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文骞专利>正文

一体成型全圆式十字铃铛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293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体成型全圆式十字铃铛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先由模具将铁板冲压成型为一十字形叶片,并向上延伸为一半圆形槽,且于各叶片之间形成一凹缺,以制成十字铃铛初胚,再经二次冲压,使十字叶片分别受推挤而形成直立状,再将其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固定于半圆槽下模内,以设有十字挡刀的半圆槽上模,经上、下模冲压结合,该十字叶片受十字挡刀的推挡,循半圆槽上模内壁,挤贴于十字挡刀之间,即成型为一全圆式十字铃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铃铛的种类可分为虎铃、十字铃铛等;由于铃铛的存在自古至今,传说有避邪作用,于国内外皆然,且需求上始终不曾间断,但很少对该种铃铛进一步予以研究创新,而继续加以延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种铃铛为虎铃,由于为求虎铃的美观性,必须将虎口A制成半圆形,方符合消费者需求,然因技术上无法突破,不得不将铃铛分隔成两部分,一为冲制成半圆形的虎口部,另一侧冲制成吊挂部B,再将两部分的端口予以冲压嵌合,而形成一结合端缘C,此乃无法避免的现象,若以焊合方式,则于竞争的市场上,因成本提高而失去竞争力;是以,该种铃铛经长期使用,随着生活水准提高,消费者自然而然对铃铛的使用上,不仅仅作为避邪之用而已,而将其延伸使用于装饰上,而饰品则讲求其美观性及新颖性,经业界以一体成型制造出一种十字铃铛,藉以迎合消费者需求;请参阅图2所示该种十字铃铛,是直接由上、下模具予以冲压成型,而纵然所使用的模具皆为半圆形槽模具,但因成型前该十字铃铛的叶片D为直立状,于模具迫压下强迫叶片D随模具弯曲,但该叶片D的内缘体本身已具弧度(如图4所示的叶片11’),将使其受迫挤下,于叶片D表面形成平直状,因十字叶片D本身具有弹性,于叶片的顶端无止挡(如图4的叶片顶端111’)所无法避免的现象,且顶端111’因冲压将形成扁平状,况且,因所使用的上、下模具皆为固定方式,若中心位置放置产生偏差,则会造成叶片与叶片的间距不平均,为现今十字铃铛制造方法所产生的弊端。本专利技术鉴于目前各式铃铛的制造的方法无法突破瓶颈,而停滞于必须以结合的方式或经冲压成型而造成无法全圆的情况,而专利技术一种,藉以制成全圆的十字铃铛。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是由模具将铁板冲压成型为十字型叶片,并向上延伸为一半圆形槽体,且于各叶片之间形成一凹缺,以制成十字铃铛的初胚,再将半圆形槽体放置于与之相同外缘直径的管模内,使该十字型叶片恰横跨于管模的端口上,再藉呈半圆头部且与半圆槽体内缘直径相同的半圆头冲杆,由上对半圆槽体往管模内冲入,使十字叶片分别受推挤而循冲杆与管模内壁间,形成直立而推落,再将其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以半圆槽体置于一可活动的半圆槽下模上,藉固定且相对于半圆槽下模的内部,设有十字挡刀的半圆槽上模,经上、下模冲压结合前,先放置一冲撞铁球于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内部,再予以冲合;由于因十字挡刀是位于十字叶片间,具有校正功能,经冲压时,该十字叶片受十字挡刀的推挡,强迫十字叶片循半圆槽上模的内壁,挤贴于十字挡刀之间,待退模后,即成型为一全圆式十字铃铛,以达到符合消费者需求及美观性的成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是于半圆槽上模内部所设的十字刀具端面,制成一适当的凹面弧度,但于成型时尚维持位于十字铃铛的叶片间距间,而使十字铃铛易于脱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1)由模具将铁板冲压成型为一向外呈十字型分布的叶片,并向上延伸为一半圆形槽体,且于各叶片之间形成一凹缺,即为第一次成型的初胚;(2)再将半圆形槽体反向放置于与之相同外缘直径的管模内,使该四个叶片恰横跨于管模的端口上,再藉一呈半圆头部且与半圆形槽体内缘直径相同之半圆头冲杆,由上对半圆形槽内缘往管模内冲入,使四个叶片分别受推挤而循冲杆与管模内壁间,而形成直立状的四个叶片而推落,即为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3)将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以半圆形槽体外缘置于一可旋转活动的半圆槽下模具上;(4)再藉一半圆槽上模具,其内部设有十字挡刀,往半圆槽下模具冲压结合;(5)则十字挡刀恰位于四个叶片间,将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牵动可旋转活动的半圆槽下模具予以校正至中心位置,冲压时,该四个叶片受十字挡刀的推挡,强迫四个叶片循半圆槽上模具的内壁,挤贴于十字挡刀之间;(6)成型后,半圆槽上模具上升,同时藉四枝刺杆贯穿设于半圆槽上模具顶端,且位于十字挡刀的四个分叉间的导孔,恰可推落该已成型的全圆式十字铃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十字挡刀的端面,制成适当的内凹弧面,但于成型时仍保持位于四个叶片的间距间。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半圆槽上模具顶端开设一供十字挡刀嵌入而紧密配合的十字贯穿孔。