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63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染防治技术领域,涉及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包括底座、箱体和第一活动仓,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一活动仓开设在箱体内部,所述箱体侧面设置有壳体,所述箱体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其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螺纹柱的配合,当人们需要清理第二活动仓中的灰尘时,人们只需要拧动旋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螺纹柱的配合下,得以带动螺纹管移动,使得螺纹管从第二卡槽中脱离,人们即可将壳体从第一卡槽中取出,从而对第二活动仓进行清理,方便了人们对第二活动仓中的灰尘进行清理。第二活动仓中的灰尘进行清理。第二活动仓中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染防治
,具体涉及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地下建筑出现的场所也越来越普遍,地下的空间的开发有利于缓解地面上的空间不足的问题,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由于地下建筑的通风条件不如地上的那么方便,使得地下的建筑的空气不能够很好的流通,进而导致了地下建筑空气存在很严重的污染的问题,而现有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大多体积庞大,不能够方便的在地下使用,同时现有装置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不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更换,导致防治效果降低,同时,过滤下来的灰尘不便于收集清理,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推出以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其解决了不方便在地下使用,同时不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更换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包括底座、箱体和第一活动仓,所述箱体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包括底座(1)、箱体(2)和第一活动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第一活动仓(3)开设在箱体(2)内部,所述箱体(2)侧面设置有壳体(4),所述箱体(2)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5),所述壳体(4)卡接在第一卡槽(5)中,所述箱体(2)内部开设有传动仓(6),所述传动仓(6)表面穿设有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内部穿设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所述第一转轴(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传动仓(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1),所述第二轴承(11)内部穿设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0)与第二锥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2)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4),所述螺纹柱(14)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5),所述传动仓(6)表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8),所述螺纹管(15)穿设在第一活动槽(18)中,所述壳体(4)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9),所述螺纹管(15)卡接在第二卡槽(19)中,所述壳体(4)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仓(20),所述第二活动仓(20)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活动仓(20)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一支撑板(22)侧面固定连接有通风板(23),所述通风板(23)侧面固定连接有风扇(24),所述箱体(2)表面镶嵌有第一过滤板(25),所述第一过滤板(25)与壳体(4)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建筑施工的空气污染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仓(3)表面开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47),所述第二支撑板(4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27),所述第二过滤板(27)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9),所述第一活动仓(3)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8),所述第三支撑板(29)穿设在第二通孔(28)中,所述第三支撑板(29)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30),所述箱体(2)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31),所述限位组件(31)卡接在第三支撑板(29)表面,所述第一活动仓(3)表面穿设有排气管(33),所述箱体(2)内部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川刘洪川刘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明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