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金彪专利>正文

风动式响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113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风动式响铃,它主要由前风车1、前轴承2、支承体3、转轴4、后轴承5、后风车6、弹簧7、响铃8、击锤9、铃架10、销轴11、定位板12、支架13组成。前后风车分别装在转轴4的两端,转轴4通过轴承装在支承体3上。后风车叶尖通过弹簧装有击锤9。风车转动时击锤9可敲击U型支架13上的响铃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自行车、三轮车、童车、儿童玩具、各种要提醒人们注意的场所,也可做装饰品,其特点是不需手动,不需电源,只要有微风便可不断发出铃声。(*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借风力使铃锤敲击响铃发声的风动式响铃。响铃发出声音以提醒人们注意,在很多场合被广泛应用,如门铃、车铃、儿童玩具中的玩具铃等。现有各种响铃的动力来源一般为手动或电动。手动响铃使用总感不便,电动响铃比较复杂且需备有电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风力为动力的风动式响铃。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风动式响铃主要由前风车1、前轴承2、支承体3、转轴4、后轴承5、后风车6、弹簧7、响铃8、击锤9、铃架10、销轴11、定位板12、支架13组成。前风车1、后风车6中心均有内螺纹,转轴4两端制有外螺纹,前后风车通过螺纹用螺帽分别固定在转轴4的前端和后端。前后风车也可用固定连接的方法固定于转轴4的两端。转轴4通过前轴承2、后轴承5固定在支承体3上。后风车6风叶端头通过弹簧7与一击锤9相连。支承体3与U型支架13的一端相连,U型支架的另一端有一个水平定位板12。响铃8通过铃架10、销轴11装于U型支架13的水平定位板12一端,并可绕销轴11从水平定位板左侧转至水平定位板右侧。U型支架13装有响铃8一端的高度应满足后风车风叶上的击锤9与响铃8能够相碰为原则。支架13上有一个用来固定风动响铃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动式响铃,其特征在于它由前风车(1)、前轴承(2)、支承体(3)、转轴(4)、后轴承(5)、后风车(6)、弹簧(7)、响铃(8)、击锤(9)、铃架(10)、销轴(11)、定位板(12)和支架(13)组成;前后风车分别安装在转轴(4)的两端;转轴(4)通过前轴承(2)、后轴承(5)固定在支承体(3)上;后风车(6)风叶端头通过弹簧7与一击锤(9)相连;支承体(3)与U型支架(13)的一端相连,U型支架的另一端有一个水平定位板(12);响铃(8)通过铃架(10)、销轴(11)装于U型支架(13)的水平定位板(12)一端,并可绕销轴(11)从水平定位板左侧转至水平定位板右侧;U型支架(13)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动式响铃,其特征在于它由前风车(1)、前轴承(2)、支承体(3)、转轴(4)、后轴承(5)、后风车(6)、弹簧(7)、响铃(8)、击锤(9)、铃架(10)、销轴(11)、定位板(12)和支架(13)组成;前后风车分别安装在转轴(4)的两端;转轴(4)通过前轴承(2)、后轴承(5)固定在支承体(3)上;后风车(6)风叶端头通过弹簧7与一击锤(9)相连;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彪
申请(专利权)人:沈金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