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72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包括支撑腿模块、转台模块、天线模块及馈源模块;支撑腿模块和天线模块分别与转台模块的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转台模块包括X轴转动结构和Y轴转动结构;馈源模块可拆卸设置在天线模块的中心位置处,控制箱可拆卸设置在转台模块的下部,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快速部署展开,为低轨卫星提供遥控指令上注以及遥测数据接收的应急测控提供支持。令上注以及遥测数据接收的应急测控提供支持。令上注以及遥测数据接收的应急测控提供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低轨卫星测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航天测控地面系统主要分为地面固定站和机动站两种。
[0003]地面固定站由接收天线和放置配套电子设备的机房组成。固定站的建设对场地要求高,项目占用面积大,项目建设周期长,需要基础建设配套,供电供水通信配套等。固定站工作模式简单可靠,但无机动性,因任务需要更改接收位置时只能重新建站。
[0004]传统机动站由接收天线,配套电子设备方舱,载车平台组成,带有载车平台的机动站具有一定机动性。但是机动站对机动部署的环境要求较高,对山地、丛林地区的机动适应性较差,从而导致在特殊条件下的应急测控任务支持能力不足。但机动站无法机动至境外,对于境外的应急补网测控任务支持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机动站作为一套完整功能的卫星测控系统,设备复杂,维护成本较高,若用于低轨卫星的测控支持,其系统设计余量往往较大,一定程度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快速部署展开,为低轨卫星提供遥控指令上注以及遥测数据接收的应急测控提供支持。
[0006]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包括支撑腿模块、转台模块、天线模块及馈源模块;支撑腿模块和天线模块分别与转台模块的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转台模块包括X轴转动结构和Y轴转动结构;馈源模块可拆卸设置在天线模块的中心位置处,控制箱可拆卸设置在转台模块的下部,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0008]所述的支撑腿模块采用三支撑腿结构,支撑腿模块包括支撑腿连接座,支撑腿连接座下表面分别与三组支撑腿的上端铰接,且三组支撑腿在支撑腿连接座下表面均匀设置。
[0009]所述的三组支撑腿的下部还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杆水平连接轴,支撑杆水平连接轴分别设置在分别设置在每组支撑腿下部,相邻两个支撑杆水平连接轴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水平连接轴通过轴套与支撑腿转动连接,支撑杆水平连接轴的两端还竖向设置有支撑杆竖直连接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杆竖直连接轴与两侧的支撑杆水平连接轴转动连接。
[0010]所述的三组支撑腿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装置,支撑杆采用伸缩式支撑杆。
[0011]所述的天线模块采用抛物面天线反射面,抛物面天线反射面由多组抛物面天线分瓣可拆卸拼合而成。
[0012]所述的天线模块还包括双GPS/BD天线。
[0013]所述的X轴转动结构包括第一U形转动架和转动部,第一U形转动架的开口朝上且开口间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转动部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U形转动架转动连接,第一U形转动架的下端与支撑腿模块的上端可拆卸连接,Y轴转动结构包括第二U形转动架,第二U形转动架开口朝上且开口间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有第二转轴,转动部的上部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U形转动架转动连接,天线模块的下端与分别与第二U形转动架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0014]所述的第一U形转动架和第二U形转动架上分别设置有转动角度锁紧装置。
[0015]所述的第一U形转动架、第二U形转动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转动部均为可拆卸连接。
[0016]还包括用于收纳支撑腿模块、转台模块、天线模块及馈源模块的收纳箱。
