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229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包括底部支架、坐板、靠背和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和翻转机构;所述升降装置左右对称布置,安装在底部支架两侧,包括上导轨、下导轨、电动推杆、从动折叠杆、主动折叠杆、前支撑挡杆和后支撑挡杆;所述翻转机构对称安装在升降装置两侧;坐板包括垫板和坐垫,坐垫安装在垫板上,垫板同前支撑杆铰接;靠背安装在垫板上;扶手固定在垫板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辅助装置结构简单,舒适性好,安全性高,制造成本低且安装维修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安装维修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安装维修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人在中国人口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老年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安享晚年,是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不断衰减,其关节的灵活性与动作的协调性不断下降,导致如厕不便等问题。这种情况在老年群体中普遍存在,几乎成为所有老年人的困扰,对其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额外的人力对其进行照顾。然而,如今老年人多为独居或仅与配偶居住,其子女大多数忙于工作或养育下一代而无时间照顾父母。同时存在雇佣专业看护人员成本较高,老年人群体因文化、道德观念等无法正常完成如厕却羞于求助的情况,各种在如厕过程重摔倒的事故频繁发生。一种辅助如厕装置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基于当今市面上已有的类似辅助装置功能过于单一,而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目前有三大类辅助装备,一是辅助抓手装置,此装置需要老年人用力将自己拉起,容易出现手滑或者力量不够造成的摔倒。二是无法提供助力的坐便椅,此类装置无法辅助坐下与起立。三是能提供助力的坐便椅,但价格普遍较高,尺寸较大,对卫生间的空间要求相对较高。
[0003]专利文件CN201921665903.6 公开了一种辅助如厕用座椅。包括椅架、坐板、升降机构;其椅架包括靠背、底座及分别位于左右两端的两根立柱,两根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靠背和底座连接;升降调节机构包括电机和由电机控制的传动杆,电机设置在靠背上或底座上;传动杆位于两根立柱的中间,且传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靠背和底座连接;坐板的外端供使用者坐上,坐板的内端开始有通孔,传动杆穿过通孔,使坐板能够在电机的控制下沿传动杆上下移动。但此装置只能上升和下降,并不能使坐板倾斜来辅助起身和坐下。
[0004]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辅助如厕装置不能升降并提供推力,如厕不便的使用者需要完成艰难的下蹲动作并且难以起身。
[0006]2、部分产品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容易对如厕不便者造成伤害,并不适合如厕不便者使用。
[0007]3、还有部分可升降如厕辅助装置结构复杂,导致安装和拆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可实现如厕过程的辅助起身和坐下,具有结构简单,舒适性好,安全性高,制造成本低且安装维修简单等特点。
[0009]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如厕辅助装置,包括底部支架、坐板、靠背、扶
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翻转机构;所述升降装置对称安装在底部支架两侧,包括上导轨、下导轨、电动推杆、从动折叠杆、主动折叠杆、前支撑挡杆和后支撑挡杆;所述翻转机构对称安装在升降装置两侧,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固定杆;坐板包括垫板和坐垫,坐垫安装在垫板上,垫板通过铰接与翻转机构和上导轨相连;靠背安装在垫板上;扶手固定在垫板两侧;
[0010]所述升降装置由电动推杆,主动折叠杆、从动折叠杆、前支撑挡杆、后支撑挡杆和上、下导轨组成;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两个下导轨前方;所述从动折叠杆上、下端分别与上下导轨铰接;所述主动折叠杆上下端都装有导轮,下端与电动推杆连接,可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沿下导轨滑动;所述从动折叠杆和主动折叠杆中间铰接,保证剪式结构在滑轨内运动,同时确保电动推杆能带动类剪式结构按照预定轨迹运动;
