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63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通过旋钮与手术床固定,所述帽体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将腔体内壁全部覆盖,所述支撑气囊与帽体内壁接触的一面固定在帽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气囊的内腔通过管道与手捏充气装置连通,患者头部进入帽体后,支撑气囊充气,支撑气囊逐渐与患者的头部紧贴,从而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帽体与支撑气囊形成内柔外刚的效果,妥善固定患者的头部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同时,内置的凹槽可以很好的适应人体耳部轮廓,防止耳部压伤,内置的耳机可以播放音乐有效舒缓患者的紧张心情,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

技术介绍

[0002]脑血管畸形是除了高血压以外另一种引起脑出血的重要的原因,对于年轻人以及原来没有高血压的病人来说,需要考虑到脑血管畸形的可能性,脑血管畸形一般需要通过CT及脑血管的造影明确,如果发现了脑血管畸形,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通过微导管把各种栓塞的物质导入到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区域,来达到消除病灶或者是缩小畸形血管团的一种,脑血管病人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将身体和头部都固定起来,但是大部分的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由于紧张或者身体原因会发生的抖动,导致头部可能会产生晃动导致图像模糊甚至影响手术操作。
[0003]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固定装置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但是大部分通过夹板固定,由于夹板太过坚硬,可能造成患者身体不适导致紧张。
[0004]另外的一些固定装置虽然能进行固定,但是由于各个患者头部形状存在着差异,不能够调节固定装置之间的间距,不能够适应各个患者,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好,固定效果好,方便手术操作,舒缓心情,提高手术效果的优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内设有腔体,所述帽体底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开口一,所述开口一为圆形,所述帽体前面设有与底部和腔体连通的开口二,所述腔体内设有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将腔体内壁全部覆盖,所述支撑气囊与帽体内壁接触的一面固定在帽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气囊的内腔通过管道与手捏充气装置连通,所述帽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手术床固定的旋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帽体通过旋钮与手术床固定,固定在帽体中的支撑气囊将腔体内壁覆盖,支撑气囊充气后与患者的头部紧贴,从而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一方面支撑气囊质地相对柔软,舒适度更好,另一方面,支撑气囊可以调节充气量来适应头部大小不同的患者,适应性更好。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帽体和帽体内的腔体均为椭圆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帽体和帽体内的腔体设置为椭圆形,更接近人头部的形状,与头的配合度更好,同时视觉效果较好,患者不容易紧张,另外椭圆形的帽体占据的空间小,便于医疗操作。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帽体由多个横纵交叉的框架连接,所述旋钮固定在框架的交叉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多个横纵交叉的框架相互连接形成刚性帽体,对内部填充的支撑气囊进行支撑,形成内柔外刚的效果,且整个帽体的重量较轻,成本低,另外横纵框架相互交叉形成的网格可以作为患者头部区域分隔线,便于医生快速确定患者头部不同区域,方便手术操作。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气囊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与人体耳朵的位置相对。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适应人体耳部轮廓,防止耳部压伤,提高了佩戴的舒适度。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设有纱网,所述纱网后设有耳机。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时耳朵直接与纱网接触,纱网质地较软,能够进一步提高佩戴的舒适度,还具有防尘的作用,避免杂质进入耳机影响使用寿命,耳机用于播放音乐以舒缓患者的紧张心情,避免患者因紧张而影响手术效果。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二与开口一的连接处设有一锁紧气囊,所述锁紧气囊的一端与开口一一侧的支撑气囊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气囊的另一端与开口一另一侧的支撑气囊可拆卸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的头部由开口二与开口一进入帽体后,将锁紧气囊与支撑气囊可拆卸连接的一端固定,向支撑气囊中充气,实现对患者头部的支撑,同时锁紧气囊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帽体内,患者的头部不会从帽体中出来,另外,由于锁紧气囊位于开口二与开口一的连接处,充气后与患者的下巴贴合,对患者的下巴进行限位,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因紧张而向上抬起下巴造成头部上仰的现象,进一步加强和患者头部的固定效果。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气囊的内腔与支撑气囊的内腔连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气囊无需额外的充气装置,直接通过支撑气囊来实现充气,从而实现对患者头部进一步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效率高。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中的帽体通过旋钮与手术床固定,固定在帽体中的支撑气囊将腔体内壁覆盖,支撑气囊充气后与患者的头部紧贴,从而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一方面支撑气囊质地相对柔软,舒适度更好,另一方面,支撑气囊可以调节充气量来适应头部大小不同的患者,适应性更好。
[0023]2.本技术将帽体和帽体内的腔体设置为椭圆形,更接近人头部的形状,与头的配合度更好,同时视觉效果较好,患者不容易紧张,另外椭圆形的帽体占据的空间小,便于医疗操作。
[0024]3.本技术中的帽体由多个横纵交叉的框架相互连接形成刚性帽体,对内部填充的支撑气囊进行支撑,形成内柔外刚的效果,且整个帽体的重量较轻,成本低,另外横纵框架相互交叉形成的网格可以作为患者头部区域分隔线,便于医生快速确定患者头部不同区域,方便手术操作。
[0025]4.本技术在帽体的开口二与开口一的连接处设置锁紧气囊,患者的头部由开口二与开口一进入帽体后,将锁紧气囊可拆卸连接的一端固定,向支撑气囊中充气,实现对患者头部的支撑,同时锁紧气囊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帽体内,患者的头部不会从帽体中出来,另外,由于锁紧气囊位于开口二与开口一的连接处,充气后与患者的下巴贴合,对患者的下
巴进行限位,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因紧张而向上抬起下巴造成头部上仰的现象,进一步加强和患者头部的固定效果。
[0026]5.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与人体耳朵的位置相对的凹槽,可以很好的适应人体耳部轮廓,防止耳部压伤,提高了佩戴的舒适度,同时在凹槽内设置纱网,并在纱网后设置耳机,佩戴时耳朵直接与纱网接触,纱网质地较软,佩戴的舒适度更好,同时,纱网还具有防尘的作用,避免杂质进入耳机影响使用寿命,耳机播放音乐可以有效舒缓患者的紧张心情,提高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技术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中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帽体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包括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内设有腔体(2),所述帽体(1)底部设有与腔体(2)连通的开口一(3),所述开口一(3)为圆形,所述帽体(1)前面设有与底部和腔体(2)连通的开口二(4),所述腔体(2)内设有支撑气囊(5),所述支撑气囊(5)将腔体(2)内壁全部覆盖,所述支撑气囊(5)与帽体(1)内壁接触的一面固定在帽体(1)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气囊(5)的内腔通过管道与手捏充气装置(6)连通,所述帽体(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手术床固定的旋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和帽体(1)内的腔体(2)均为椭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血管介入术头部固定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由多个横纵交叉的框架(8)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君周佩洋彭剑英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