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纳米凝胶微球负载型隐形眼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
,涉及隐形眼镜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载药纳米凝胶微球负载型隐形眼镜的制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普及,眼科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目前,眼科疾病主要通过眼药水等方式对眼部进行局部给药,但这一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药物流失过快,需频繁给药等,时常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且药物在眼部的生物利用度不超过5%,利用度低。因此,亟需研制新型给药方式。
[0003]隐形眼镜也称为角膜接触镜,通常可以直接使用或佩戴在眼球上,其作用为矫正视力和预防眼部疾病。用以制备隐形眼镜材料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硬性不透气材料、硬性透气材料、软性非亲水性材料及软性亲水性材料。目前作为软性亲水性隐形眼镜的材料主要是聚甲基丙烯酸
‑
β
‑
羟乙酯(HEMA),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然而,这种材料含水量不高,约为38%,有一定的生物粘附性,佩戴过程中易于形成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纳米凝胶微球负载型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眼科药物负载于纳米凝胶微球上;步骤2:将载药纳米凝胶微球负载于隐形眼镜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纳米凝胶微球负载型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眼科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到纳米凝胶微球溶液中,摇床孵育,离心或透析分离,采用离心法或冻干法分离载药纳米凝胶微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药纳米凝胶微球负载型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科药物为阳离子型或疏水型眼科药物,包括但不限于盐酸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盐酸金霉素、双氯芬酸钠、环孢霉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蒸馏水、冰乙酸、乙醇、乙腈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药纳米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科药物和纳米凝胶微球的质量比为1:1~100,优选为1:5~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纳米凝胶微球负载型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201:将单体m、单体n、引发剂、交联剂和载药纳米凝胶微球溶液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步骤202:放入隐形眼镜模具里,在60~100度条件下热引发聚合反应6~12小时,或紫外光引发聚合1~60分钟;步骤203:将模具放置到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里面脱模,得到载药水凝胶材料。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药纳米凝胶微球负载型隐形眼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01 中,单体m为甲基丙烯酸
‑
β
‑
羟乙酯(HEMA);单体n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N
‑
羟乙基丙烯酰胺、N
‑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3
‑
甲基丙烯酸酯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丙烯酰胺、N
‑
羟甲基丙烯酸酰胺、甲基丙烯酸3
‑
(三乙氧基硅)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二甲基丙烯酸二缩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缩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二缩乙二醇酯、二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三丙烯酸甘油酯、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二丙烯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引发剂包括热引发剂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郝凌云,张小娟,许薇,吴向丽,汪洪,王小美,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