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抗压路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459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抗压路基,包括土基层、混凝土层、稳定层、加强层、土工布层、防水土工膜层和面层,所述土基层位于所述混凝土层的下方,所述混凝土层位于所述稳定层的下方,所述稳定层位于所述加强层的下方,所述加腔层位于所述土工布层的下方,所述土工布层位于所述防水土工膜层的下方,所述防水土工膜层位于所述面层的下方;所述土基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石灰20-30份、煤灰15-20份、粘土20-25份、灰土30-50份和沙砾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路基整体抗压抗震性,防止微裂纹的产生,提高了施工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桥梁抗压路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抗压路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经济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我国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扩大和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在公路桥梁的损伤中,最常见的两种就是公路裂纹和波浪坑,公路裂纹是面层开裂或者由于上基层塌陷导致的面层开裂;而波浪坑通常是更底层的结构塌陷之后引起的上层结构变化;
[0003]在车辆通行密集的区域,微小的裂纹和塌陷会迅速扩大,产生明显的裂纹和波浪坑,受到车辆重复碾压影响,下部路层缺陷也会逐渐扩大,反过来增加车辆对路面的影响,形成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在车辆通行密集的路段,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最直接手段就是在一开始防止微裂纹或波浪坑等问题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抗压路基,提高了路基整体抗压抗震性,防止微裂纹的产生,提高了施工质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抗压路基,包括土基层、混凝土层、稳定层、加强层、土工布层、防水土工膜层和面层,所述土基层位于所述混凝土层的下方,所述混凝土层位于所述稳定层的下方,所述稳定层位于所述加强层的下方,所述加腔层位于所述土工布层的下方,所述土工布层位于所述防水土工膜层的下方,所述防水土工膜层位于所述面层的下方;
[0006]所述土基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石灰20-30份、煤灰15-20份、粘土20-25份、灰土30-50份和沙砾1-3份;/>[0007]所述稳定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碎石10-50份、砾石5-10份、鹅卵石2-10份、粗砂5-15份;
[0008]所述加强层包括三七灰土及位于所述三七灰土内部的钢筋,所述钢筋包括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所述径向钢筋和所述纬向钢筋相互垂直设置。
[0009]进一步地说,所述公路桥梁抗压路基的两侧还设有混凝土防滑坡层,在混凝土防滑坡层的外侧设置有缓冲保护层。
[0010]进一步地说,所述土基层的内部均匀插设有地基稳定杆,所述地基稳定杆的直径为5-10cm,所述地基稳定杆的长度为0.3-0.4m。
[0011]进一步地说,所述的缓冲保护层为人工植被层。
[0012]进一步地说,所述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层或沥青层。
[0013]进一步地说,所述径向钢筋和所述纬向钢筋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抗压路基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在地基上铺设土基层,在土基层中插入地基稳定杆,之后对土基层反复找平和
压实;
[0016]S2:在土基层上铺设混凝土层和稳定层,
[0017]S3:然后在稳定层上均匀放置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对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进行焊接固定,然后铺设三七灰土形成加强层;
[0018]S4:在加强层的上方铺设土工布层和防水土工膜层,在防水土工膜层上制作面层,所述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层或沥青。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地基稳定杆插入土基层中,提高了土基层与地基的牵附性,可以提高土基层的整体抗压抗震性;
[0021]本专利技术的加强层包括三七灰土及位于三七灰土内部的钢筋,钢筋包括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相互垂直设置,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强度;
[0022]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层包括碎石、砾石、鹅卵石、粗砂,起到疏水的作用,防止微裂纹的产生,提高了施工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4]实施例:一种公路桥梁抗压路基,包括土基层、混凝土层、稳定层、加强层、土工布层、防水土工膜层和面层,所述土基层位于所述混凝土层的下方,所述混凝土层位于所述稳定层的下方,所述稳定层位于所述加强层的下方,所述加腔层位于所述土工布层的下方,所述土工布层位于所述防水土工膜层的下方,所述防水土工膜层位于所述面层的下方;
[0025]所述土基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石灰20-30份、煤灰15-20份、粘土20-25份、灰土30-50份和沙砾1-3份;
[0026]所述稳定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碎石10-50份、砾石5-10份、鹅卵石2-10份、粗砂5-15份;
[0027]所述加强层包括三七灰土及位于所述三七灰土内部的钢筋,所述钢筋包括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所述径向钢筋和所述纬向钢筋相互垂直设置。
[0028]所述公路桥梁抗压路基的两侧还设有混凝土防滑坡层,在混凝土防滑坡层的外侧设置有缓冲保护层。
[0029]所述土基层的内部均匀插设有地基稳定杆,所述地基稳定杆的直径为5-10cm,所述地基稳定杆的长度为0.3-0.4m。
[0030]所述的缓冲保护层为人工植被层。
[0031]所述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层或沥青层。
[0032]所述径向钢筋和所述纬向钢筋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抗压路基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在地基上铺设土基层,在土基层中插入地基稳定杆,之后对土基层反复找平和压实;
[0035]S2:在土基层上铺设混凝土层和稳定层,
[0036]S3:然后在稳定层上均匀放置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对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进行
焊接固定,然后铺设三七灰土形成加强层;
[0037]S4:在加强层的上方铺设土工布层和防水土工膜层,在防水土工膜层上制作面层,所述面层为水泥混凝土层或沥青。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抗压路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基层、混凝土层、稳定层、加强层、土工布层、防水土工膜层和面层,所述土基层位于所述混凝土层的下方,所述混凝土层位于所述稳定层的下方,所述稳定层位于所述加强层的下方,所述加腔层位于所述土工布层的下方,所述土工布层位于所述防水土工膜层的下方,所述防水土工膜层位于所述面层的下方;所述土基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石灰20-30份、煤灰15-20份、粘土20-25份、灰土30-50份和沙砾1-3份;所述稳定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碎石10-50份、砾石5-10份、鹅卵石2-10份、粗砂5-15份;所述加强层包括三七灰土及位于所述三七灰土内部的钢筋,所述钢筋包括径向钢筋和纬向钢筋,所述径向钢筋和所述纬向钢筋相互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抗压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路桥梁抗压路基的两侧还设有混凝土防滑坡层,在混凝土防滑坡层的外侧设置有缓冲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进戴燕君凌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