽度的扁平网络结构即丝束网19,且偏转板与丝束碰撞的区域因为具有特殊的轮廓(未在图中示出),使得该丝束网在偏转板与丝束接触面所在平面上,以一定的幅度和频率沿着与收集面运动方向垂直或呈一定角度的方向上摆动(中途或经过未在图中示出的静电处理使丝束网中的纤维因带同种电荷而进一步开纤)。丝束网以上述形式被较为均匀的沉积到收集面上形成无纺布前体10,再经过密封辊11,成型辊12以及一些未在图中示出的可选的后续处理,便可得到成品无纺布13。溶剂气体通过孔20到回收装置。
[0004]在上述传统生产过程中,气流与丝束一起对偏转板的表面产生冲击力,由于丝束是被偏转板的反作用力分散成扁平网络结构,所以在生产速度发生变化时该冲击力的大小波动直接影响了丝束网被分散的均匀程度,进而影响了最后成品的单位面积质量均匀度,且该冲击力无法被直接的测量,无法参考冲击力变化改变其他参数,从而无法对生产成品的单位面积质量均匀度起到较好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能够生产成品的单位面积质量均匀度起到较好的控制。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包括:绝缘底板、压力感受器、电刷、恒力弹簧、电阻计和导线;
[0009]所述绝缘底板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绝缘底板的一底面迎着丝束运动方向,另一底
面的中心连接闪蒸纺丝装置的旋转轴,所述绝缘底板迎丝束面有圆环柱形的凹槽用于承接所述压力感受器,所述凹槽绕设于一柱形凸起,所述压力感受器是由压阻材料制成,所述压力感受器嵌设于所述凹槽内随着所述绝缘底板一起旋转,所述压力感受器的表面分为内环形区域和外环形区域,内环形区域负责接受冲击力从而产生电阻值的变化,外环形区域接触有两个所述电刷,所述电刷被所述恒力弹簧压在所述外环形区域上,所述恒力弹簧保证了所述电刷对所述压力感受器的表面的压力是均匀一致的,所述电刷不随着所述偏转装置和所述压力感受器旋转,所述电阻计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刷电连接,所述电阻计与电刷配合测定所述压力感受器的电阻值。
[0010](三)有益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
技术介绍
中的偏转装置由偏转板改进为绝缘底板和压力感受器的组合。通过电刷、导线与电阻计测量出压阻材料制成的压力感受器在受到丝束与气流的冲击力后产生的电阻变化,得到所述冲击力大小,适应性改变绝缘底板的抗压距离,从而稳定该冲击力,提高丝束网被分散的均匀程度,最终提高闪蒸纺丝无纺布的单位质量均匀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传统闪蒸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安装至闪蒸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的右视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的恒力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的电阻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箱体;2、纺丝装置;3、降压板;4、低温压区域;5、喷丝孔;6、丝束;
[0020]7、偏转板;70、绝缘底板;
[0021]8、压力感受器;9、收集面;10、无纺布前体;11、密封辊;12、成型辊;13、成品无纺布;14、轴承;15、旋转轴;16、驱动轴;17、电刷;18、导线;19、丝束网;20、孔;
[0022]51、内固定端;52、外端;
[0023]61、电阻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5]请参照图2至图6所示,一种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包括:绝缘底板、压力感受器、电刷、恒力弹簧、电阻计和导线;
[0026]所述绝缘底板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绝缘底板的一底面迎着丝束运动方向,另一底
面的中心连接闪蒸纺丝装置的旋转轴,所述绝缘底板迎丝束面有圆环柱形的凹槽用于承接所述压力感受器,所述凹槽绕设于一柱形凸起,所述压力感受器是由压阻材料制成,所述压力感受器嵌设于所述凹槽内随着所述绝缘底板一起旋转,所述压力感受器的表面分为内环形区域和外环形区域,内环形区域负责接受冲击力从而产生电阻值的变化,外环形区域接触有两个所述电刷,所述电刷被所述恒力弹簧压在所述外环形区域上,所述恒力弹簧保证了所述电刷对所述压力感受器的表面的压力是均匀一致的,所述电刷不随着所述偏转装置和所述压力感受器旋转,所述电阻计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刷电连接,所述电阻计与电刷配合测定所述压力感受器的电阻值。
[0027]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压力测量工作时执行以下步骤:在所需要测量的闪蒸纺丝条件(如温度,气压,绝缘底板转速等)下,预先通过所述电阻计与电刷测量出所述压力感受器的电阻与其所受压力的函数对应关系,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所述电阻计与电刷测得压力感受器的电阻值,通过该阻值对照出所述压力感受器承受的压力。
[002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
技术介绍
中的偏转装置由偏转板改进为绝缘底板和压力感受器的组合。通过电刷、导线与电阻计测量出压阻材料制成的压力感受器在受到丝束与气流的冲击力后产生的电阻变化,得到所述冲击力大小,适应性改变绝缘底板的抗压距离,从而稳定该冲击力,提高丝束网被分散的均匀程度,最终提高闪蒸纺丝无纺布的单位质量均匀度。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底板、压力感受器、电刷、恒力弹簧、电阻计和导线;所述绝缘底板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绝缘底板的一底面迎着丝束运动方向,另一底面的中心连接闪蒸纺丝装置的旋转轴,所述绝缘底板迎丝束面有圆环柱形的凹槽用于承接所述压力感受器,所述凹槽绕设于一柱形凸起,所述压力感受器是由压阻材料制成,所述压力感受器嵌设于所述凹槽内随着所述绝缘底板一起旋转,所述压力感受器的表面分为内环形区域和外环形区域,内环形区域负责接受冲击力从而产生电阻值的变化,外环形区域接触有两个所述电刷,所述电刷被所述恒力弹簧压在所述外环形区域上,所述恒力弹簧保证了所述电刷对所述压力感受器的表面的压力是均匀一致的,所述电刷不随着所述偏转装置和所述压力感受器旋转,所述电阻计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电刷电连接,所述电阻计与电刷配合测定所述压力感受器的电阻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板选用氧化铝陶瓷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闪蒸纺丝过程中丝束与气流冲击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受器具体选用S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章生余伦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当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