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主要是于第一次成型形成中间部分为一内凹半圆球体,并于端口向外垂直延伸十字叶片,再将第一次成型的初胚放置于管模,藉一冲杆冲压,迫使十字叶片直立,而完成第二次成型,再将其置于半圆槽下模,藉与其相对且内设一十字挡刀的半圆槽上模,经冲压而将十字叶片藉十字挡刀的迫挤和校正功能,使十字叶片分别迫贴于十字挡刀间的半圆槽上模内壁,而达到一体成型且不会产生皱折扭曲的全圆十字铃铛,以增加美观性及符合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优势。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现配合图示详述于后图示部份图1为习知虎铃立体图。图2为习知十字铃铛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十字铃铛第一次成型初胚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十字铃铛第二次成型步骤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装置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成型时半圆槽上模与十字铃铛结合的立体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模具冲压成型时的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十字铃铛受十字刀迫挤成型剖面图。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先由模具将铁板冲压成型(为习知步骤故不再详述),以制成十字铃铛的初胚1,即为一向外呈十字型分布的叶片11,并向上延伸为一半圆形槽体12,且于各叶片11之间形成一凹缺13;请再参阅图4再将半圆形槽12反向放置于与之相同外缘直径的管模2内,使该四个叶片11恰横跨于管模2的端口21上,再藉一呈半圆头部31且与半圆形槽体12内缘直径相同的半圆头冲杆3,由上对半圆形槽体12内缘往管模2内冲入,使四个叶片11分别受推挤而循冲杆3与管模2内壁间,而形成直立状的四个叶片11’而推落,以完成如图4其中虚线图示部分的第二次成型,再将其第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1’以半圆形槽体12外缘置于一可旋转活动的半圆槽下模具4上;藉固定且相对于半圆槽下模具4的半圆槽上模具5内部,开设一十字贯穿孔51,可供十字挡刀6嵌入而位于半圆槽上模具5内部紧密定位,使十字挡刀损坏时,易于更换;当半圆槽上模具5、半圆槽下模具4冲压结合前,先放置一冲撞铁球于二次成型后的十字铃铛1’内部,再予以冲压(此为必然步骤省略详述);由于因十字挡刀系位于四个叶片11’间,具有将第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1’,牵动可活动的半圆槽下模具4予以较正至中心位置的功能,经冲压时,该四个叶片11’受十字挡刀6的推挡,强迫四个叶片11’循半圆槽上模具5的内壁,挤贴于十字挡刀6之间(如图8所示);请再参阅图5及图8所示该半圆槽上模具5顶端,且位于十字贯穿孔51的四个象限间,于适当位置分别设一导孔52,可供半圆槽上模具5于退模上升时,位于四个导孔52的四枝刺杆7,恰贯穿导孔52而将成型后的十字铃铛1’’推落,即为一全圆式十字铃铛,从而可达到符合消费者需求及美观性的成型。此外,该十字挡刀6的端面,则制成适当的内凹弧面61,但于成型时仍保持位于四个叶片11’的间距间,使十字铃铛于脱模时,易于脱离。藉由上述步骤,即可制成一体成型全圆式十字铃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成型全圆式十字铃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1)由模具将铁板冲压成型为一向外呈十字型分布的叶片,并向上延伸为一半圆形槽体,且于各叶片之间形成一凹缺,即为第一次成型的初胚;(2)再将半圆形槽体反向放置于与之相同外缘 直径的管模内,使该四个叶片恰横跨于管模的端口上,再藉一呈半圆头部且与半圆形槽体内缘直径相同之半圆头冲杆,由上对半圆形槽内缘往管模内冲入,使四个叶片分别受推挤而循冲杆与管模内壁间,而形成直立状的四个叶片而推落,即为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3 )将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以半圆形槽体外缘置于一可旋转活动的半圆槽下模具上;(4)再藉一半圆槽上模具,其内部设有十字挡刀,往半圆槽下模具冲压结合;(5)则十字挡刀恰位于四个叶片间,将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牵动可旋转活动的半圆槽下模具予以 校正至中心位置,冲压时,该四个叶片受十字挡刀的推挡,强迫四个叶片循半圆槽上模具的内壁,挤贴于十字挡刀之间;(6)成型后,半圆槽上模具上升,同时藉四枝刺杆贯穿设于半圆槽上模具顶端,且位于十字挡刀的四个分叉间的导孔,恰可推落该已成型的全圆式 十字铃铛。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3-7-15 08/091,4311.一种一体成型全圆式十字铃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1)由模具将铁板冲压成型为一向外呈十字型分布的叶片,并向上延伸为一半圆形槽体,且于各叶片之间形成一凹缺,即为第一次成型的初胚;(2)再将半圆形槽体反向放置于与之相同外缘直径的管模内,使该四个叶片恰横跨于管模的端口上,再藉一呈半圆头部且与半圆形槽体内缘直径相同之半圆头冲杆,由上对半圆形槽内缘往管模内冲入,使四个叶片分别受推挤而循冲杆与管模内壁间,而形成直立状的四个叶片而推落,即为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3)将二次成型的十字铃铛,以半圆形槽体外缘置于一可旋转活动的半圆槽下模具上;(4)再藉一半圆槽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骞
申请(专利权)人:苏文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