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计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中的多能互补电源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源侧随机性对电力系统的冲击越来越大,调峰压力增大,网络潮流不均,使系统规划和运行遇到巨大挑战。近期,新能源配套储能政策的提出,要求新建新能源场站配套建设储能设施,用于缓解系统调峰压力。新能源出力特性和负荷需求特性存在地区性差异,因此需要研究一套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计算方法,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化配套储能。
[0003]由于新能源配套储能政策刚刚提出,已有研究中关于如何对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的研究较少,且在研究中通常考虑新能源
‑
储能联合出力波动方差最小,很少考虑联合出力曲线与负荷曲线匹配,计算方法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计算方法及系统,用于对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从而在保证储能投资经济性的前提下,降低新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新能源系统基本技术数据与系统运行预测数据;S2、根据步骤S1获取的新能源系统基本技术数据与系统运行预测数据,分别针对单一新能源场站和新能源发电基地制定标准化供应曲线;采用偏差积分电量与总发电量之间的百分比表示新能源
‑
储能联合出力曲线与标准化供应曲线之间的偏差程度;S3、利用步骤S2得到的单一新能源场站标准化供应曲线和新能源发电基地标准化供应曲线构建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构建储能投建容量约束,储能运行约束以及新能源
‑
储能联合出力约束;建立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优化模型;采用商业求解器对新能源场站储能配置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包含储能投建容量和电量的结果,将结果作为新能源场站的储能配置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系统基本技术数据包括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储能的单位投资成本c
ES,I
,储能的调节周期T
ES
,储能的充电/放电效率η
ES,c
/η
ES,d
,储能投建电量与投建容量的比例α;系统运行预测数据包括典型运行场景下整个电力系统各时刻负荷功率的预测值P
D
,新能源各时刻的预测发电功率P
N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单一新能源场站的标准化供应曲线的形状与系统负荷曲线形状相同;单一新能源场站的标准化供应曲线的总电量等于新能源场站实际发电量;采用积分电量的形式表示新能源
‑
储能联合出力曲线与标准化供应曲线间的偏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准化供应曲线的电量和功率关系表示如下:下:其中,T为典型场景内包含的时段数;Δt为运行时间粒度;为标准化供应曲线的总电量;为标准化供应曲线在时刻t的功率;P
tD
为系统实际负荷曲线在时刻t的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新能源发电基地标准化供应曲线的形状为系统负荷曲线减去理想净负荷曲线得到的曲线,具体为:其中,T为典型场景内包含的时段数,P
tD
为系统实际负荷曲线在时刻t的功率,Δt为运行时间粒度,P
tG
为配置储能后的新能源发电基地出力曲线在时刻t的功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应曲线偏差度指标ν表示为:其中,为偏差积分电量,为标准化供应曲线的总电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目标函数包括:在满足储能投资经济性的前提下,新能源
‑
储能联合出力曲线与标准化供应曲线之间的偏差程度最小,具体为:其中,Ω
S
为典型场景集合,C
I
为投资成本,为场景s的运行成本,π
s
为场景s的概率;λ为折算系数;采用供应曲线偏差度指标控制联合出力曲线与标准化供应曲线之间的偏差积分电量,具体为:具体为:其中,为允许的供应曲线偏差度上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学,杨钤,刘子拓,古宸嘉,鲍国俊,尹鸿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