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荧光二肽纳米微球/核酸适配体检测恩诺沙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57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荧光二肽纳米微球/核酸适配体检测恩诺沙星的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二肽荧光纳米微球;(2)合成二肽荧光纳米微球恩诺沙星核酸适配体互补链偶联物;(3)制备磁性Fe3O4微球;(4)合成磁性Fe3O4偶联恩诺沙星适配体偶联物;(5)待测样品与步骤(4)合成的Fe3O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荧光二肽纳米微球/核酸适配体检测恩诺沙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生物检测等交叉领域,主要涉及二肽荧光纳米微球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荧光二肽纳米微球/核酸适配体检测恩诺沙星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组装肽荧光纳米材料因其组装过程可控,生物相容性良好、化学可修饰性强、稳定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目前检测方法中最具潜力的荧光标记材料。目前,肽荧光纳米材料主要基于具有荧光特性的氨基酸组成的寡肽制备而成。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量子点荧光标记材料相比,上转换发光材料以其荧光效率高、稳定性好、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毒性小、机体损伤小等特点,是理想的荧光探针标记物。
[0003]核酸适配体是一类人工合成配体,是利用体外筛选技术筛选出的单链DNA或RNA片段,对多数的靶物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传统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在纳摩尔到微摩尔浓度下对物质具有相似的亲和力,具有目标多样性,稳定性高,成本低等特点,是荧光传感器中潜力巨大的特异性新型分子识别元件。
[0004]磁性纳米颗粒拥有优异的磁分离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荧光二肽纳米微球/核酸适配体检测恩诺沙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制备色氨酸

苯丙氨酸二肽荧光纳米微球:将色氨酸

苯丙氨酸二肽的异丙醇溶液与氯化锌水溶液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水热反应釜内在70

80℃加热反应55

65min,反应结束后在70

80℃温度下干燥获得DNPs,干燥后的DNPs复溶于水中,DNPs浓度为0.1mg/mL,用于与恩诺沙星核酸适配体互补链偶联,色氨酸

苯丙氨酸二肽与氯化锌的质量比为1:1.5

2.0;溶剂异丙醇与溶剂水的体积比为9:1;(2)合成二肽荧光纳米微球恩诺沙星核酸适配体互补链偶联物:向步骤(1)合成的DNPs溶液中加入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

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和cDNA,振荡条件下反应10~12h,反应结束后透析24

26h得到DNPs

cDNA;所述的DNPs、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

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的体积质量比为0.8

1.2mL:4mg:4mg;DNPs和cDNA的体积质量摩尔比为0.8

1.2mL:0.001μmol;(3)制备磁性Fe3O4微球;将1,6

己二胺、六水合三氯化铁和无水乙酸钠混合,加入一定体积的乙二醇,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将制得的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于加热反应6

8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下层黑色固体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后于60℃下真空干燥10

12h制得磁性Fe3O4微球;六水合三氯化铁和乙二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30

40mL;(4)合成磁性Fe3O4偶联恩诺沙星适配体偶联物;将步骤(3)制备的Fe3O4分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Fe3O4与磷酸盐缓冲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mg:1mL;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戊二醛反应2

4h,Fe3O4与戊二醛(25%)的质量体积比为10mg:1.25mL,磷酸盐缓冲液清洗3

6次除去戊二醛,再次分散于磷酸盐缓冲液,Fe3O4与磷酸盐缓冲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mg:1mL,加入恩诺沙星核酸适配体反应12

16h,Fe3O4与恩诺沙星核酸适配体的质量摩尔比为10mg:0.00015μmol,除去未反应的恩诺沙星核酸适配体后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1h,磷酸盐缓冲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轶伟闫蓉芳温振华王向红张福源刘卫华张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