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适应构件间竖向变形差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可适应构件间竖向变形差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因具有构件可工厂预制生产,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和结构自重小等优点,使其成为符合建筑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结构形式之一,并在中高层装配式住宅中广泛应用。
[0003]对于传统钢框架结构住宅,钢柱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通常需要在结构中增设钢支撑,同时增大钢柱截面尺寸以提高结构的刚度,从而降低结构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导致钢框架住宅室内存在“露梁露柱”的现象,影响了居住环境并减小了屋内的实际建筑面积。在钢框架住宅中引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后形成的装配式混合结构住宅,不仅可以保留原钢框架结构空间大、施工速度快的优点,还可以极大的提高结构刚度,避免增大钢柱和钢支撑等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作为结构的外围护和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具有良好的保温、防水、隔音和抗震性能。因此,装配式混合结构住宅集合了钢框架结构及钢筋混凝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构件间竖向变形差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包括混凝土本体和连接钢筋网;所述混凝土本体在水平方向的一端端面设有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竖向的凹底壁和与所述凹底壁相连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连接钢筋网埋设在所述混凝土本体中,所述连接钢筋网包括多个水平连接钢筋,多个所述水平连接钢筋的一端朝向所述凹槽的凹口方向伸出所述凹槽的凹底壁,多个所述水平连接钢筋的一端均设有螺纹;钢梁,所述钢梁包括连接钢板和钢梁主体;所述连接钢板包括上水平托板、下水平托板和竖向连接板,所述上水平托板和所述下水平托板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相对,所述上水平托板和所述下水平托板的相同侧的一端分别对应地与所述竖向连接板的上端和下端固定,所述钢梁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竖向连接板的一侧面固定;所述竖向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竖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连接钢板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竖向连接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凹底壁配合,所述上水平托板与所述凹槽的所述上侧壁之间设置有上弹性垫块,所述下水平托板与所述凹槽的所述下侧壁之间设置有下弹性垫块,多个所述水平连接钢筋的一端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所述长圆孔,多个螺纹连接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水平连接钢筋的一端上但不拧紧,所述钢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沿竖向滑动,以适应所述钢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待整体结构施工完后,再紧固多个所述螺纹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构件间竖向变形差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节点,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连接钢筋呈U形,多个所述水平连接钢筋的一端位于所述U形的开口侧;多个所述水平连接钢筋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适应构件间竖向变形差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节点,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长圆孔呈两个竖列分布,每个竖列中的所述长圆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两个竖列中的其中一竖列中的所述长圆孔与其中另一列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庆,王瀚钦,种迅,冯玉龙,黄俊旗,黄志鹏,宣典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