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动脉,安全是城轨系统运营的基础和前提。随着路网规模不断扩张,城轨运营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大。作为一个“人
‑
机
‑
环”复杂系统,城轨运营安全与人、机、环三类要素息息相关,某一要素的改变可能会整个系统运营的安全性。因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渗透在运营的各个环节,促使“人、机、环”中各要素相协调,共同保障系统的安全。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方法,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局的角度出发进行风险控制,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从而保障系统运营安全。
[0003]本专利技术从系统全局角度构建了包含人、机、环三类要素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网络,详细刻画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实际情况。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降低运营风险,提供了一种风险点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影响要素及运营过程提取与运营安全相关的风险点,并根据风险点间的连接关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网络,所述风险点包括物理组分风险点、外部环境风险点和岗位人因风险点,所述风险点间的连接关系包括:物理连接、逻辑连接、运营联动行为连接和安全屏障行为连接;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网络进行拆分,分别得到城轨运营基础风险子网,其中节点包括物理组分风险点及外部环境风险点;以及城轨运营联动风险子网,其中节点为岗位人因风险点,边为岗位人因风险点邻接矩阵,用于表示运营联动行为;S2、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用K
‑
阶结构熵和风险点原始发生概率计算表示风险点状态的风险点活跃度;S3、根据风险点活跃度,针对城轨运营基础风险子网中的物理组分风险点和外部环境风险点结合重复计算规则生成关键安全屏障行为介入策略,并通过最大连通子图规模来评价关键安全屏障行为介入策略效果;S4、根据风险点活跃度和边介数,针对城轨运营联动风险子网中的岗位人因风险点结合重复计算规则生成关键运营联动行为风险控制策略,并通过边连通性来评价关键运营联动行为风险控制策略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网络是选择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与运营安全密切相关的物理组分风险点、外部环境风险点和岗位人因风险点作为网络节点,以物理连接关系、逻辑连接关系、运营联动行为连接关系和安全屏障行为连接关系作为连接边;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网络是表征城轨运营特征的无向无权网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S21、根据城轨运营安全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统计值、经验值确定风险点i的原始发生概率ω
i
=g/365,其中,针对物理组分风险点,g为年均源生故障发生次数;针对外部环境风险点,g为该事件的年均发生次数;针对岗位人因风险点,g为违规发生次数;S22、计算风险点i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网络中的K
‑
阶传播数计算方法如下:式中:——风险点i的K
‑
阶传播数;N——风险点的个数;I(
·
)——当风险点i与风险点j之间最短路径长度l
ij
≤K时,则I(
·
)=1,否则I(
·
)=0;S23、计算风险点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网络中的K
‑
阶结构熵H
K
,计算方法如下:
S24、计算风险点活跃度I
i
(t),计算方法如下:(t),计算方法如下:(t),计算方法如下:(t),计算方法如下:式中:I
i
(t)——风险点i在t时刻的活跃度;(t)——风险点i在t时刻的活跃度;归一化后的取值;H
K
(t)——K
‑
阶结构熵,H(t)={H0(t),H1(t),...,H
d
(t)},H(t)是从0阶到d阶所有结构熵组成的集合;c
K
(t)——权重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S31、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岗位人因风险网络中的物理组分风险点和外部环境风险点,提取这两类风险点以及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关系构成的城轨运营基础风险子网G(S,A
S
),计算所述城轨运营基础风险子网中所有风险点的活跃度值,其中S为物理组分风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辉,贾利民,赵晨阳,李曼,夏伟富,张天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