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47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施工现场智能化防护领域。包括防护服主体、安全气囊、高压气瓶和电子电路信息模块,安全气囊和电子电路信息模块固定连接于防护服主体内部,电子电路信息模块与高压气瓶电连接,高压气瓶利用导气阀与安全气囊连接;电子电路信息模块通讯连接有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用于接收电子电路信息模块发出的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安全气囊为设备载体,以控制单元为控制核心,以通讯模块为通信手段,以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为管理系统,实现对工人高坠情况下的智能防护,对高空施工的工作人员提供更有效的安全防护。工作人员提供更有效的安全防护。工作人员提供更有效的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现场个体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高空建筑的施工量也越来越大。
[000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项目工期紧,交叉作业多,现场管理难度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所有的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占据总量第一,从2015年至2019年各年占比分别为53.17%、52.52%、47.83%、52.20%、53.69%。
[0004]安全事故会给个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刻不容缓,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也是各施工企业的迫切需求,目前建筑工人的安全保护措施主要以安全带为主,但安全带的安全防护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时而发生作业人员意外的发生,不能对工人提供更全面的安全防护。
[0005]为了能在高坠意外事故发生时给予高坠者多一份安全保护,将高坠事故的致残、致死率降到最低,有必要提供一种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利用电控元件控制气囊充气且实时监测工人安全情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主体(1)、安全气囊(2)、高压气瓶(3)和电子电路信息模块(4),所述安全气囊(2)和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4)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服主体(1)内部,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4)与所述高压气瓶(3)电连接,所述高压气瓶(3)利用导气阀与所述安全气囊(2)连接;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4)通讯连接有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所述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4)发出的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4)包括磁吸导通装置、控制单元、通讯模块和触发装置,所述控制单元一端与所述磁吸导通装置电连接,另一端依次与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触发装置电连接,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安全气囊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智能算法数据处理模块、识别装置和判别模块,所述智能算法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识别装置发出的识别信息,所述判别模块用于将智能算法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信息进行危险判别,所述识别装置依次与所述智能算法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判别模块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包括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线性加速度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失重或超重状态,所述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方向变化,所述线性加速度用于检测人体的加速度,所述重力传感器、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和所述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判别模块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防护服主体(1)内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气囊高坠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感应系统,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连接于所述防护服主体(1)内部,所述人体感应系统与所述通讯模块电连接,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子文董艺张延欣季永新贾新卷俞旺新苏中华刘利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