[0017]本技术采用分体式的支撑腿模块、转台模块、天线模块及馈源模块,各模块经快速拼装后能够对低轨卫星进行业务测控以及应急补网测控任务;收纳后可放置于两个收纳箱或收纳背包,便于使用者运输携带,且每个收纳箱或收纳背包重量不超过25kg,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快速部署展开。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详细的描述: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包括支撑腿模块1、转台模块2、天线模块3及馈源模块4;支撑腿模块1和天线模块3分别与转台模块2的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转台模块2包括X轴转动结构和Y轴转动结构;馈源模块4可拆卸设置在天线模块3的中心位置处,控制箱5可拆卸设置在转台模块2的下部,控制箱5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0023]本技术中,支撑腿模块1用于保证本装置的稳定支撑,支撑腿模块1采用三支撑腿7结构,支撑腿模块1包括支撑腿连接座6,支撑腿连接座6下表面分别与三组支撑腿7的上端铰接,且三组支撑腿7在支撑腿连接座6下表面均匀设置。组装使用时,将三组支撑腿7展开,即可形成三点稳定支撑。为了进一步保证支撑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三组支撑腿7的下部还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8和支撑杆水平连接轴9,支撑杆水平连接轴9分别设置在分别设置在每组支撑腿7下部,相邻两个支撑杆水平连接轴9之间设置有支撑杆8,支撑杆水平连接轴9通过轴套10与支撑腿7转动连接,支撑杆水平连接轴9的两端还竖向设置有支撑杆竖直连接轴11,支撑杆8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杆竖直连接轴11与两侧的支撑杆水平连接轴9转动连接,支撑杆8可采用伸缩式支撑杆8,便于调节支撑腿模块1的高度。在保证支撑腿7上部顶紧的情况下,通过三组支撑杆8稳定支撑状态,使三组支撑腿7成为一个刚性整体,避免因产生晃动对系统造成影响。三组支撑腿7的下端面设置
有连接装置12,用于与防止场所的底面环境进行可靠连接。连接装置12可采用支脚,以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也可更换为地叉等连接装置12。
[0024]本实施例中,天线模块3采用抛物面天线反射面,抛物面天线反射面具有高方向性,能够向一个特定的方向汇聚无线电波到狭窄的波束,或从一个特定的方向接收无线电波。本实施例中,抛物面天线反射面由多组抛物面天线分瓣13可拆卸拼合而成,拼合后既能满足信号收发功能,拆卸后占用空间小,便于使用者运输携带。天线模块3还包括双GPS/BD天线14。抛物面天线反射面采用1米口径天线,无需载车配合使用。
[0025]本技术中,X轴转动结构包括第一U形转动架15和转动部16,第一U形转动架15的开口朝上且开口间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有第一转轴17,转动部16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17与第一U形转动架15转动连接,第一U形转动架15的下端与支撑腿模块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Y轴转动结构包括第二U形转动架18,第二U形转动架18开口朝上且开口间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有第二转轴,转动部16的上部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U形转动架18转动连接,天线模块3的下端与分别与第二U形转动架18的上端可拆卸连接。X轴转动结构和Y轴转动结构能够实现抛物面天线反射面的角度可调,以满足实际使用场景下的信号接收发送的要求。第一U形转动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模块、转台模块、天线模块及馈源模块;支撑腿模块和天线模块分别与转台模块的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转台模块包括X轴转动结构和Y轴转动结构;馈源模块可拆卸设置在天线模块的中心位置处,控制箱可拆卸设置在转台模块的下部,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腿模块采用三支撑腿结构,支撑腿模块包括支撑腿连接座,支撑腿连接座下表面分别与三组支撑腿的上端铰接,且三组支撑腿在支撑腿连接座下表面均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组支撑腿的下部还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杆水平连接轴,支撑杆水平连接轴分别设置在分别设置在每组支撑腿下部,相邻两个支撑杆水平连接轴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水平连接轴通过轴套与支撑腿转动连接,支撑杆水平连接轴的两端还竖向设置有支撑杆竖直连接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杆竖直连接轴与两侧的支撑杆水平连接轴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组支撑腿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装置,支撑杆采用伸缩式支撑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轨卫星测控支持的便携式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昱张玮陈昊黄硕雷永刚曾超荣文博郑卫胜徐杰方圆吴豪杰高昆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方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