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及气管导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298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设置于导管主体管壁上的压力感应部件;压力感应部件包括外壳、弹性传导件和与弹性传导件连接的检测件;在导管主体伸入人体气管的过程中,外壳在弹性传导件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与人体气管内壁接触,人体气管内壁作用于外壳的压力能够通过弹性传导件传递至检测件并被检测件检测;及记录部件,记录部件与检测件信号连接,记录部件用于记录检测件的检测到的压力波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能够客观准确判断气管导管在人体气管内的置管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管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及气管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及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导管是全麻手术中的关键医疗器械,直接用于患者体内,为患者建立临时的通气通道。通常情况下气管导管侧壁上设有刻度,便于医生判断置管深度,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此种判断方式很容易将导管在口腔内的弯折部分计入导管在人体气管内的总置管深度,而且由于个体差异,弯折部分的长度也不相同,进一步导致无法客观判断导管在气管内的置管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及气管导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升判断导管在人体气管内置管深度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设置于导管主体管壁上的压力感应部件;所述压力感应部件包括外壳、弹性传导件和与所述弹性传导件连接的检测件;在所述导管主体伸入人体气管的过程中,所述外壳在所述弹性传导件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与所述人体气管内壁接触,所述人体气管内壁作用于所述外壳的压力能够通过所述弹性传导件传递至所述检测件并被所述检测件检测;及记录部件,所述记录部件与所述检测件信号连接,所述记录部件用于记录所述检测件的检测到的压力波动。
[0006]优选地,所述外壳设置为硬性圆台环,所述弹性传导件设置为弹簧,所述检测件设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硬性圆台环的小径端用于与所述导管主体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硬性圆台环与所述导管主体之间,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硬性圆台环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与所述导管主体的管壁连接;在所述导管主体伸入所述人体气管的过程中,所述硬性圆台环的大径端始终与所述人体气管内壁接触,所述弹簧能够传递所述硬性圆台环大径端与所述人体气管内壁间的压力至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导丝与所述记录部件信号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弹簧的数量相同且均设置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沿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硬性圆台环与所述导管主体之间,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硬性圆台环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弹簧,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均通过所述导丝与所述记录部件信号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包括上述述及的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管主体和收紧部件,所述收紧部件设置于所述导管主体管壁上,且所述收紧部件靠近所述导管主体的外露端,且所述收紧部件与所述硬性圆台环连接,所述收紧部件用于使所述硬性圆台环与所述人体气管内壁脱离接触状态;及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设置于所
述导管主体的管壁上,所述定位部件用于对所述导管主体在所述人体气管内进行定位。
[0009]优选地,所述导管主体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具有间隙空间;所述硬性圆台环的小径端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外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导丝设置于所述间隙空间内,所述导丝一端穿过所述外管的管壁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导丝另一端与所述记录部件信号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外管管壁上还设置有开口和环形电极片,所述开口和所述环形电极片均靠近所述外露端,且所述环形电极片位于所述收紧部件和所述开口之间;所述环形电极片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壁面上,所述导丝背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电极片信号连接;所述环形电极片通过夹持在所述开口处的监测夹与所述记录部件信号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监测夹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和导线;所述第一夹体朝向所述第二夹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接触电片,当所述监测夹夹持在所述开口处时,所述第一夹体朝向所述第二夹体的侧面与所述外管的内壁面贴合使所述接触电片与所述环形电极片接触;所述第二夹体上设置有导线出入口,所述导线一端通过所述导线出入口与所述接触电片信号连接,所述导线另一端与所述显示部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夹体朝向所述第一夹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弹性软垫。
