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底座及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34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底座及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底座包括支撑架、支撑板和整流板,所述支撑架包括方体形的镂空框架,所述支撑板水平盖设在所述镂空框架的上端,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整流板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整流板竖向倾斜的设置在所述镂空框架内,并位于所述镂空框架内部上方的四个拐角处,且所述整流板的上端均朝向所述镂空框架内中部倾斜,所述支撑板的上端用以安装风机,通过在镂空框架内上部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一个整流板,四个整流板的上端均朝通孔倾斜,以使得镂空框架内的气流到整流板导流的作用下,在通孔上方风机运行形成负压时,镂空框架内的气流顺畅的沿通孔往上流动,故使得风机的功耗降低。降低。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底座及冷却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底座及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大中小型工业冷却塔的框架结构底座均为方体形,底座内部空间即为气室,而气室的顶部与风筒圈梁之间存在容易产生涡流的区域,因此冷却塔运行时,湿热空气从除水器出来进入气室,通过冷却塔风机抽风形成的负压,底座内部中心湿热空气经风机顺畅出塔,底座内部边缘位置的湿热空气因底座内部结构的原因,会在气室顶部形成涡流,造成气室内部气流紊乱,增大底座内部气流流动的阻力,从而增大风机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且内部气流流动顺畅,风阻小的冷却塔底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却塔底座,包括支撑架、支撑板和整流板,所述支撑架包括方体形的镂空框架,所述支撑板水平盖设在所述镂空框架的上端,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整流板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整流板竖向倾斜的设置在所述镂空框架内,并位于所述镂空框架内部上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1)、支撑板(12)和整流板(13),所述支撑架(11)包括方体形的镂空框架(111),所述支撑板(12)水平盖设在所述镂空框架(111)的上端,所述支撑板(12)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21),所述整流板(13)设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整流板(13)竖向倾斜的设置在所述镂空框架(111)内,并位于所述镂空框架(111)内部上方的四个拐角处,且所述整流板(13)的上端均朝向所述镂空框架(111)内中部倾斜,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用以安装风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内还设有横梁层,所述横梁层包括多根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并间隔分布的横梁(112),每根所述横梁(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镂空框架(111)连接固定,且所述整流板(13)位于所述横梁层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层设有多层,且多层所述横梁层在所述镂空框架(111)内上下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层设有2层或3层,同一所述横梁层内的多个所述横梁(112)在水平面内间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底座,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根所述横梁(112)相互平行,且任意一根所述横梁(112)与所述镂空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喜静波窦磊郝广源于清涛李宏伟吕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