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走航式多普勒剖面测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323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走航式多普勒剖面测流方法,属于水利河道或渠道流速监测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动力驱动走航索移动,带动测流仪在河道或渠道横向移动;二维稳定舵机(9)是一个二维运动机构,基于重力传感器进行自动调节,通过流速传感器上的重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自动进行二维平面调整,使得声学多普勒传感器(11)的声学多普勒波束(18)保持与垂线45度角度,水位传感器的声学水位波束保持与垂线平行,实现一体化走航式测流。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人工充电,保持传感器始终对着水流方向,无需考虑水流方向、水流波浪颠簸对传感器对测流角度影响,免挂住水中漂浮物允许长期水中测流,可确保达到无人值守,实现输水断面流速的自动测流。流。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走航式多普勒剖面测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走航式多普勒剖面测流方法,属于水利河道或渠道流速监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利行业中河道或明渠流量测量使用剖面测流仪,采用双体船或三体船结构,由站立在两岸的人员进行人工牵引,测流完成后人工带回,读取测流数据、充电、防止丢失。已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由岸边拉到对岸、充电、防盗等,全部为人工操作,无法做到无人值守,无法自动测流;

在测流时,水中的漂浮物会挂在测流仪上,需要人工进行清理;

在测流时,由于多普勒流速传感器的测流波束指向前下方,船体方向、水流方向、水面波浪颠簸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传感器测流角度、水流速度及人工牵引速度合成等,水位测量波束也不再垂直朝下,这些不确定因素,造成测流算法非常困难,严重影响应用;

水中漂浮物经常挂在测流仪上,不得不进行人工清理。已有技术的主要问题:即测流波束指向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受影响后测流值复杂的算法与走航速度叠加后,使得测流算法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以上缺陷,加上水中漂浮物,使得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测流,测流算法极其复杂,测流精度稳定性极差,目前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走航式多普勒剖面测流方法,保持传感器始终对着水流方向,无需考虑水流方向、水流波浪颠簸对传感器对测流角度影响,避免挂住水中漂浮物允许长期水中测流,采用太阳能供电,达到无人值守,实现输水断面流速的自动测流,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走航式多普勒剖面测流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横跨河道或渠道布置走航索,测流仪通过牵引索固定在走航索上,动力驱动走航索移动,带动测流仪在河道或渠道横向移动;

所述测流仪包含多体船、尾舵连杆、尾舵浮子、尾舵舵板、二维稳定舵机、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和牵引索;多个浮体通过连接架组装在一起,构成多体船,多体船尾部通过尾舵连杆连接尾舵浮子,尾舵舵板设置在尾舵浮子的下方;多体船上设置二维稳定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二维稳定舵机下方设置传感器;牵引索固定在多体船上;所述传感器至少包含声学多普勒流速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设置在声学多普勒流速传感器上;所述传感器还包含水位传感器;

所述二维稳定舵机是一个二维运动机构,基于重力传感器进行自动调节,通过流速传感器上的重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自动进行二维平面调整,使得声学多普勒传感器的声学多普勒波束保持与垂线45度角度,水位传感器的声学水位波束保持与垂线平行;