[0012]优选地,所述收紧部件包括收紧线、传导滑轮和滑扣;所述滑扣套设于所述外管上且所述滑扣靠近所述外露端,所述外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扣能够沿所述滑轨做沿所述导管主体轴向的运动;所述收紧线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根,且所述传导滑轮的数量和所述收紧线数量相同,多根所述收紧线沿所述导管主体的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间隙空间内,且每根所述收紧线的一端均穿过所述外管管壁与所述硬性圆台环的大径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均穿过所述外管的管壁与所述滑扣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被各根所述收紧线的用于与所述硬性圆台环连接的一端所穿过的位置均设置为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处均设置有一个所述传导滑轮,在所述收紧线拉紧所述硬性圆台环的过程中,每根收紧线始终与对应所述传导滑轮的凹槽下部接触。
[0013]优选地,所述硬性圆台环的大径端和所述外管的管壁之间还设置有软性薄面,所述软性薄面、所述硬性圆台环和所述外管的管壁围成一封闭腔,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多个所述弹簧、多根所述收紧线穿过所述外管管壁与所述硬性圆台环相连的部分及多个所述传导滑轮均位于所述封闭腔内。
[0014]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充气囊、充气管和打气囊;所述充气囊套设于所述外管上且所述充气囊靠近所述伸入端,所述充气管中间部分位于所述间隙空间内,所述充气管一端穿透所述外管管壁与所述充气囊连通,另一端在靠近所述外露端的位置穿透所述外管管壁与外部的所述打气囊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当导管主体的伸入端开始伸入人体气管中时,外壳即与人体气管内壁发生接触,且外壳在弹性传导件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与人体气管内壁接触,由于人体气管内壁上有多个凸起气管环,且多个凸起的气管环沿人体气管的轴向间隔均匀分布,在导管主体伸入人体气管的过程中,外壳会与凸起的气管环依次接触,外壳每经过一个气管环,外壳与人体气管内壁之间的压力会发生较大变化,压力变化会通过弹性传导件传递至检测件并被检测件检测到,然后检测信号传递至记录部件,
记录部件能够记录检测件所检测到的压力波动,手术中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记录部件,判断压力感应部件经过气管环的个数,从而实现客观判断导管主体在人体气管中的置管深度,无须考虑气管导管在口腔内的弯折部分长度。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主体、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收紧部件和定位部件;其中,收紧部件设置于导管主体的管壁上,收紧部件与置管深度检测装置中的硬性圆台环连接,在导管主体的置管深度达到要求深度后或者在导管主体使用完毕移出人体气管的过程中,收紧部件能够使硬性圆台环与人体气管内壁脱离接触状态,避免气管导管在使用过程中,硬性圆台环与人体气管内壁长时间保持挤压状态以损伤人体气管内壁,以及避免气管导管使用完毕后移出过程中气管环阻碍硬性圆台环的移动从而损伤人体气管内壁,而且收紧部件靠近导管主体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于导管主体(11)管壁上的压力感应部件(12);所述压力感应部件(12)包括外壳、弹性传导件和与所述弹性传导件连接的检测件;在所述导管主体(11)伸入人体气管的过程中,所述外壳在所述弹性传导件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与所述人体气管内壁接触,所述人体气管内壁作用于所述外壳的压力能够通过所述弹性传导件传递至所述检测件并被所述检测件检测;及记录部件,所述记录部件与所述检测件信号连接,所述记录部件用于记录所述检测件的检测到的压力波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为硬性圆台环(121),所述弹性传导件设置为弹簧(122),所述检测件设置为压力传感器(123);所述硬性圆台环(121)的小径端用于与所述导管主体(11)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2)和所述压力传感器(123)设置于所述硬性圆台环(121)与所述导管主体(11)之间,所述弹簧(122)一端与所述硬性圆台环(12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23)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23)用于与所述导管主体(11)的管壁连接;在所述导管主体(11)伸入所述人体气管的过程中,所述硬性圆台环(121)的大径端始终与所述人体气管内壁接触,所述弹簧(122)用于传递所述硬性圆台环(121)大径端与所述人体气管内壁间的压力至所述压力传感器(123);所述压力传感器(123)通过导丝(15)与所述记录部件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23)和所述弹簧(122)的数量相同且均设置为至少两个,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23)沿周向均匀设置于所述硬性圆台环(121)与所述导管主体(11)之间,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23)和所述硬性圆台环(121)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弹簧(122),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123)均通过所述导丝(15)与所述记录部件信号连接。4.一种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主体(11);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导管的置管深度检测装置;收紧部件(13),所述收紧部件(13)设置于所述导管主体(11)管壁上,且所述收紧部件靠近所述导管主体(11)的外露端(112),且所述收紧部件与所述硬性圆台环(121)连接,所述收紧部件用于使所述硬性圆台环(121)与所述人体气管内壁脱离接触状态;及定位部件(14),所述定位部件(14)设置于所述导管主体(11)的管壁上,所述定位部件用于对所述导管主体(11)在所述人体气管内进行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11)包括外管(113)和内管(114);所述外管(113)和所述内管(114)之间具有间隙空间(115);所述硬性圆台环(121)的小径端和所述压力传感器(123)均与所述外管(113)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导丝(15)设置于所述间隙空间(115)内,所述导丝(15)一端穿过所述外管(113)的管壁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23)信号连接,所述导丝(15)另一端与所述记录部件信号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13)管壁上还设置有开口
(1131)和环形电极片(1132),所述开口(1131)和所述环形电极片(1132)均靠近所述外露端(112),且所述环形电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根杨丹影华福洲刘利霞王羲凤应俊张列亮肖凡张静周斌籍语斐唐利博甄婧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