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收敛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资料深度域初始速度
,具体涉及具有收敛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及处理终端。
技术介绍
[0002]深反射地震资料(数据)能够有效聚焦地壳深部结构,从而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深反射地震剖面,能够更好地提高深部地层结构成像的精度,以揭示岩石圈深部构造特征。正因如此,对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偏移处理进行更细致深入研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深反射地震资料处理大都是基于叠前时间偏移,几乎没有涉及叠前深度偏移。
[0003]专利技术人发现,为了更好地提高深部结构成像的精度,揭示岩石圈深部构造特征,基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深反射地震资料中。因为在介质速度存在明显横向变化、地层倾角较大或地质构造复杂的情况下,常规叠后偏移与叠前时间偏移不能准确的刻画其速度的变化,因此不能进行正确的反射波偏移成像,叠前深度偏移恰恰能弥补这些不足,体现其在偏移成像上的优势。但叠前深度偏移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速度模型准确的影响,相比于叠前时间偏移,其受速度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反射地震资料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二维炮线数据和导航数据,将二维炮线数据和导航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获得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共中心点道集;步骤2:将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反演,得到时间域层速度,将海底层位以上的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海底层位以下的时间域层速度的类型调整为同一类型,将同一类型的时间域均方根速度和时间域层速度进行速度融合,得到速度融合后的时间域层速度;步骤3:将速度融合后的时间域层速度进行时间偏移域层速度迭代,以使得时间域层速度在浅层收敛,得到更新后的时间域层速度;步骤4:将更新后的时间域层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到深度域,得到深度域初始层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反射地震资料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包括定义观测系统、叠前去噪和多次波压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反射地震资料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时间域均方根速度通过CVI反演,得到时间域层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反射地震资料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民,薛花,杨永,何高文,邓希光,韦振权,王海峰,任江波,刘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