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31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该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重量份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
,涉及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具体为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界面剂通过对物体表面进行处理,该处理可能是物理作用的吸附或包覆,也经常是物理化学的作用。目的是改善或完全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技术性能和表面化学特性。以改变物体界面物理化学特性为目的产品,也可以称为界面改性剂。对物体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则称为表面处理。界面剂在不同领域都有应用,对物体表面处理工艺手段及目的也都不同,常见的界面剂对物体界面的处理与改性可分为四种工艺类型:润湿与浸渍、涂层处理、偶联剂处理以及表面改性。
[0003]对比文件CN100497469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高分子界面剂。其配料包括:去离子水、丙烯酰胺、异丁烯、甲基丙烯酸
‑2‑
羟乙酯、亚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过硫酸铵和苯丙乳液。本专利技术克服传统胶粘剂产品因含有害物质甲醛,毒性较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是一种绿色环保型产品。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节省资源等特点,且粘接强度高,有很强渗透性,耐水性好,施工方便。可替代腻子粉、瓷砖胶、墙纸胶、107胶等产品使用。
[0004]现有技术中,高分子界面剂在耐水性、热稳定性能、耐水性、耐候性、耐高温性能、抗张强度方面表现一般,且制备工艺存在着比较复杂,产能消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分子界面剂在耐水性、热稳定性能、耐水性、耐候性、耐高温性能、抗张强度方面表现一般,且制备工艺存在着比较复杂,产能消耗大的问题,而提出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该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第一步:首先将重量份10

15份改性水性聚氨酯和重量份15

17份去离子水混合,并在温度50

60℃、转速3000

3200rpm的条件下,搅拌5

8min,得到第一混合料;
[0009]第二步:将向第一混合料中依次加入40

50份改性苯丙乳液、3

7份改性消泡剂、6

8份增稠剂和18

22份石英粉,并在温度90

96℃、转速3000

3200rpm的条件下,搅拌50

60min后冷却,即得到高分子界面剂。
[0010]优选的,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1]第一步:首先称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脱水处理的聚酯多元醇加入到反应容器内,再加入5

6g的催化剂a,并在温度80

85℃条件下反应60

70min,在反应过程中,以10秒一滴的滴速向反应容器内滴加丙酮溶剂,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聚
酯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2;
[0012]第二步:向第一反应液中加入葫芦巴胶和2,2

二羟基甲基丙酸继续反应60

70min,同时,以10秒一滴的滴速向反应容器内滴加丙酮溶剂,然后降温至45

50℃,加入三乙胺中和反应20

30min,再加入乙二胺扩链,以10秒一滴的滴速向反应容器内滴加并用去离子水进行乳化分散30min停止搅拌,得到第二反应液;第一反应液、葫芦巴胶、2,2

二羟基甲基丙酸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1.2;
[0013]第三步:将得到的第二反应液在温度40

45℃和压力

0.095
‑‑
0.01mpa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丙酮,得到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葫芦巴胶天然的物质进行改性制备,因为,葫芦巴胶分子上含有羟基结构,可以与水性聚氨酯发生交联反应生产交联网状结构,大大提高了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从而使得高分子界面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具有着耐水性、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解决了目前水性聚氨酯乳液,存在着耐水性不足是影响水性聚氨酯涂料在实践中应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除此以外,在工程施工期间,有关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于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而言,掺入施工原料中后干燥速度相对比较缓慢,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维护;在水性聚氨酯涂料与水反应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可能大量残留于涂膜内,影响其性能;更为关键的是,在水性聚氨酯涂料中,所添加的大量水性涂料可能对工程建筑中的铁质基材产生影响,导致闪蚀问题的产生,甚至影响表面涂料的湿润性与外观性能。
[0014]优选的,催化剂a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015]优选的,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第一步:将由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得到的乳化剂水液;其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摩尔比1:1;
[0017]第二步:取体积三分之二的乳化剂水液与苯乙烯、丙烯酸丁酯、N

羟甲基丙烯酰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混合,在高速分散机下乳化3min,制得预乳液,搅拌待用;其中,乳化剂水液、苯乙烯、丙烯酸丁酯、N

羟甲基丙烯酰胺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1:1;1:1;
[0018]第三步:在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阳离子淀粉和过硫酸铵,调节pH值9

11,搅拌升温至90℃后氧化降解1h,然后降温至38

40℃,调节pH值3

4,加入FeSO4和H2O2,保温30min;加入剩余体积的三分之二乳化剂水液,升温至80℃,开始分别滴加预乳液和H2O2,滴加完毕后保温2h,得到改性苯丙乳液;本专利技术中苯丙乳液不仅具有着成膜性好、粘附力强、耐氧化和耐油的优点,而且也具有着良好的耐水性、耐候性、耐高温性能和抗张强度的性能;进而也使得高分子界面剂具有着良好的耐水性、耐候性、耐高温性能和抗张强度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苯丙乳液是由苯乙烯和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而制得的一类乳液,这类乳液具有性价比高、成膜性好、粘附力强、耐氧化和耐油的优点,但是其碳碳单键的线性主链结构和以羧酯基为主的侧链集团导致了耐水性、耐候性、耐高温性能和抗张强度的性能较差的问题。
[0019]优选的,改性消泡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0]第一步:将含氢硅油、聚醚和催化剂b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混合,并在温度120

150℃和转速6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首先将重量份10

15份改性水性聚氨酯和重量份15

17份去离子水混合,并在温度50

60℃、转速3000

3200rpm的条件下,搅拌5

8min,得到第一混合料;第二步:将向第一混合料中依次加入40

50份改性苯丙乳液、3

7份改性消泡剂、6

8份增稠剂和18

22份石英粉,并在温度90

96℃、转速3000

3200rpm的条件下,搅拌50

60min后冷却,即得到高分子界面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首先称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脱水处理的聚酯多元醇加入到反应容器内,再加入5

6g的催化剂a,并在温度80

85℃条件下反应60

70min,在反应过程中,以10秒一滴的滴速向反应容器内滴加丙酮溶剂,得到第一反应液;其中,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聚酯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2;第二步:向第一反应液中加入葫芦巴胶和2,2

二羟基甲基丙酸继续反应60

70min,同时,以10秒一滴的滴速向反应容器内滴加丙酮溶剂,然后降温至45

50℃,加入三乙胺中和反应20

30min,再加入乙二胺扩链,以10秒一滴的滴速向反应容器内滴加并用去离子水进行乳化分散30min停止搅拌,得到第二反应液;第一反应液、葫芦巴胶、2,2

二羟基甲基丙酸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1.2;第三步:将得到的第二反应液在温度40

45℃和压力

0.095
‑‑
0.01mpa条件下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丙酮,得到改性水性聚氨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a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型高分子粘结剂裂缝修补胶的高分子界面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由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云陈明惠李丽坤张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晶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