[0011]所述翻转机构由固定杆,下连杆和上连杆组成;所述固定杆固定在下导轨外侧,下连杆与固定杆铰接;所述上连杆同下连杆铰接,中间偏下位置与上导轨铰接,在升降装置下降和上升的同时带动上连杆上端沿坐板前后移动,实现坐板的倾斜,方便如厕者坐下和起身。
[0012]使用流程为:
[0013]安装过程:整个装置可直接固定到座便器上,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不适用时,整个装置为折叠状态;
[0014]辅助坐下:当如厕者需要使用时,按下遥控器的上升按钮,电动推杆带动主动折叠杆沿下导轨向前滑动,带动升降装置抬升;同时带动翻转机构运动,上连杆上端向后运动,推动坐板翻转;整个装置抬升到合适高度,坐板翻转到合适位置时,按下向下按钮停止运动;如厕者坐下后,按下下降按钮,电动推杆推动主动折叠杆沿下导轨向后滑动,带动升降装置下降,翻转的上连杆上端向前运动,坐板向下翻转,在下降到前、后支撑杆落到底部支架上时停止下降;
[0015]辅助起身:当如厕者需要起身时,按下遥控器的上升按钮,电动推杆带动升降装置抬升,同时翻转机构运动,推动如厕者起身,形成一个助推力辅助起身;抬升到指定高度,自动停止抬升;使用完毕,按下下降按钮,自动下降到初始位置。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与现有的如厕辅助装置相比,本技术能为如厕不便者提供下蹲与站起的推力;采用剪式结构,装置稳定且能承受较大质量;贴合人体曲线,舒适性与安全性较高;装备了遥控器,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安装维修简便,安装地点限制较小;制造成本低,加工方便,便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的整体工作示意图1。
[0019]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0020]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的初始位置侧视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包括底部支架1、坐板2、靠背3、扶手4、升降装置5、翻转机构6、上导轨51、下导轨52、电动推杆53、从动折叠杆54、主动折叠杆55、前支撑挡杆56、后支撑挡杆57、上连杆61、下连杆62、固定杆6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案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通过如下模块来实现并解决技术问题:
[0024]1、针对
技术介绍
提到的第1点问题,通过所述电动推杆推动升降装置,使上导轨上升,翻转机构带动坐板倾斜,实现抬升辅助起身的效果;通过电动推杆将升降装置调到合适高度,翻转机构调到合适的倾斜程度,再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装置下降,实现辅助坐下的效果;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通过电动推杆的运动提供动力。
[0025]2、针对
技术介绍
提到的第2点问题,通过所述前支撑挡杆和后支撑档杆固定在上导轨上,在使用状态下,前支撑档杆和后支撑挡杆落在底部支架上,使如厕者的中重量落在底部支架上,防止结构变形,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安全。
[0026]3、针对
技术介绍
提到的第3点问题,通过所述底部支架的框架结构,可实现如厕辅助装置可快捷安装和拆卸。
[0027]具体细节如下: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如下,包括底部支架1、坐板2、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装卸全自动如厕辅助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坐板(2)、靠背(3)、扶手(4);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5)、翻转机构(6);所述升降装置(5)对称安装在底部支架(1)两侧,包括上导轨(51)、下导轨(52)、电动推杆(53)、从动折叠杆(54)、主动折叠杆(55)、前支撑挡杆(56)和后支撑挡杆(57);所述翻转机构(6)安装在升降装置(5)两侧,包括上连杆(61)、下连杆(62)和固定杆(63);坐板(2)包括垫板(21)和坐垫(22),坐垫(22)安装在垫板(21)上,垫板(21)和前支撑挡杆(56)铰接,可沿横杆轴向方向转动;靠背(3)固定在垫板(21)上;扶手(4)安装在垫板(21)两侧;所述从动折叠杆(54)下端与下导轨(52)铰接,上端与上导轨(51)铰接;所述主动折叠杆(55)上端沿上导轨(51)滑动,下端与电动推杆(53)连接,可在电动推杆(53)的作用下,沿下导轨(52)滑动;所述翻转机构(6)中的固定杆(63)固定在下导轨(52)上,下连杆(62)同固定杆(63)铰接;所诉上连杆(61)同下连杆(62)铰接,中间偏下位置同上导轨(51)铰接,上端可沿坐板(2)前后滑动;在初始位置及使用时,升降装置(5)为折叠状态;在如厕后需要起身时,通过电动推杆(53)带动升降装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黄河胡宇雄徐苏杨王雨奇黄涛黄龙王金行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