水位传感器测量并确定河道或明渠底部淤积层及过流断面,通过上位监控软件
描绘出淤积断面和过流断面;在河道或明渠的横断面上设定多条垂线,通过声学多普勒传感器剖面测流,实现一体化走航式测流。
[0005]根据量水规范GB/T2 1 303
‑‑
2017中的规定,在河道或明渠的横断面上设定多垂线剖面测流,在每个测流垂线上,测点数达128点或256点,远远高于规定的1、3、5、7点,大大提高测流精度。
[0006]远程设定走航测流模式,走航结束自动返渠道中线;当走航测流完成时,测流仪停止在河道或明渠中间,通过自学习,得到河道或明渠中间流速与平均流速的关系,通过实时测量河道或明渠中间流速即可实现实时测流;也可以远程发出测流指令,实现召测测流。
[0007]测流至少包含下列方式:1、定时测流,规定每天测流次数和测流启动时间;2、河道或明渠水位变化自动走航测流,当上游流量或下游流量发生变化时,自动启动走航测流。
[0008]在放水结束、需要故障、维护、清理时,人工控制测流仪返回岸边。
[0009]测流仪带有北斗定位系统,防止偷盗丢失、防止故障丢失,在丢失后追回。
[0010]所述牵引索至少一根,一端固定在多体船上,另一端固定在走航索的一点或分开的两点。所述横跨渠道的走航索,上下闭环,一端连接牵引箱,另一端连接张紧箱。
[0011]所述多体船的顶层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0012]所述二维稳定舵机包含Y轴环、X轴环、固定架、X轴电机、Y轴电机、X转轴和Y转轴,固定架设置在多体船上,Y轴环的两侧分别通过Y转轴设置在固定架上,Y轴环与Y轴电机 连接,Y轴电机驱动Y轴环在固定架上翻转;X轴环的两侧分别通过X转轴设置在Y轴环内,X轴环与X轴电机连接,X轴电机驱动X轴环在Y轴环内翻转; X转轴和Y转轴相互垂直;X轴环的下方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至少包含流速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设置在流速传感器上。所述二维稳定舵机是一个二维运动机构,基于重力传感器进行自动调节,通过流速传感器上的重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自动控制X轴电机和Y轴电机启动,通过Y轴环和X轴环的翻转进行二维平面调整,使流速传感器始终向下。
[0013]所述多体船是双体船或三体船,由浮体和连接架组合构成,多船体一侧至少设置一段浮体。
[0014]所述浮体、尾舵舵板及传感器的前部均设置抗漂浮物旋轮。抗漂浮物旋轮为中间带孔可以自由旋转的圆片,圆片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带齿。抗漂浮物旋轮应用时两个一组,分别布设在浮体、尾舵舵板及传感器前端的两侧,抗漂浮物旋轮的前端边缘超过浮体、尾舵舵板及传感器的前端,也就是浮体、尾舵舵板及传感器前端缩进在两个抗漂浮物旋轮之间。多体船前端过来漂浮物时首先接触抗漂浮物旋轮,水中漂浮物在水流的作用下,拉动抗漂浮物旋轮旋转,使漂浮物滑过多体船,从而达到抗漂浮物的作用。如果多体船某一部分吃水较深,抗漂浮物旋轮设置多组,多组抗漂浮物旋轮上下布设,无论一组或多组布设,最上面的一组抗漂浮物旋轮会有一部分露出水面,从而保证漂浮物从多体船的下方滑过。
[0015]所述多体船的主机舱内还带有电路板。
[0016]所述牵引索由绝缘体和金属索连接构成,牵引索与多体船连接部分为抗雷击的绝缘体,绝缘体一端固定在多体船上,另一端与金属索连接,绝缘体与金属索连接处引出一段金属接地索,金属接地索与水面接触,用于将雷电引入水中,保护多体船不受雷击。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采用太阳能供电,无需人工充电;

采用尾舵保持传感器始终对着水流方向;

二维姿态稳定舵机,克服水流波浪颠簸;

采用太阳能供电,无需考虑水流方向、水流波浪颠簸对传感器对测流角度影响;

抗漂浮物结构避免挂住水中漂浮物允许长期水中测流;

上述特点可确保达到无人值守,实现输水断面流速的自动测流。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维稳定舵机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船体头上倾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船体头下倾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船体头左倾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走航式多普勒剖面测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横跨河道或渠道布置走航索,测流仪通过牵引索固定在走航索上,动力驱动走航索移动,带动测流仪在河道或渠道横向移动;

所述测流仪包含多体船(1)、尾舵连杆(4)、尾舵浮子(5)、尾舵舵板(6)、二维稳定舵机(9)、传感器(10)和太阳能电池板(13);多个浮体(2)通过连接架(3)组装在一起,构成多体船(1),多体船(1)尾部通过尾舵连杆(4)连接尾舵浮子(5),尾舵舵板(6)设置在尾舵浮子(5)的下方;多体船(1)上设置二维稳定舵机(9)和太阳能电池板(13),二维稳定舵机(9)下方设置传感器(10),牵引索(16)固定在多体船(1)上;所述传感器(10)至少包含声学多普勒流速传感器(11)和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设置在声学多普勒流速传感器上;所述传感器(10)还包含水位传感器(12);

所述二维稳定舵机(9)是一个二维运动机构,基于重力传感器进行自动调节,通过流速传感器上的重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自动进行二维平面调整,使得声学多普勒传感器(11)的声学多普勒波束(18)保持与垂线45度角度,水位传感器(12)的声学水位波束(19)保持与垂线平行;

水位传感器测量并确定河道或明渠底部淤积层及过流断面,通过上位监控软件描绘出淤积断面和过流断面;在河道或明渠的横断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树利于子朔张喜张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现代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