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33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包括与管路系统固连的内穿孔筒,所述内穿孔筒外侧面上套接有外穿孔筒,所述外穿孔筒外侧面上套接有外壳,所述内穿孔筒管壁上从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开有若干个穿孔一,所述外穿孔筒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穿孔一相对应的穿孔二,所述外壳盖住若干个所述穿孔二进行设置,所述内穿孔筒两端外侧面上开有螺纹,所述内穿孔筒两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调节过程中不会改变穿孔管后的空气室体积,只要小位移就能实现大比率调节,结构简单可靠,调节灵敏度和精度高,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更具适用价值。更具适用价值。更具适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声器
,具体是指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消声装置通常被用来降低与内燃机排气管、高压气体或蒸汽排气孔、压缩机及风扇相关的噪声。消声装置允许流体通过而同时限制噪声的自由通过。而在气流管道中,其振动噪声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在流体管路系统中安装消声器时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传统的消声器对某个频段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而在旋转类机器中,其管路系统的频率一般随转速而变化,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消声器结构难以保证在机器运行中一直有较好的消声效果。马大猷院士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可在较宽的频带内保持良好的吸声效果,而后扩展到微穿孔消声器的工程应用中,具有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
[0003]当前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从原理上看,调节时不仅改变穿孔率,同时也改变了空气室的体积,减少了穿孔结构的有效工作长度;从结构上看,传动环节多,导致调节的灵敏度低,范围小,可靠性差,而且结构庞大,适应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在调节过程中不会改变穿孔管后的空气室体积,只要小位移就能实现大比率调节,结构简单可靠,调节灵敏度和精度高,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更具实用价值。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包括与管路系统固连的内穿孔筒,所述内穿孔筒外侧面上套接有外穿孔筒,所述外穿孔筒外侧面上套接有外壳,所述内穿孔筒管壁上从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开有若干个穿孔一,所述外穿孔筒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穿孔一相对应的穿孔二,所述外壳盖住若干个所述穿孔二进行设置,所述内穿孔筒两端外侧面上开有螺纹,所述内穿孔筒两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6]优选的,所述穿孔一和穿孔二的直径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其直径范围在0.1—3mm。
[0007]优选的,所述外壳与所述外穿孔筒配合形成空气室,与所述外穿孔筒上的穿孔二形成多个赫姆霍兹谐振腔。
[0008]优选的,所述外穿孔筒左侧边缘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内插接有导向销,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销孔对应的孔,所述导向销穿过所述销孔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孔内。
[0009]优选的,所述导向销为圆柱销。
[0010]优选的,所述内穿孔筒与外穿孔筒间装有密封垫,所述外壳与外穿孔筒间也装有密封垫。
[0011]优选的,所述内穿孔筒两端上且位于所述螺母与外穿孔筒之间套有套筒。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螺母与内穿孔筒的外管壁
螺纹的配合形成旋转副和移动副,相当于螺母螺杆结构。螺母与外穿孔筒之间有套筒,螺母转动兼平动、推动套筒,从而使外筒体移动,套筒与螺母的配合还可以避免端面偏载。在螺母的推动下,外穿孔筒上的小孔与内穿孔筒的小孔错开,得以微调穿孔率。本专利技术整体在调节过程中不会改变穿孔管后的空气室体积,只要小位移就能实现大比率调节,结构简单可靠,调节灵敏度和精度高,而且结构简单可靠,更具适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4]如图所示:1、螺母;2、导向销;3、外壳;4、密封垫;5、内穿孔筒;6、外穿孔筒;7、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结合附图1,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包括与管路系统固连的内穿孔筒5,所述内穿孔筒5外侧面上套接有外穿孔筒6,所述外穿孔筒6外侧面上套接有外壳3,所述内穿孔筒5管壁上从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开有若干个穿孔一,所述外穿孔筒6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穿孔一相对应的穿孔二,所述外壳3盖住若干个所述穿孔二进行设置,所述内穿孔筒5两端外侧面上开有螺纹,所述内穿孔筒5两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
[0017]所述穿孔一和穿孔二的直径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其直径范围在0.1—3mm。
[0018]所述外壳3与所述外穿孔筒6配合形成空气室,与所述外穿孔筒6上的穿孔二形成多个赫姆霍兹谐振腔。
[0019]所述外穿孔筒6左侧边缘开有销孔,所述销孔内插接有导向销2,所述外壳3上开设有与所述销孔对应的孔,所述导向销2穿过所述销孔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孔内。
[0020]所述导向销2为圆柱销。
[0021]所述内穿孔筒5与外穿孔筒6间装有密封垫4,所述外壳3与外穿孔筒6间也装有密封垫4。
[0022]所述内穿孔筒5两端上且位于所述螺母1与外穿孔筒6之间套有套筒7。
[0023]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内穿孔筒5与管路系统固连,气体从内穿孔筒5中流过。内穿孔筒5上开有穿孔一,其直径在0.1—3mm,穿孔均匀排列在内穿孔筒5的管壁上,如一、二排穿孔一为0.1mm直径;三、四排为0.3mm,依此类推,穿孔的直径、数量和排列按消声器的消声频率范围设计。内穿孔筒5体外管壁面的两端开有螺纹。
[0024]外穿孔筒6上的穿孔直径与内筒体上的一致,两者的初始配合状态为穿孔一一对应。外穿孔筒左侧开有销孔。同时内穿孔筒5与外穿孔筒6间装有密封垫4,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0025]外壳3与外穿孔筒6配合形成空气室,与外穿孔筒6上的穿孔二形成多个赫姆霍兹谐振腔。外壳3上开有与外穿孔筒6上销孔大小相当的孔,用于与导向销2紧配合,导向销2为圆柱销,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维护。同时外壳3与外穿孔筒6间装有密封垫4,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0026]螺母1与内穿孔筒5的外管壁螺纹的配合形成旋转副和移动副,相当于螺母螺杆结
构。螺母1与外穿孔筒6之间有套筒7,螺母1转动兼平动、推动套筒7,从而使外筒体移动,套筒7与螺母1的配合还可以避免端面偏载。在螺母1的推动下,外穿孔筒6上的穿孔二与内穿孔筒5的穿孔一错开,得以微调穿孔率。而在外穿孔筒6两端的螺母1既作为作动装置推动外穿孔筒,也作为固定装置,在调整好外筒体得到所需的消声频段后,可锁紧外穿孔筒6,防止其移动。
[0027]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管路系统固连的内穿孔筒(5),所述内穿孔筒(5)外侧面上套接有外穿孔筒(6),所述外穿孔筒(6)外侧面上套接有外壳(3),所述内穿孔筒(5)管壁上从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开有若干个穿孔一,所述外穿孔筒(6)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穿孔一相对应的穿孔二,所述外壳(3)盖住若干个所述穿孔二进行设置,所述内穿孔筒(5)两端外侧面上开有螺纹,所述内穿孔筒(5)两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一和穿孔二的直径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其直径范围在0.1—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穿孔率的抗性消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与所述外穿孔筒(6)配合形成空气室,与所述外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达蒋邹张永军邱宝成张传堂覃裕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简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