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式散热模组及具有该液冷式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249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式散热模组及具有该液冷式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液冷式散热系统构件较多且占用空间较大等问题。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内具有相连通的一动力腔室及一流道,该外壳具有一吸热区及一冷却区;一泵浦,位于该动力腔室中,该泵浦具有一出液口连通该流道的第一端,该泵浦具有一入液口连通该流道的第二端;及一工作液,由该泵浦的出液口流入该流道,流经该吸热区及该冷却区,并通过该泵浦的入液口流回该泵浦内。过该泵浦的入液口流回该泵浦内。过该泵浦的入液口流回该泵浦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式散热模组及具有该液冷式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散热模组及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帮助电子装置维持适当工作温度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及具有该液冷式散热模组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请参照图1,其为一种公知的液冷式散热系统9,该现有的液冷式散热系统9具有一吸热单元91、一散热单元92、一泵浦93及一管件组94。该吸热单元91可以贴接于电子装置的热源Z处,该管件组94由一管件941连通该泵浦93与该吸热单元91,由一管件942连通该泵浦93与该散热单元92,再由一管件943连通该吸热单元91与该散热单元92。
[0003]根据前述结构,该泵浦93可驱动工作液在该管件组94中流动,且通过该吸热单元91而吸热升温的工作液,可在通过该散热单元92时冷却降温,并再次被导向该吸热单元91;如此不断循环,使该热源Z处能维持在适当的工作温度,避免该电子装置发生过热的问题。
[0004]然而,该现有的液冷式散热系统9的构件较为繁多,且构件之间又因组装结合的需求而必要占用掉一定的设置空间,使整体液冷式散热系统9所需占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内具有相连通的一个动力腔室及一个流道,该外壳具有一个吸热区及一个冷却区;一个泵浦,位于该动力腔室中,该泵浦具有一个出液口连通该流道的第一端,该泵浦具有一个入液口连通该流道的第二端;及一个工作液,由该泵浦的出液口流入该流道,流经该吸热区及该冷却区,并通过该泵浦的入液口流回该泵浦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吸热区及该冷却区各对位于该流道,该外壳另外具有一个预备区对位于该流道的第一端与该吸热区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内具有一个隔热部,该隔热部位于该预备区与该冷却区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流道在该预备区中的部位呈直线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多个凸部,多个凸部位于该流道中,并对位于该吸热区及该冷却区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流道具有多个直部及多个弯部,位于该吸热区的直部与弯部都具有该凸部。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流道具有多个直部及多个弯部,位于该冷却区的直部具有该凸部,位于该冷却区的弯部不具有该凸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泵浦为离心泵,该流道的第一端与该出液口直线相对,该流道的第二端与该入液口的切线方向相对。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括一个第一板及一个第二板,该动力腔室及该流道各成型于该第一板或/及该第二板,该第一板及该第二板相对结合以共同形成该动力腔室及该流道,并使该动力腔室及该流道均被封闭于该外壳内。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内具有至少一个扰流块位于该流道的第二端,该扰流块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第一通道,该扰流块的前端接触该外壳的内壁,该工作液流入该动力腔室时,通过各第一通道往该泵浦的入液口流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李明聪尹佐国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