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长林专利>正文

数字延时混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09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数字延时混响器,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存贮器部分采用了2块相同的DRAM,它们的引脚除“读/写”控制脚外,其余的相同脚均连接在一起,根据所需的延时时间,交替进行“读”、“写”操作,使与正常模拟信号同步的数字信号连续写入和延迟的数字信号连续读出,并转换成模拟信号,与直通信号按一定比例叠加后,便构成了“数字延时混响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音响
,具体地说是一种数字延时混响器。延时混响器是音响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音色变得丰满、圆润、及产生各种特殊效果,以往的延时混响器多为机械方式,如弹簧片、钢板式等。存在着体积大,音响效果差等缺点。近年来,数字式延时混响器由于各项音响指标较高,已开始应用于专业音响设备,但由于其电路复杂,成本高昂,很难应用于家用音响设备。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了一个使数字式延时混响器进入高、中档音响设备的途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将模拟信号转换成一位或多位的数字信号,交替写入二片RAM存储器,并交替读出,重新转换成模拟信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将模拟信号由A点输入“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时,“读写控制电路”根据所需的延时时间,交替发出“读/写”和“写/读”信号,并控制“地址发生电路”发出地址信号,将数字信号不断地交替写入二片RAM存储器中,并不断地交替读出,读出的数字信号通过“数/模转换电路”,重新转变为模拟信号。这样,便达到了使模拟信号在所需时间内延迟的目的。将延迟的信号由B点与直通的信号不断地混合、放大,便构成了“数字延时混响器”。本技术的优点是体积小、成本低、延时时间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高、中档音响设备上。如收、扩音机,录音机,电声乐器等。图1是本技术电路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电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电路示意图。本技术可用下列方式实现实施例1如附图2所示模拟信号由A点进入模/数转换集成电路的D端,转换成一位的数字信号后,由Q端输出。F1、F2、F3共同组成“读写控制电路”,根据所需的延时时间,交替发出高、低电位,控制两片RAM存储器的读(R)和写(W)。并控制地址计数器集成电路顺序发出地址信号,将数字信号交替写入2片RAM并交替读出,读出的数字信号输入数/模转换集成电路的D端,重新转换成模拟信号由Q端输出。此时,该模拟信号已较正常信号延迟了一段时间,经由C1、C2、R1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后,由B点返回主电路,与直通的信号按一定比例混合,使产生了混响等各种效果。实施例2将数/模、模/数转换及地址计数电路集成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中,其电路形式如附图3所示模拟信号从A点进入分别由LSI1和LSI2组成的读/写及存储单元。由F1、F2、F3组成的读/写控制电路,交替发出高、低信号,控制两个单元交替进行读-写。即写-模/数转换、写入RAM;读-从RAM读出、数/模转换。转换后的模拟信号经滤波后由B点回到主电路,完成延时作用。本延时器用于数/模、模/数转换的数字信号可以是一位的,也可以用多位的,(如四位、八位等)加以实现。亦可将本延时器的主体电路集成在一块或数块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模/数,数/模转换电路的数字式延时混响器,其特征在于存储部分采用了两只相同的RAM存储器,两只存储器的各个地址信号引脚均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采用模/数,数/模转换电路的数字式延时混响器,其特征在于存储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叶长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