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鲁鲁专利>正文

发音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092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声类玩具,它由管体和哨子两大部分组成,当哨子在管内从上向下落时能发出声响。本发音管的特点是,在管体两端的端盖上均制出发声孔,同时在端盖处位于管内一侧设置薄膜,该薄膜的作用是保证当发音管铅垂时盖住下端盖的发声孔而打开上端盖的发声孔,使哨响始终向上传出;另外,为改善哨子的下落速度使哨子与端盖的磕碰程度减低,还在哨体上套若干道细棉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音管属于儿童玩具,尤其涉及一种发声类玩具。玩具市场上曾有一种称为“魔音棒”的发声玩具,将其在铅垂方向上180°来回颠倒时,能发出声响,以此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该玩具的棒体是中空塑料的簿壁管,管内有一个塑料圆柱体的哨,棒体两端各有端盖扣着,其中一个端盖有发声孔为开口端,另一端盖没有发声孔为封闭端,玩具的声响是靠哨子在管内下落时气流对哨片的冲击振动发出的。该玩具的不足之处在于当其封闭端朝上时,玩具发出的声响是从朝下的开口端传出的,人听起来比向上传出的声音要弱,尤其当环境稍有噪杂时便听不见,因此让人误以为一头响一头不响;另外,该玩具要求哨子能在管内自由下落,因此在制作时哨子外径与空心管内经应有较松的配合,而这种松配合具有的间隙往往使哨子下落速度过快,发声的时间过短,而且下落速度造成哨子与端盖的撞击较重,也容易损坏哨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端都留发声孔且能改善哨体与管子间隙状况的发音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发音管两端的端盖上都制作出发声孔,同时在端盖处位于管内一侧设置能够对端盖上的发声孔进行关闭或开启的塑料薄膜;另外,在圆柱形哨体上套若干道具有纤毛的细绳圈,线圈的纤细毛丝可以起到减少间隙的作用但又不足以阻挡哨子的自由下落。改进后的发音管,无论那一端朝上,哨音都只向上传出,使人始终能听得真切,而在哨体上套上细线圈,既不用提高工艺精度如模具精度,又可以减缓下落速度减轻哨与端盖的磕碰程度,从而延长寿命。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见以下附图和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发音管整体示意图;图2是薄膜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视图。发音管由含有空心管1、端盖2、薄膜3的管体和含有哨体4、哨箍5、哨骨6、哨片7、细绳圈8的哨组成,端盖2扣在空心管的两端并用胶粘结牢,两个端盖上均有发声孔11,在端盖处位于管内一侧设置薄膜3,薄膜3比发声孔11的面积大,即薄膜3能将发声孔全部覆盖住;薄膜3上含有小圆弧9和刻槽10,其中小圆弧可以被夹于空心管的端面和端盖之间,或者直接用胶粘于端盖上位于管内一侧的平面上;刻槽10是为保证开启时最大限度地打开发声孔,即从刻槽处更易使薄膜折过下垂;哨体4装于管内,在哨体4的圆柱表面上套上细绳圈8,其数量为1~3道,绳圈可以是细棉线、尼龙线或包线的松紧圈,细线圈是套在哨体圆柱表面事先制出的槽中的。玩耍此发音管时,将其竖直,管内的哨在自重作用下自由下落,这时下端薄膜将端盖上的发声孔盖住,而上端的薄膜将端盖上的发声孔打开,当哨子落到底部后,将发音管迅速倒过来,哨子又重新从上向下落,这时位于下端的薄膜由原来处于上端时的开启发声孔变为关闭发声孔,位于上端的薄膜则由原来处于下端时的封闭发声孔变为打开发声孔,如此将发音管来回颠倒,其声响始终向上传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音管,由含有空心管(1)、端盖(2)的管体和含有哨体(4)、哨箍(5)、哨骨(6)、哨片(7)的哨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发音管两端的端盖(2)上都制出发声孔(11),同时在端盖(2)处位于管内一侧设置具有对发声孔进行开关功能的薄膜(3);在哨体(4)上套有具有纤毛的细绳圈(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音管,由含有空心管(1)、端盖(2)的管体和含有哨体(4)、哨箍(5)、哨骨(6)、哨片(7)的哨子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发音管两端的端盖(2)上都制出发声孔(11),同时在端盖(2)处位于管内一侧设置具有对发声孔进行开关功能的薄膜(3);在哨体(4)上套有具有纤毛的细绳圈(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音管,其特征在于薄膜(3)比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鲁鲁
申请(专利权)人:李鲁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